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包括與擺臂相連的支承架,支承架上部的液壓缸與支承架內豎直設置的楔形塊b連接,楔形塊b的斜面與水平設置的支承塊a接觸,支承塊a另一端的圓弧面伸入支承架內的通孔處,在通孔內另一側設置有支承塊b,支承塊b的內側為圓弧面且與支承塊a的圓弧面相對設置;支承塊b與支承架之間設置有墊片組a、墊片組b與楔形塊a;其中,墊片組a、墊片組b分別水平設置在支承塊b的上下端,楔形塊a豎直設置且楔形塊a的斜面與支承塊b的一側接觸,支承塊a、支承塊b內側夾緊套杯b的兩側。解決現有活動支承裝置在使用中容易出現的損壞軸承的弊端。(*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軋鋼工程設備
,具體涉及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
技術介紹
卷取機是軋鋼車間重要輔助設備,它們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著軋機生產能力的發揮。而卷筒是卷取機中的核心部件,在工作中要承受20 35噸的帶卷重量,同時要抵抗10 20噸的帶材拉伸張カ變形。為了改善卷筒受カ狀態、減小卷筒撓度變形,在卷筒懸臂端設有活動支撐。現有活動支承裝置,容易損壞軸承,這樣就會出現故障和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解決現有活動支承裝置在使用中容易出現的損壞軸承的弊端,避免在使用中因該裝置出現故障而造成事故,從而減少機組使用故障,保證機組的順利生產。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包括與擺臂相連的支承架,支承架上部的液壓缸與支承架內豎直設置的楔形塊b連接,楔形塊b的斜面與水平設置的支承塊a接觸,支承塊a另ー端的圓弧面伸入支承架內的通孔處,在通孔內另ー側設置有支承塊b,支承塊b的內側為圓弧面且與支承塊a的圓弧面相對設置;支承塊b與支承架之間設置有墊片組a、墊片組b與楔形塊a ;其中,墊片組a、墊片組b分別水平設置在支承塊b的上下端,楔形塊a豎直設置且楔形塊a的斜面與支承塊b的ー側接觸,支承塊a、支承塊b內側夾緊套杯b的兩側。本技術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對卷筒中固定件與移動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要求;活動支承能夠適應實際工作中卷筒頭部不能到位的エ況;在不同エ況下活動支承支承位置可以使得卷筒端部軸承受力均勻避免其損壞;避免了因軸承損壞而出現事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保證了機組的順利生產;將卷筒端部更改為圓柱套杯,取消了內、外錐面的加エ,簡化了零件加工。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卷取機活動支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活動支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側面剖視圖。圖中1、扇形板,2、軸,3、環,4、套杯a,5、軸承,6、壓蓋,7、襯套,8、擺臂,11、套杯b,12、液壓缸,13、支承塊a, 14、墊片組a, 15、支承塊b,16、楔形塊a, 17、支承架,18、墊片組b, 19、楔形塊b。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現有卷取機活動支承裝置的結構如圖I所示。圖中所示卷筒軸線與擺臂8軸線必須保證90度夾角,卷筒端部零件套杯a4外錐面與活動支承零件襯套7內錐面才能完全接觸,軸承5才能均勻受力。為了使得兩者相互垂直,必須保證由軸2、環3、套杯a 4、軸承5、壓蓋6組合成的部件芯軸與扇形板I之間相對運動后的位置不變,即圖I中尺寸A必須保證設計值。扇形板I在軸線方向相對固定,故軸2、環3、套杯a 4、軸承5、壓蓋6的組合體芯軸的位置就要求固定,但實際生產過程中因生產需要在卷筒上套裝有套筒,使得軸2、環3、套杯a 4、軸承5、壓蓋6的組合體芯軸無法運行到位,如附圖2。圖2所示尺寸B值大于理論設計要求值A,活動支承在擺動過程中,卷筒軸線與活動支承擺臂8軸線夾角K小于90度時,襯套7內錐面就與卷筒端部零件套杯a4的P和Q兩點接觸,結果導致軸承5受カ不均勻。在高速重載的情況損壞懸臂卷筒端部受カ不均的軸承,從而造成斷帶、損壞軋輥等事 故,不僅帶來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又影響正常的生產。本技術的活動支承裝置結構如圖3所示,主要包括夾緊用液壓缸12、支承塊al3、支承塊bl5,安裝調整用墊片組al4、楔形塊al6、墊片組bl8和安裝用支承架17及相關緊固件。具體來說,包括與擺臂相連的支承架17,支承架17上部的液壓缸12與支承架17內豎直設置的楔形塊bl9連接,楔形塊bl9的斜面與水平設置的支承塊al3接觸,支承塊al3的另一端的圓弧面伸入支承架17內的通孔處,在通孔內另一側設置有支承塊bl5,支承塊bl5的內側為圓弧面且與支承塊al3的圓弧面相對設置;支承塊bl5與支承架17之間設置有墊片組a 14、墊片組bl8與楔形塊al6。墊片組al4、墊片組bl8分別水平設置在支承塊bl5的上下端,楔形塊al6豎直設置且楔形塊al6的斜面與支承塊bl5的ー側接觸。支承塊al3、支承塊bl5分別夾緊套杯bll的兩側。本技術的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在安裝時通過調整墊片組al4、墊片組bl8的厚度來保證支承塊bl5弧面半圓圓心在工作過程中與卷筒端部套杯bll圓心的垂直方向標高的一致;通過螺栓調整楔形塊al6的上下位置來調整支承塊bl5在支承架17的水平位置,從而保證支承塊bl5與卷筒端部套杯bll在水平方向的接觸位置;通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調整使得支承塊bl5內弧面半圓圓心與卷筒端部套杯bll圓心重ムロ o本技術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在工作時,在液壓缸12作用下楔形塊bl9上下運動,支承塊al3與楔形塊bl9通過T型槽連接,楔形塊bl9上下運動驅動支承塊al3水平運動實現夾緊和松開動作。本活動支承裝置的初始狀態液壓缸12縮回位置、楔形塊bl9處于上極限位置、支承塊al3處于打開位置。需要活動支承裝置在線時,首先楔形塊bl9上極限位置檢測元件發訊,擺臂在液壓缸的作用下由離線位置擺向懸臂卷筒端部,擺臂在線位置檢測元件發訊后,液壓缸12帶動楔形塊bl9動作使得支承塊al3靠近套杯bll并實現夾緊動作,同時楔形塊bl9下極限位置檢測元件發訊。楔形塊bl9下極限位置檢測元件發訊后機組才可以啟動。機組ー個進程結束后該活動支承裝置需離線首先液壓缸12動作帶動楔形塊bl9上升使得支承塊al3縮回;楔形塊bl9上極限位置檢測元件發訊后擺臂在液壓缸的作用下才可以擺離工作位;擺臂離線位置檢測元件發訊后才可以進行機組的下ー個相應動作,實現了活動支承裝置的離線、在線的切換動作。本技術卷取機活動支承裝置是專為承受較高帶卷重量、較大張力及高速運轉的卷取機懸臂卷筒設計的,尤其是懸臂卷筒端部沿軸線位置不固定的卷取機中。該裝置結構新穎、調整方便、安裝簡易、檢測元件位置檢測動作連鎖防止誤動作;支承塊為弧面半圓避免了傳統同類裝置中的缺點,無論卷筒端部套杯bll沿卷筒軸線的位置在那里,都能保證其均勻受力,避免了因受カ不均損壞軸承而造成事故,滿足了現場不同エ況的需要;圓柱外形的套杯簡化了加工難度,節約了制造成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卷取機懸臂卷筒端部的活動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擺臂相連的支承架(17),支承架(17)上部的液壓缸(12)與支承架(17)內豎直設置的楔形塊b (19)連接,楔形塊b(19)的斜面與水平設置的支承塊a(13)接觸,支承塊a(13)另一端的圓弧面伸入支承架(17)內的通孔處,在通孔內另一側設置有支承塊b(15),支承塊b(15)的內側為圓弧面且與支承塊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維青,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