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框架紙自動拼接裝置,能夠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減少消耗,提高設備有效作業率。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固裝在傳動箱體上,在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兩側下部設有砧刀;膠帶吸持臂組件包括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兩者分別與傳動箱體連接,并自由轉動;兩個膠帶吸持臂還與各自的負壓裝置連接,它們的工作面分別與砧刀配合;膠帶吸持臂組件下方是切紙擺動臂組件,V字型的兩臂分別為左切紙擺動臂和右切紙擺動臂,在兩者的結合處設有一對圓柱形導向柱;所述切紙擺動臂組件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與動力裝置連接,動力裝置與控制器電連接;切紙擺動臂組件的工作面也與砧刀配合;在切紙擺動臂組件下方是框架紙導向組件。(*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框架紙自動拼接裝置。
技術介紹
框架紙、也稱金卡紙,是主要包裝材料之一,在⑶X2、觀47等目前國內主要機型包裝機上都沒有實現自動拼接。目前的拼接方式是手動停機后人工拼接。人工拼接的缺點一是增加了停機時間,每次用時50秒左右,每天拼接15次;二是增加了設備主動性剔除消耗,每次停、開運行時,設備剔除了 8包煙;三是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框架紙自動拼接裝置,它能夠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減少消耗,提高設備有效作業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框架紙自動拼接裝置,它包括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膠帶吸持臂組件、切紙擺動臂組件、框架紙導向組件、傳動裝置以及動力裝置;其中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固裝在傳動裝置的傳動箱體上,在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的兩側下部設有砧刀;膠帶吸持臂組件包括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兩者分別與傳動箱體連接,并自由轉動;同時,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還與各自的負壓裝置連接,所述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的工作面還分別與砧刀配合, 將膠帶的上半段粘接在導軌底座上的框架紙上;在膠帶吸持臂組件下方是切紙擺動臂組件,它為V字型,V字型的兩臂分別為左切紙擺動臂和右切紙擺動臂,在兩者的結合處設有一對圓柱形導向柱,兩個圓柱形導向柱的圓心的中點與左右切紙擺動臂的擺動圓心重合, 間隙為兩層框架紙厚度,確保在用框架紙被切斷后在各擺動臂工作面的作用下,以相應擺動臂圓心為中心向備用框架紙擺動,到達備用框架紙位置的膠帶吸持臂工作面與膠帶下半段粘接,實現在用與備用框架紙的拼接。所述切紙擺動臂組件也安裝在傳動箱體上,并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則與動力裝置連接,動力裝置與控制器電連接;切紙擺動臂組件的工作面也與砧刀配合左、右切紙擺動臂上的動刀分別與框架紙導軌底座上的左、右砧刀配合切斷備用、在用框架紙。切斷備用框架紙是為了使其末端齊整并與導軌底座砧刀工作面底端齊平;切斷在用框架紙是為了將在用框架紙尾端與備用框架紙粘接;切紙擺動臂組件的工作面與膠帶吸持臂工作面及砧刀配合實現在用與備用框架紙的拼接。在切紙擺動臂組件下方是框架紙導向組件。所述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呈倒梯形,每個側面均設有導軌I和導軌II,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的兩工作面夾角角度是23- 度。所述膠帶吸持臂組件的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結構相同,所述兩膠帶吸持臂分別與各自的軸套I連接,軸套I安裝在傳動箱體上,在軸套I內安裝膠帶吸持臂轉軸,該轉軸與膠帶吸持臂驅動氣缸連接,并帶動相應的膠帶吸持臂轉動;膠帶吸持臂驅動氣缸通過氣4缸支軸與傳動箱體安裝;在各膠帶吸持臂內還設有氣道,氣道在各膠帶吸持臂工作面上設有負壓孔,氣道與膠帶吸持臂轉軸中的沿其軸向的轉軸氣道連通,轉軸氣道末端設有管接頭,管接頭與負壓連接氣管連接,負壓連接氣管與負壓裝置連接,負壓氣管管路上連接有負壓傳感裝置,當膠帶被安裝到膠帶吸持臂工作面封堵負壓孔導致負壓增加后,由控制器發出信號,使膠帶吸持臂在氣缸作用下擺動,將膠帶壓向導軌底座上的備用框架,使膠帶上半段與備用框架紙粘接,并被保持在待拼接位置。所述各膠帶吸持臂與軸套的連接處設有U形固定塊,U形固定塊外部設有擋塊。所述各膠帶吸持臂的工作面上設有膠墊,膠墊上設有與負壓孔相應的孔洞。所述切紙擺動臂組件設有切紙擺動臂底座,左切紙擺動臂和右切紙擺動臂與切紙擺動臂底座連接構成V字型;在左切紙擺動臂和右切紙擺動臂的工作面上分別設有動刀; 切紙擺動臂底座與切紙擺動臂軸連接,切紙擺動臂軸置于軸套II內,軸套II安裝在傳動箱體上;切紙擺動臂軸末端與半齒輪連接,半齒輪上設有傳感器作用板,它是一塊鐵板,用以觸發傳感器,使控制器檢測到半齒輪的位置,同時半齒輪還與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與動力裝置連接;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傳動裝置為驅動齒輪,它與半齒輪嚙合;所述動力裝置為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框架紙導向組件為一對輥輪,兩者通過輥輪座安裝在輥輪支撐塊上。所述切紙擺動臂組件、膠帶吸持臂組件、框架紙導向組件置于透明防護罩內。所述透明防護罩包括防護罩框架,在防護罩框架上設有透明面板,在防護罩框架的兩內側前端分別設有防護罩鉸鏈塊,各防護罩鉸鏈塊上設有防護罩鉸鏈軸,兩防護罩支架分別與防護罩鉸鏈軸連接,防護罩鉸鏈塊有“關閉”與“打開”兩個工作面,用于限定防護罩工作位置。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1、安裝備用框架紙盤,安裝拼接膠帶后,膠帶堵住了負壓孔,負壓變化,負壓裝置通過負壓檢測,發信號至控制器(例如,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程序控制切紙擺動臂動作,擺動角度為全行程的一半,使備用框架紙拼接邊齊整,準確保持在待拼接位置,切紙擺動臂到達半行程后隨即回到原位置;程序控制拼接膠帶吸持臂動作,吸持臂擺動,將膠帶粘貼在待拼接框架紙上,膠帶吸持臂保持在壓緊拼接位置。2、在用框架紙盤消耗將盡時,傳感器檢測到框架紙盤直徑小到確定位置,程序控制切紙擺動臂以上述相反方向全行程擺動,切斷在用的框架紙,并將在用的框架紙前端壓在膠帶吸持臂的膠帶上,使備用與在用的框架紙實現拼接;程序隨即控制吸持臂與切紙擺動臂向相反方向擺動,回到初始位置;拼接后備用框架紙架投入使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切紙擺動臂的傳動采用步進電機提供動力,全齒輪驅動半齒輪,通過脈沖數量實現切紙擺動臂按照一定角度擺動。2、使用氣缸驅動膠帶吸持臂擺動,通過氣缸行程調整確定吸持臂擺動角度,確保膠帶吸持臂工作面轉到導軌底座工作面并與之齊平,將膠帶上半段粘附到備用的框架紙上并使其保持在待拼接位置。3、切紙擺動臂上的切紙刀總共四片,動刀、和砧刀各兩片,結構簡單,形狀、尺寸相同可互換;刀片固定孔為長槽,刀片鈍后可重復多次打磨使用,減少備件庫存及耗用。4、左右兩個切紙擺動臂與其底座,分體設計,工藝加工簡單;擺動臂形狀、位置確保其動作時與框架紙保持同心擺動。5、切紙擺動臂底部上安有圓柱形導向柱,兩個圓柱形導向柱的位置和間隙確保在用框架紙在被切斷后,在擺動臂工作面的作用下,以擺動臂圓心為中心向備用框架紙擺動, 到達備用框架紙位置的膠帶吸持臂工作面與膠帶下半段粘接,實現在用與備用的框架紙的拼接。圓柱形導向柱直接固定在擺動臂擺動塊上,安裝調整簡單,易于確保其位置度。6、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的兩工作面夾角角度是23- 度,最佳角度為沈度,該最佳角度的確定,保證了部件總成的總體大小符合各包裝機型安裝使用空間要求;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整體加工,通過加工孔使重量得以減輕,同時也為電氣連線提供了穿行通道;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還有導軌滑塊及砧刀固定座的功能。7、外部防護罩將部件總成上的動作件有效的加以封閉,增加安全性;外部防護罩鉸鏈還擁有兩個位置的定位功能,不必另處附加定位組件,簡化了結構。8、傳動箱體采用板材框架結構,相對于鑄造箱體,加工制造簡單,有利于小批量加工投產;箱體兩側及后部板材上加工有窗孔,減輕了重量,也有利于箱體內部零件的檢修、 調整、更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Ia為圖1的另一角度視圖;圖2為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結構示意圖;圖3為膠帶吸持臂組件結構示意圖;圖3a為膠帶吸持臂剖視圖;圖北為圖3a的側面視圖;圖3c為膠帶吸持臂橫截面視圖;圖4為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框架紙自動拼接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膠帶吸持臂組件、切紙擺動臂組件、框架紙導向組件、傳動裝置以及動力裝置;其中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固裝在傳動裝置的傳動箱體上,在砧刀與框架紙導軌底座的兩側下部活動安裝砧刀;膠帶吸持臂組件包括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兩者分別與傳動箱體連接,并自由轉動;同時,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還與各自的負壓裝置連接,所述左、右兩個膠帶吸持臂的工作面還分別與砧刀配合;在膠帶吸持臂組件下方是切紙擺動臂組件,它為V字型,V字型的兩臂分別為左切紙擺動臂和右切紙擺動臂,在兩者的結合處設有一對圓柱形導向柱,兩個圓柱形導向柱圓心的中點與左右切紙擺動臂的擺動圓心重合,兩個圓柱形導向柱間留間隙,間隙與框架紙厚度相匹配;切紙擺動臂組件安裝在傳動箱體上,并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則與動力裝置連接,動力裝置與控制器電連接;切紙擺動臂組件的工作面與砧刀配合;在切紙擺動臂組件下方是框架紙導向組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仇吉祿,王先明,李東方,時德青,廖克存,鎖福盈,張建新,法書學,張玉安,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8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