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配筋砌體的支模結構,包括根據構造柱或者圈梁截面設計的模板和鋼管或木支撐,螺栓、鋼墊片和鐵鉤箍件,螺栓穿過施工體后搭配鋼墊片用螺母緊固鋼管或木支撐;鐵鉤箍件穿過施工體后在外力敲擊下箍緊對應的鋼管或木支撐。本方案的優勢是:采用砌體無架眼施工由于砌體為一次砌筑完畢,架眼處砌體砂漿不飽滿現象減少,對砌體的砌筑質量及觀感均給予保障;改進了預留架眼補塞不嚴,造成抹灰墻面空鼓及外墻滲漏的現象;可降低工程成本,減少人工投入;采用螺桿拉結,提高工效;提高結構強度,增強抗震能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具體是ー種配筋砌體的支模結構。
技術介紹
在傳統的主體施工過程中,由于均采用留架眼、用木方料穿過墻體搭設模板支架的方法,在施工堵架眼時,由于架眼部位縱向灰縫壓實和豎向灰縫填充飽滿度達不到標準要求,加之工人操作不到位,造成外墻墻體架眼填充不密實,與墻體結合不牢固,造成外墻留置墻體架眼部位滲水。為解決這ー多年未解決的棘手問題,工程人員想過了多種辦法,但總不能很好的解決。《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以下簡稱規范)中第3.0. 5條規 定,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I) 120mm 厚墻;(2)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上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3)寬度小于IM的窗間墻;(4)砌體門窗洞ロ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范圍內;(5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6)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結合砌體工程的現狀,不難發現,在砌體工程中可設置腳手架眼的部位是非常少的。《規范》第3.0. 6條規定“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通過多年調查,我們發現在所補砌的腳手眼中,有90%都填塞不密實,且投入人工較多,材料浪費比較嚴重,質量很難保證。同時由于補砌架眼處砂漿不飽滿,抹灰后極易產生空鼓、裂縫,甚至引起雨天外墻在腳手眼部位滲水。根據對砌體工程調查,如要使QL、GZ在砼澆筑時不出現漲模現象,則每邊梁、柱至少需要在礎體上留設13-17個腳手眼,且大部分設在內、外墻交換處、QL下兩皮磚這一水平而上,對主體結構整體性不利,加之粘土磚外觀質量較差,因此,即使施工人員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無法使砌體工程的觀感質量有所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g在提供一種可解決在砌體工程外墻、構造柱、圈梁墻體架眼部位滲水問題的配筋砌體的支模結構。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技術的方案是一種配筋砌體的支模結構,包括根據構造柱或者圈梁截面設計的模板和鋼管或木支撐,還包括螺栓、鋼墊片和鐵鉤箍件,所述螺栓的長度長于施工體的厚度加上兩側模板厚度,該螺栓穿過施工體后搭配鋼墊片用螺母緊固鋼管或木支撐;所述鐵鉤箍件穿過施工體后在外力敲擊下箍緊對應的鋼管或木支撐。作為優選,所述螺栓采用の14別拉螺栓,所述鋼墊片的中心鉆孔の16。本方案的優勢是采用砌體無架眼施工由于砌體為一次砌筑完畢,架眼處砌體砂漿不飽滿現象減少,對砌體的砌筑質量及觀感均給予保障;改進了預留架眼補塞不嚴,造成抹灰墻面空鼓及外墻滲漏的現象;可降低工程成本,減少人工投入;采用螺桿拉結,提高工效;提高結構強度,增強抗震能力。附圖說明圖I為采用螺栓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采用鐵鉤箍件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詳細說明。無架眼支模的最佳施工如下I、材料工具準備(I) 014別拉螺栓2,其長度為培厚十模板厚度(多層膠合板或竹膠合板+方木)X 2+048鋼管(或方木尺寸)X 2+絲扣長度(一般為50mm);(2)鋼墊片3。用3mm厚扁鋼制5X50的墊片中心鉆孔016 ;(3) O 16PVC塑料管長度為墻厚+IOOmm ;(4)鐵鉤箍件6。這樣的箍件從建材市場或者鐵匠鋪中可以比較容易的買到或者按需求加工出來。其長度可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來定。一般的都是五十公分左右;(5)木支撐5。木支撐和采用有架眼施工時所采用的支撐形式一祥,就是50mm左右的方木;(6)模板I。模板就是根據構造柱或者圈梁等截面設計的模板,其大小和形式與采用有架眼施工方法無變化。2、操作方法(I)在砌體施工前先在皮數桿上標注留孔位置。(上下兩道距端部不應大于300mm,中間平分但每道間距不應大于700mm,孔眼距馬牙槎兩側的水平距離為365mm。)砌筑エ在施工時,在此位置留設ー個寬為25毫米,高為一皮磚的小孔。有些用螺栓緊困的地方,砌筑エ在施工時按此位置の16PVC管,在砌到上一個螺栓孔時將PVC管抽出放到該處,同一根PVC管反復使用;(2)構造柱支模角柱和邊往支撐前彈出垂直線,以控制其截面尺寸。以鐵鉤箍件施工吋,如圖2所示,穿鐵鉤箍件——放兩側模板——放兩側橫向支撐一一敲緊鐵箍——檢查。以螺栓施工的地方,如圖I所示,穿螺栓——放模板——將螺栓穿入柱箍孔內——加鋼墊片——螺栓堅固——加固(加木楔)——檢查。構造柱支模的難點是內外墻相交處的兩個陰角模板,此處可順馬牙槎對應的兩個方向將鐵鉤箍穿好,并利用在陰角伸出的鐵鉤箍加設頂撐,視其情況加固即可;(3)砌筑エ在砌頂層磚的下皮留螺栓孔水平間距600-700mm :根據50線確定圈梁模板頂面標高。模板先用圓釘固定在墻上后,再用固定鐵鉤箍穿墻,另一端再套上方木,然后緊固。模板與鐵鉤的間隙用木楔墊實以防模板下滑。圈梁模板的兩則由現澆板模板的木行條撐頂使模板牢固穩定;(4)補砌孔眼時,只需把細石混凝土填入即可。而螺栓成孔的地方,只需用由O 16PVC管灌滿砂漿,推入即可。施工時注意事項I、施工前,做好認真細致的技術交底工作,講明施工要點;2、砌體施工2-3天砌體基本穩固后方可支摸,否則會使砌體變形;3、模板拼縫應嚴密,馬牙槎、砌體頂層丁砌磚宜選磚砌筑,保證墻面平整不漏漿;4、加固鐵鉤箍件及螺栓在拆模后應及時回收保養以增加使用次數;5、在澆筑混凝土時模板エ應跟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總結在施工過程中與工程人員交流關于無架眼施工的ー些施工方法及優缺點等。這其中既有エ地上的技術負責人,也有砌墻的瓦エ師傅和支模的木工師傅。采用無架眼施工對瓦エ的影響就在后期的封眼上,這樣的小眼比較容易封堵,且封堵后的感觀較好。但是他們在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孔留的大小。孔留大了,就達不到“無架眼施工”的目的,孔留小了,就更麻煩,會造成鐵鉤箍件不能插入,或者就算是插入了,后期也不能拔出。根據以前的施工經驗,孔的寬度留在2. 5厘米比較合適。再小了就容易拔不出。這樣ー改革,木工所進行的工作變化比較大。原來木支撐用的比較多,現在主要用鐵鉤箍件或者螺栓了,速度會比原來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木工提出,他們經常遇到孔太窄或者由于砌墻時,灰落進了孔中,而造成最后拔不出鐵鉤箍件,最后沒辦法而只好鋸斷鐵鉤箍件,這樣就造成了比較大的浪費。現在工程用的鐵箍件大部分還都是利用的原來不用穿洞的鐵箍件。原來為了鉤起來比較方便,留的鉤一般都比較長。而現在再用這些鉤,就有可能會因鉤太長,而不容易插進去,或者插進去不容易拔出來。以后無架眼施工技術推廣開后,這種鐵箍件應該另外設計,使其鉤長有所減短,這樣就可以有利于無架眼施工的進行。應用無架眼施工的優勢I、采用砌體無架眼施工由于砌體為一次砌筑完畢,架眼處砌體砂漿不飽滿現象減少,對砌體的砌筑質量及觀感均給予保障。2、采用砌體無架眼施工,改進了預留架眼補塞不嚴,造成抹灰墻面空鼓及外墻滲漏的現象。3、采用砌體無架眼施工,可降低工程成本,減少人工投入。如原一套三室ニ廳房補架眼,需ー個技術工人、ニ個普エ半天才能完成,而現在只需ー個責任心強的普エ半天就可以了。原來要完全采用木支撐來進行模板的支撐與固定,需要把大量的木材裁開,存放還需要較大的場地,而采用無架眼施工吋,只需要一些鐵鉤箍件、螺栓及一小部分的木支撐,即降低成本又提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配筋砌體的支模結構,包括根據構造柱或者圈梁截面設計的模板和鋼管或木支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栓、鋼墊片和鐵鉤箍件,所述螺栓的長度長于施工體的厚度加上兩側模板厚度,該螺栓穿過施工體后搭配鋼墊片用螺母緊固鋼管或木支撐;所述鐵鉤箍件穿過施工體后在外力敲擊下箍緊對應的鋼管或木支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豐賢,艾思衛,鄧小華,吳威,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省發達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