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在吸水性樹脂的制造中,不需要原料的變更和昂貴的設備投資,可以通過簡便的方法提高和穩定吸水性樹脂的物性、例如通液性。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序:將丙烯酸(鹽)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將所述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將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分級的分級工序;在所述分級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表面交聯的表面交聯工序;其中,在所述分級工序中進行電荷消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更詳細而言,涉及通過進 行表面交聯而獲得在高加壓條件下顯示出高通液性的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水性 樹脂的通液性提高方法。
技術介紹
吸水性樹脂(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高吸水性聚合物)為水溶脹性水不 溶性的高分子凝膠化劑,作為紙尿布、衛生巾等吸收物品、農業園藝用保水劑、工業用止水 材料等,主要多用于一次性用途。作為這樣的吸水性樹脂,提出了使用多種單體、親水性高 分子作為原料的方案。其中,尤其是,使用了丙烯酸和/或其鹽作為單體的聚丙烯酸(鹽) 系吸水性樹脂,由于其吸水性能高,因而工業上的使用最為廣泛。所述吸水性樹脂經由聚合工序、干燥工序、粉碎工序、分級工序、表面交聯工序等 而制造(專利文獻1 3)。伴隨著作為主要用途的紙尿布的高性能化,對于吸水性樹脂也 逐漸要求多種功能。具體而言,對于吸水性樹脂不僅僅是要求較高的吸水倍率,還要求凝膠 強度、水可溶成分(專利文獻4)、吸水速度、加壓下吸水倍率(專利文獻幻、通液性、粒度分 布、耐尿性、抗菌性、耐沖擊性、粉體流動性、除臭性、耐著色性、低粉塵等許多物性。因此,在 上述或下述的專利文獻1 23以外也提出了許多關于表面交聯技術、添加劑、制造工序的 變更等的方案。近年來,隨著紙尿布中的吸水性樹脂的用量的增加(例如,50重量%以上),通液 性被視為更加重要的因素。并且,提出了許多關于SFC (Mline Folw Conductivity,生理鹽 水導流性/專利文獻6)、GBP (Gel Bed PermeabiIty,凝膠床滲透性/專利文獻7 9)等 荷重下通液性或無荷重下通液性的改善方法以及改良技術的方案。另外,在上述物性中,在包含通液性在內的多種參數的組合方面,也提出了許多方 案,已知有控制耐沖擊性(FI)的技術(專利文獻10)、控制吸水速度(FSR/Voretex)等的技 術(專利文獻11)、控制液體擴散性能(SFC)和60分鐘后的芯吸收量(DA60)的積的技術 (專利文獻12)。此外,作為SFC、GBP等通液性的提高方法,已知有在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石膏的 技術(專利文獻13);添加間隔物(spacer)的技術(專利文獻14);使用具有5 17摩爾 /kg的能夠質子化的氮原子的含氮聚合物的技術(專利文獻15);使用多胺和多價金屬離子 或多價陰離子的技術(專利文獻16);用多胺包覆PH低于6的吸水性樹脂的技術(專利文 獻17);使用聚碳酸銨的技術(專利文獻18)。除此之外,已知有可溶成分為3%以上的、 使用多胺的技術;控制吸取指數(WI)、凝膠強度的技術(專利文獻19 21)。另外還已知 為了改善著色和通液性,聚合時在控制了阻聚劑即甲氧基苯酚的基礎上使用多價金屬鹽的 技術(專利文獻22、23)。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5 專利文獻6 專利文獻7 專利文獻8 專利文獻9 專利文獻10專利文獻11專利文獻12專利文獻13專利文獻14專利文獻15專利文獻16專利文獻17專利文獻18專利文獻19專利文獻20專利文獻21專利文獻22專利文獻23_說明書_美國專利第672734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19300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716894號說明書美國再發行專利專利技術第3沈4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14933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556^4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5/025646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16984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17308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414214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84966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8/12553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7/29361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0128618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5/0M5684號說明書國際公開第2006/082197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6/074816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6/082189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8/025652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8/025656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8/025655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8/092843號小冊子國際公開第2008/092842號小冊子2/28 頁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吸水性樹脂的物性,上述文獻1 23等中提出了許多關于表面交聯技 術、添加劑、制造工序的變更的方案。然而,表面交聯劑或添加劑(多胺聚合物、無機微粒、熱塑性聚合物)等吸水性樹 脂的原料的變更或追加,不僅會引起原料的安全性的降低或成本增加,還可能會引起其他 物性的降低。另外,新的制造工序的追加不僅會成為昂貴的設備投資或其能量所造成的成 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工業上還需要復雜的運轉,反而會引起生產率和物性的降低。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為了改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不需要原料的變更和昂貴 的設備投資,可以通過簡便的方法提高和穩定吸水性樹脂的物性(例如通液性)的方法。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的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第1方案)如下所述。(1) 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 工序將丙烯酸(鹽)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將所述含水 凝膠狀交聯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將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分級的分級工序;在所述分級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表面交聯的表面交聯工序; 其中,在所述分級工序中進行電荷消除。(2)根據(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電荷消除通過選自由離子化氣流、除電刷、和 接地構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方式進行。(3)根據⑴或⑵所述的制造方法,使用接地電阻值顯示為100 Ω以下的接地方 式消除電荷。(4)根據(1) (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分級工序在減壓狀態下進行。(5)根據(1) (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分級工序中通過氣流,所述氣 流的露點為15°C以下。(6)根據(1) (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級工序中進行篩分分級, 所述分級工序中使用的篩的溫度為40 80°C。(7)根據(1) (6)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級工序中使用至少3種篩 孔的篩。(8)根據(1) (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表面交聯工序后的吸水性樹脂 的生理鹽水導流性(SFC)值為10(X10_7 -Cm3-S- g-1)以上。(9)根據(1) (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級工序中進行篩分分級, 所述分級工序中使用的篩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為SOOnm以下。(10)根據⑴ (9)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為生產量在每小時1噸以上的連續生產。(11)根據(1) (10)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水性樹脂的形狀為由連續 捏合機聚合或連續帶式聚合而得到的無定形顆粒。(12)根據(1) (11)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水性樹脂的含水率為5重量%以下。(13)根據(1) (12)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分級工序后,進一步包括除鐵工序。(14)根據(1) (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表面交聯工序之前和之后 進行所述分級工序。(15)根據(1) (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吸水性樹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將丙烯酸(鹽)水溶液聚合而得到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的聚合工序;將所述含水凝膠狀交聯聚合物干燥而得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干燥工序;將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分級的分級工序;在所述分級工序之前或之后使所述吸水性樹脂粉末表面交聯的表面交聯工序;其中,在所述分級工序中進行電荷消除。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大六賴道,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日本觸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