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包括圍成環狀的多個法蘭部(101)和與所述法蘭部(101)固定連接的盲板(201),其中,相鄰的所述法蘭部(101)可拆卸地連接,且每個所述法蘭部(101)的內側面均設有凸緣(102);所述盲板(201)通過第一螺栓(301)與所述法蘭部(101)固定連接。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時,先將各個所述法蘭部(101)的凸緣(102)卡在壓力容器接口上的外凹槽或凸沿處,再將相鄰的所述法蘭部(101)固定連接,最后將所述盲板(201)固定在所述法蘭部(101)上。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中,壓力由第一螺栓承受,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卡箍和平蓋封頭,其承壓能力強,能夠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密封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耐壓試驗是利用“短時超壓”來綜合檢驗壓力容器承壓部件的強度和密封性能。需要進行耐壓試驗的壓力容器多具有與其它部件進行連接的接口,以及排氣、排水等接口,進行耐壓試驗前,需有效封堵各個接口,并使該接口在通入試壓介質并升壓后,能夠安全可靠地承載試驗壓力。請參閱圖I-圖4,現有的用于耐壓試驗中密封壓力容器的接口 3的裝置包括卡箍 I和平蓋封頭4,其中,卡箍I為帶有兩條周向凸緣的鑄件;接口 3和平蓋封頭4的端口處設有凹槽或凸沿。應用時,先將合適尺寸的接口 3和平蓋封頭4對接,再用卡箍I沿周向夾緊使兩者固定連接,同時,使上述兩個凸緣分別卡在平蓋封頭4的凹槽或凸沿處和接口 3的凹槽或凸沿處。具體的,上述卡箍I內還設有僅在接口 3與平蓋封頭4的對接處設有開口的密封件2,工作時,試壓介質通過接口 3與平蓋封頭4的對接處的縫隙進入卡箍I內部并向密封件2施加壓力以使密封件2緊貼卡箍I、接口 3和平蓋封頭4,達到自密封的效果。理論情況下,卡箍I的凸緣的兩內側面分別與接口 3和平蓋封頭4的凹槽或凸沿上靠近開口端的側壁進行面接觸,通過卡箍I鎖緊后連接牢固。但是,實際生產中,卡箍I的凸緣上的內側面存在拔模斜度,如圖2所示,造成卡箍I上一個凸緣的內側面與平蓋封頭4和接口3的側壁實際為線接觸,導致卡箍在耐壓試驗中承壓不穩定,易發生接口 3在拉應力和試驗壓力的作用下滑脫出卡箍I外的情況,造成卡箍I飛崩事故,導致安全事故。另外,接口 3或平蓋封頭4的端部無凸沿時需加工凹槽,但由于接口 3自身的圓度和加工誤差等因素造成凹槽存在如圖3所示偏心量,卡箍I的兩個凸緣卡在不同的凹槽內,一個凹槽產生偏心量后導致卡箍I在緊固后出現偏心扭矩,其在耐壓試驗時受力不均,易發生卡箍I與接口 3滑脫,造成卡箍和平蓋封頭4整體飛崩,導致事故,尤其是試壓壓力大或試壓介質為氣體、氣液混合物的情況時,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同時,凹槽的整體偏心造成密封件2出現偏移量,如圖4所示,其接觸面積變小,導致滲漏,密封效果差。再者,卡箍I為鑄件,其本身無法避免裂紋等鑄造缺陷,進行耐壓試驗時,缺陷部位常發生脆性斷裂,造成密封裝置發生飛崩事故。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沿接口的軸向承壓性能穩定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沿接口的軸向承壓性能穩定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以防止壓力容器在進行耐壓試驗時密封裝置被破壞,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包括圍成環狀的多個法蘭部,相鄰的所述法蘭部可拆卸地連接,且每個所述法蘭部的內側面均設有凸緣;和通過第一螺栓與所述法蘭部固定連接的盲板。優選的,上述密封裝置中,還包括密封件,所述盲板上與接口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為與所述盲板的形狀和大小分別對應的片狀密封件,其設置在所述盲板和所述法蘭部之間;或所述密封件為環狀密封件,其設置在所述密封槽內。優選的,上述密封裝置中,還包括端部設有凹槽的容器接管;所述法蘭部固定在所述容器接管的端部,且所述凸緣位于所述凹槽內,且所述容器接管緊靠所述密封件。優選的,上述密封裝置中,所述法蘭部的個數為兩個,且其通過第二螺栓固定連接。優選的,上述密封裝置中,所述法蘭部圍成圓環狀。優選的,上述密封裝置中,所述凸緣位于所述法蘭部上內側面的中部或位于所述法蘭部的內側面上遠離所述盲板的端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包括多個法蘭部和與法蘭部固定連接的盲板,其中,法蘭部圍成環狀,且相鄰的法蘭部可拆卸地連接;每個法蘭部的內側面均設有凸緣;盲板通過第一螺栓與法蘭部固定連接。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時,選擇合適尺寸的法蘭部,使各個法蘭部上的凸緣卡在壓力容器的接口凸沿或外凹槽處,并使相鄰的上述法蘭部固定連接;然后,通過第一螺栓將盲板固定在上述法蘭部上。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在應用時,壓力由連接盲板和法蘭部的第一螺栓承受,第一螺栓的頭部截面面積大于其螺桿的截面面積,上述頭部和位于螺桿上的螺母將盲板和法蘭部緊緊卡在一起,使兩者牢固連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中,法蘭部的凸緣的側面平齊,其能夠與接口的凸沿或凹槽進行面接觸,使法蘭部牢固卡在接口上,同時,盲板能夠通過第一螺栓與法蘭部牢固連接,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通過鑄件卡箍周向夾緊以使其凸緣卡住接口和平蓋封頭的密封裝置,其能夠避免卡箍飛崩造成的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員以及財產的安全。另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為剛性密封,沿接口軸向布置的第一螺栓將盲板和法蘭部緊密連接,其無法發生軸向伸縮;盲板通過第一螺栓與法蘭部緊密連接為一體,而法蘭部卡緊在接口處,無法發生徑向偏移;故,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應用于耐壓試驗時,能夠配合密封件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同時,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僅需法蘭部卡設在接口的外凹槽處或容器接管的凹 槽上,即法蘭部只與一個凹槽連接,該凹槽產生偏心量后法蘭部隨之偏轉后緊密卡在上述凹槽處,避免了偏心扭矩的產生,其可靠性高。且上述法蘭部隨凹槽偏轉后對密封件與接口的接觸面無影響,密封可靠。另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密封裝置中,避免使用存在鑄造缺陷的卡箍,防止密封裝置在耐壓試驗中因自身的裂紋等鑄造缺陷造成的安全事故。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用于密封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的裝配圖;圖2為圖I中A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接口處偏心凹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有技術中用于密封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的另一裝配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法蘭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其中,圖5-圖7中法蘭部101 ;凸緣102 ;安裝部103 ;盲板201 ;密封件202 ;容器接管203 ;第一螺栓301。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承壓性能穩定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以防止壓力容器在進行耐壓試驗時密封裝置被破壞,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請參閱圖I、圖2和圖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包括法蘭部101和盲板201,其中,法蘭部101的個數為多個,其圍成環狀,且相鄰的法蘭部101可拆卸地連接;每個法蘭部101的內側面均設有凸緣102 ;盲板201通過第一螺栓301與法蘭部101固定連接。應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壓力容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用于壓カ容器的耐壓試驗的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圍成環狀的多個法蘭部(101 ),相鄰的所述法蘭部(101)可拆卸地連接,且每個所述法蘭部(101)的內側面均設有凸緣(102);和 通過第一螺栓(301)與所述法蘭部(101)固定連接的盲板(20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裝置,其特征在干,還包括密封件(202),所述盲板(201)上與接ロ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密封槽, 所述密封件(202)為與所述盲板(201)的形狀和大小分別對應的片狀密封件,其設置在所述盲板(201)和所述法蘭部(101)之間;或 所述密封件(202)為環狀密封件,其設置在所述密封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艷彬,余舒彤,陳建國,王曉彬,溫彩鳳,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