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熒光燈管加工機,屬于玻璃制品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架、管坯加熱機構、管坯喂入機構、螺旋燈管成形機構、成形燈管提取機構和出爐管坯擒取機構,管坯喂入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減速機、一對鏈輪軸、傳動鏈、第一鏈輪、一對第二、第三鏈輪和一對傳送鏈條,第一電機與第一減速機相配接并且安置在機架的下部,在第一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固設有主動鏈輪,一對鏈輪軸中的其中一根鏈輪軸樞設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爐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的鏈輪軸架的一端,所述的第一鏈輪和一對第二鏈輪固定在該鏈輪軸上,一對鏈輪軸中的另一根鏈輪軸樞設在鏈輪軸架的另一端且與通道的通道出口相對應,一對第三鏈輪固定在該鏈輪軸上的兩端,鏈輪軸架固定在機架上,傳動鏈的一端套置在主動鏈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鏈輪上,一對傳送鏈條的一端套置在相應的第二鏈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相應的第三鏈輪上。優點:能高效率地自動成形出螺旋形燈管,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玻璃制品加工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熒光燈管加工機。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節能意識的增強,各種節能燈的用量與日俱增,并且節能燈的應用已從先前的家庭普及到各種公共場所乃至道路。在節能燈中,不少燈管是螺旋形的,螺旋形燈管的加工至今仍沿用原始的加工方式,用玻璃軟化爐或高溫噴燈將需要成形的管坯加熱到得以成形的軟化點,具體是由工人以一人一爐或一人一燈的在線作業方式將管坯逐一軟化再放置成形模成形。缺點是溫度點不易掌握,造成疵品管多,合格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尤其是在夏天,因作業現場溫度高致使環境惡劣;加工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有助于增大成品合格率,有益于改善工作現場環境和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的熒光燈管加工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這樣的,一種熒光燈管加工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并且由上、下加熱爐構成的管坯加熱機構、管坯喂入機構、螺旋燈管成形機構、成形燈管提取機構和出爐管坯擒取機構,所述的管坯喂入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減速機、一對鏈輪軸、 傳動鏈、第一鏈輪、一對第二、第三鏈輪和一對傳送鏈條,第一電機與第一減速機相配接并且安置在機架的下部,在第一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固設有主動鏈輪,一對鏈輪軸中的其中一根鏈輪軸樞設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爐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的鏈輪軸架的一端并且與由所述的上、下加熱爐之間所構成的通道的通道入口相對應,所述的第一鏈輪和一對第二鏈輪固定在該鏈輪軸上,一對鏈輪軸中的另一根鏈輪軸樞設在所述鏈輪軸架的另一端并且與所述通道的通道出口相對應,所述的一對第三鏈輪固定在該鏈輪軸上的兩端,所述的鏈輪軸架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的傳動鏈的一端套置在主動鏈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鏈輪上,一對傳送鏈條的一端套置在相應的第二鏈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相應的第三鏈輪上。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燈管成形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第二減速機、第四鏈輪、軸支座、第五鏈輪、螺桿、螺桿信號采集器、保護碗和成形模,第二電機與第二減速器傳動聯結,并且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底部,第四鏈輪固定在第二減速機的末級動力輸出軸上,由傳動鏈條與第五鏈輪聯結,第五鏈輪安裝在軸支座的方軸上,軸支座44固定在機架上,螺桿設在螺桿座上,螺桿的下端與方軸聯結,上端通過螺母座與成形模聯結, 保護碗設在螺母座上,在成形模的頂端構成有一管坯槽,而所述螺桿的下端構成有一用于與所述的螺桿信號采集器相配合的撞頭,螺桿信號采集器安裝在所述的螺桿座上,由線路與電氣控制箱電氣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成形燈管提取機構包括第一作用缸、 拖板、第二作用缸、抓手作用缸、抓手導軌和抓手,第一作用缸以臥置狀態地設在機架上并且位于所述的上加熱爐的上方,拖板的兩側滑配在一對拖板導軌上,而一對拖板導軌彼此平行地固定在機架上,拖板的中部與所述的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聯結,第二作用缸以垂直形態設置,第二作用缸的缸體與拖板固定,而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與抓手作用缸聯結,抓手作用缸上下移動地滑配在一對導向桿上,一對導向桿與拖板固定,抓手與滑塊固定,滑塊滑配在抓手導軌上并且與抓手作用缸聯結。在本專利技術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出爐管坯擒取機構包括均為成對配置的托架、第三電機、第三減速機、齒條、通氣管和管坯接應槽以及信號采集器,托架在對應于所述的通道出口的部位與所述的機架固定,第三電機與第三減速機組配并且通過第三減速機的減速機座安裝于所述的托架上,齒條和通氣管敷設在管坯接應槽內,其中,齒條與第三減速機減速齒輪相嚙合,由減速齒輪帶動齒條左右移動并且藉由齒條帶動通氣管,信號采集器安裝在托架上,由線路與電氣控制箱電氣連接。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能高效率地自動成形出螺旋形燈管,因此可以良好地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熒光燈管加工機的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熒光燈管加工機的組裝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成形燈管提取機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請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個具體的形狀構造并不受到圖示限制的機架1,本專利技術的優選而并非絕對限于的管坯加熱機構2的上加熱爐21通過圖示的兩組吊桿212與機架1 的機架上橫梁11固定,即由兩組吊桿212將上加熱爐21處于懸掛狀態。上加熱爐21包括一組第一電加熱棒211,該組第一電加熱棒211被第一保溫層213所包容。管坯加熱機構2 的下加熱爐22安置在支架222的上端,而支架222的下端支承在機架1的底部,下加熱爐 22包括一組第二電加熱棒221,該組第二電加熱棒221被第二保溫層223所包容。上、下加熱爐21、22之間保持有足以供最大外徑的管坯7通過的通道23,以目前的圖2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上、下加熱爐21、22的前側構成為通道入口 231,而上、下加熱爐21、22的后側構成為通道出口 232,管坯7從通道入口 231引入經通道23后從通道出口 232引出,整個過程由管坯喂入機構3來擔當。由于上、下加熱爐21、22之間保持有通道,因此,上、下加熱爐21、22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即由圖2所示的左、右兩側構成有不封閉的缺口,在上、下加熱爐21、22處于工作狀態下,即處于對管坯7加熱狀態下,熱量會從通道23的左、右兩側散發,不利于節約能源,因此,本專利技術在上加熱爐21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即前述的左、右兩側各固設有一 L形的保溫擋板214,藉由該對保溫擋板214起到良好的保溫作用而體現節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要點的管坯喂入機構3的具體實施方式,該機構的第一電機31 與第一減速機32通過聯軸節進行傳動聯結并且通過圖1中示出的支架與機架1的下部固定。在第一減速機32的輸出軸上固裝有主動鏈輪321,主動鏈輪321上套設傳動鏈33的一端,傳動鏈33的另一端套置在第一鏈輪34上。由于鏈輪軸36有一對而且必須有一對,可轉動地設置即樞設在與機架1相固定的一對鏈輪軸架361上,該對鏈輪軸架361分別對應于下加熱爐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即對應于圖2所示位置狀態的左、右側。由圖2示,一對鏈輪軸36中的前側的一根鏈輪軸36對應在通道入口 231處,在該根鏈輪軸36的一端共同地固定一個第二鏈輪35和前述的第一鏈輪34,在該根鏈輪軸36的另一端固定另一個第三鏈輪35,在一對鏈輪軸36中的右側的一根鏈輪軸36上即對應于前述的通道出口 232的那根鏈輪軸36的兩端各固定一個第三鏈輪38。為了便于理解,申請人在圖2中示出了開設在所述的鏈輪軸架361兩端的軸孔3611,以供鏈輪軸36的端部設置,并且在一對鏈輪軸架361 的中部各延伸有一托輪座3612,在托輪座3612上設有用于托持傳送鏈條37的托輪372,托輪372的托輪軸3721用螺母固定在托輪座3612上。傳送鏈條37有一對,各以相同方式而將其一端套置在第二鏈輪35上,將其另一端套置在第三鏈輪38上。在傳送鏈條37的朝向通道的一側間隔設置有擋銷371,相鄰兩擋銷371之間為管坯7的容納腔,也就是說由每一對擋銷371挾護(呵護)一枚管坯7,以避免管坯7在由傳送鏈條37移運的過程中出現扎堆現象,這里所稱的扎堆的概念是指管坯7彼此挨靠在一起。由前述構造的管坯喂入機構 3將管坯7從通道入口 231緩慢引入并且同時由上、下加熱爐21、22加熱再從通道出口 232 引出,供給螺旋燈管成形機構4成形,由于出自通道出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雪忠,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筑紫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