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及連接方法。為了解決現有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因尺寸過大,運輸及安裝不便的問題,需要將其拆開制作、現場拼裝連接。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1),所述的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接一側由鋼筋180°彎錨形成的U型鋼筋(2)連接,一組連接的U型鋼筋之間形成后澆帶(3),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4),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下部鋪設樓板受力鋼筋(5),所述的后澆帶澆筑混凝土(6)。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在跨度內的拼裝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合于住宅產業化的。
技術介紹
為了解決現有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因尺寸過大,運輸及安裝不便的問題,需要將其拆開制作、現場拼裝連接。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在跨度內的拼裝連接關鍵是后澆帶的處理,傳統方法是通過鋼筋焊接或機械連接,但連接程序復雜、成本較高,并且連接的可靠性不易保證。這樣將嚴重影響預制混凝土結構部品——疊合板的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使得疊合板之間進行拼接時不再需要復雜的程序和機械設備,使得鋼筋連接成本大幅降低、性能大幅加強的預制混凝土在跨度內拼接的疊合板及拼接制作方法。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所述的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接一側由鋼筋180°彎錨形成的U型鋼筋連接,一組連接的U型鋼筋之間形成后澆帶,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下部鋪設樓板受力鋼筋,所述的后澆帶澆筑混凝土。所述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四周圍側邊均具有外露的直鋼筋,在安裝現場將需要連接的側面直鋼筋彎成U型鋼筋,所述的U型鋼筋錨固在所述的后澆帶處;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為麻面。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的連接方法,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具有進行水平方向連接的側邊露出的U型鋼筋為樓板跨內下部受力鋼筋;u型鋼筋錨固在預留通長設置的后澆帶處,在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將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制作成麻面,利于混凝土二次澆注的整體性;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縫下部支設模板,并對兩塊拼接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下部設置支撐,澆筑混凝土經養護后將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連接成整體。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所實現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方法,解決了因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尺寸過大,運輸及安裝不便的問題,為推進住宅產業化構件的應用提供一種有效方法。2.本專利技術所實現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方法,簡化了大量的鋼筋焊接或機械連接程序,只需簡單的手工操作即可完成,符合住宅產業化預制混凝土結構施工建造特點。3.本專利技術拼接處疊合板通過搭接的U型鋼筋連接,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在U型鋼筋的包裹下,通長后澆帶起到類似暗梁的作用,有效增強疊合板抗彎承載力,搭接長度實現了鋼筋間的應力傳遞;疊合面處進行麻面處理,可以可靠地傳遞界面剪力,因此連接后可充分保障被連接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的整體性能。4.本專利技術的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易于保證,提高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及運輸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5.本專利技術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制作成麻面,利于混凝土二次澆注的整體性。6.本專利技術采用的U型鋼筋連接使預制混凝土疊合板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連接之后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之間形成一個整體,加大了拼接預制混凝土疊合板的強度。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I的水平剖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I,所述的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接一側由鋼筋180°彎錨形成的U型鋼筋2 連接,一組連接的U型鋼筋之間形成后澆帶3,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4,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下部鋪設樓板受力鋼筋5,所述的后澆帶澆筑混凝土 6 ο實施例2:實施例I所述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四周圍側邊均具有外露的直鋼筋7,在安裝現場將需要連接的側面直鋼筋彎成 U型鋼筋,所述的U型鋼筋錨固在所述的后澆帶處;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為麻面8。實施例3: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的拼接制作方法,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具有進行水平方向連接的側邊露出的U型鋼筋為樓板跨內下部受力鋼筋;U型鋼筋錨固在預留通長設置的后澆帶處,后澆帶處在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將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制作成麻面,利于混凝土二次澆注的整體性;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縫下部支設模板,并對兩塊拼接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下部設置支撐,澆筑混凝土經養護后將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連接成整體。實施例4:實施例I或2或3所述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的拼接制作方法,預埋有充分錨固、露出U型鋼筋的預制混凝土構件本體,其間預留有通長設置的后澆帶,在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后澆帶下部支設模板,待上部鋼筋綁扎完成后澆注混凝土,經養護后將兩塊預制混凝土構件連接成整體。為了增強連接效果預制混凝土構件本體的疊合面預制成麻面。實施例5:實施例I或2或3所述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的拼接制作方法,預埋有充分錨固、露出U型鋼筋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其間預留有通長設置的后澆帶;在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后澆帶下部支設模板;待上部鋼筋綁扎完成后澆注混凝土 ;經養護后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連接成整體。權利要求1.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接一側由鋼筋180°彎錨形成的U型鋼筋連接,一組連接的U型鋼筋之間形成后澆帶,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下部鋪設樓板受力鋼筋,所述的后澆帶燒筑混凝土。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特征是: 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四周圍側邊均具有外露的直鋼筋,在安裝現場將需要連接的側面直鋼筋彎成U型鋼筋,所述的U型鋼筋錨固在所述的后澆帶處;所述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為麻面。3.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的連接方法,其特征是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具有進行水平方向連接的側邊露出的U型鋼筋為樓板跨內下部受力鋼筋;U型鋼筋錨固在預留通長設置的后澆帶處,在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下部鋪設樓板設計原有受力鋼筋;將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上表面制作成麻面,利于混凝土二次澆注的整體性;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縫下部支設模板,并對兩塊拼接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下部設置支撐,澆筑混凝土經養護后將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連接成整體。全文摘要。為了解決現有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因尺寸過大,運輸及安裝不便的問題,需要將其拆開制作、現場拼裝連接。一種跨度內應用鋼筋180°彎錨連接的混凝土疊合板,其組成包括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1),所述的兩塊預制混凝土疊合板本體拼接一側由鋼筋180°彎錨形成的U型鋼筋(2)連接,一組連接的U型鋼筋之間形成后澆帶(3),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上部拐角插入縱向通長鋼筋(4),所述的后澆帶處的U型鋼筋下部鋪設樓板受力鋼筋(5),所述的后澆帶澆筑混凝土(6)。本專利技術用于預制混凝土疊合板在跨度內的拼裝連接。文檔編號E04B5/17GK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清,姜洪斌,閆紅纓,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宇輝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