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模板的面板。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的厚度為1~10mm,面板的至少一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PVC建筑模板面板采用擠出成型制得,所以制品表面光滑,清潔。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面板的建筑模板采用的是無限連續拼裝方式,澆注完以后,建筑物墻體已完全連成一體,墻體橫向拉力已大大增加了。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同時,大量減少勞動力強度,并且免除廠房墻面二次粉刷油漆,環保無污染。該建筑模板主要適用于水泥澆鑄墻體,立面,水槽,圓型水池,貯水池,特別是國外農場,牧場,養殖場等。(*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模板的面板。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建筑行業澆鑄水泥墻體、立面和水池等,一般采用竹膠板.木板等釘制模板,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工藝復雜,耗時,耗力,而且墻面必須要粉刷,油漆。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專利號200520035704,申請日2005/10/10)公開了一種木塑復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主要采用PVC塑料為主料,配以木粉.竹粉.穩定劑,增塑劑, 潤滑劑為輔料,注混合造粒、擠出、模具定型、切割成品。該專利主要是替代目前竹膠板.木板等傳統材料,使用功能上沒有新的突破。申請人:同日申請了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該建筑模板包括面板、連接隔板和加強筋板;所述的面板的兩端朝內側分別設置有第一“C”型連接槽,連接隔板的中部設有主鋼筋通口,連接隔板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有工字型連接頭,工字型連接頭具有兩個第一 “T”型連接軌,連接隔板的一端的兩個第一 “T”型連接軌分別扣在內側的兩塊面板的第一 “C”型連接槽內,將內側的兩塊面板連接成一體,另一端的兩個第一“T”型連接軌分別扣在外側的兩塊面板的第一“C”型連接槽內,將外側的兩塊面板連接成一體;內、外側的面板的內側面均設有第二“T”型連接軌,連接隔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三“T”型連接軌,所述的加強筋板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二 “C”型連接槽,兩個第二 “C”型連接槽分別與第二 “T”型連接軌和第三“T”型連接軌相扣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建筑模板具有施工方便簡捷,表面光滑,清潔環保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的厚度為1 10mm,面板的至少一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作為優選,所述的面板的一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另一端朝內設置有“T” 型連接軌。作為優選,所述的面板的兩端朝內均設置有“C”型連接槽。作為優選,所述的面板的內側面中部設有固定連接槽,固定連接槽由兩條“J”型型材構成。作為優選,所述的面板的內側面對稱設置有“T”型連接軌。作為優選,所述的面板的厚度為2 5mm。本技術PVC建筑模板面板采用擠出成型制得,所以制品表面光滑,清潔。采用本技術面板的建筑模板采用的是無限連續拼裝方式,澆注完以后,建筑物墻體已完全連成一體,墻體橫向拉力已大大增加了。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同時,大量減少勞動力強度,并且免除廠房墻面二次粉刷油漆,環保無污染。該建筑模板主要適用于水泥澆鑄墻體,立面,水槽,圓型水池,貯水池,特別是國外農場,牧場,養殖場等。附圖說明圖1為采用本技術面板的建筑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圖3為實施例1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連接隔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A-A的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的加強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B-B的剖視圖。圖8為實施例2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實施例3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4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組合式PVC建筑模板,該建筑模板包括面板1、連接隔板2和加強筋板3構成。如圖3所示,面板1的兩端朝內側分別設置有第一“C”型連接槽11,連接隔板2 的中部設有主鋼筋通口 22。圖4、圖5所示,連接隔板2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有工字型連接頭21,工字型連接頭21具有兩個第一“T”型連接軌對。如圖2所示,連接隔板2的一端的兩個第一“T”型連接軌對分別扣在內側的兩塊面板1的第一“C”型連接槽11內,將內側的兩塊面板1連接成一體,另一端的兩個第一 “T”型連接軌M分別扣在外側的兩塊面板1 的第一“C”型連接槽11內,將外側的兩塊面板1連接成一體。并在內、外側的面板1的內側面還設有固定連接槽13,固定連接槽13內設有所述的連接隔板2連接內、外側的面板1, 固定連接槽13由兩條“J”型型材14構成,所述的連接隔板2的兩個第一 “T”型連接軌M 分別扣在兩條“J”型型材14內。如圖3所示,內、外側的面板1的內側面均設有第二“T” 型連接軌12,連接隔板2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三“T”型連接軌23。如圖6、圖7所示, 所述的加強筋板3與面板1和連接隔板2之間均成45°角,加強筋板3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二“C”型連接槽31,兩個第二“C”型連接槽31分別與第二“T”型連接軌12和第三 “T”型連接軌23相扣接。連接隔板2的兩個側部設有第一次鋼筋通口 25,加強筋板3的中部設有第二次鋼筋通口 32,第一次鋼筋通口 25與第二次鋼筋通口 32處于相互貫通的同一位置。上述的面板1、連接隔板2、加強筋板3采用以下的材質制成PVC樹脂SG-5100份鈣鋅穩定劑 4. 5份輕質CaCO35份杜邦鈦白粉 10份抗沖改性劑CPE9份紫外光吸收劑UV 0.5份增強劑ACR2份。上述組合式PVC建筑模板板材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PVC樹脂、輕質碳酸鈣、CPE抗沖改性劑、ACR增強劑、鈣鋅穩定劑、杜邦鈦白粉、 UV紫外光吸收劑、投入熱鍋共混;②熱鍋溫度至118°C時,下料至冷鍋,冷混至40°C,下料至盛料車;③共混料在盛料車堆放M小時后擠出機擠出,擠出料筒一段溫度162°C,料筒二段溫度162°C,料筒三段溫度166°C,料筒四172°C,合流芯178°C,模頭溫度192°C ;④擠出后牽引成型,牽引速度3.0m/wm;⑤面板1清潔打包,連接隔板2和加強筋板3沖床沖孔。所制得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如下比重1.47拉伸強度:2800Mpa抗拉強度45.3Mpa彎曲模量2850Mpa抗彎強度88.5Mpa計示硬度79扭曲負荷下,塑料邊緣位置彎曲溫度72. 7°C熱膨脹系數0.000065cm/cm/°C鉛含量110PPM。上的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安裝單邊面板1,連接加強筋板3和連接隔板2,單邊完成后,扎鋼筋,橫向鋼筋分別通過主鋼筋通口 22以及第一次鋼筋通口 25與第二次鋼筋通口 32 ;然后,安裝另一片面板1,最后,水泥灌漿澆注。實施例2如圖8所示的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的厚度為3mm,面板的兩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11,上述的面板1采用以下的材質擠出成型制成(制備方法如實施例1所述)PVC樹脂SG-5100份鈣鋅穩定劑 3. 5份輕質CaCO36份杜邦鈦白粉 9份抗沖改性劑CPE10份紫外光吸收劑UV 0. 5份增強劑ACR2份。實施例3如圖9所示的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1的厚度為5mm,面板1的兩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11,面板1的內側面對稱設置有“T”型連接軌12,上述的面板1采用以下的材質擠出成型制成(制備方法如實施例1所述)PVC樹脂SG-5100份鈣鋅穩定劑 6. 5份輕質CaCO35份杜邦鈦白粉 11份抗沖改性劑CPE10份紫外光吸收劑UV 0. 7份增強劑ACR3份。實施例4如圖10所示的一種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該面板1的厚度為4mm,面板1的一端朝內設置有“C”型連接槽11,另一端朝內設置有“τ”型連接軌12,并在面板1的內側面對稱設置有“T”型連接軌12,上述的面板1采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如森,
申請(專利權)人:華浚塑料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