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公開了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包括輸送機架、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夾具定位裝置及氣路系統;輸送機架上方設置有氣瓶夾緊裝置,氣瓶進入輸送機架后,經人工調整確保瓶閥對準安裝在夾具定位裝置上的瓶閥裝卸裝置后,由氣瓶夾緊裝置夾緊氣瓶,由瓶閥裝卸裝置對氣瓶裝卸;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受到氣路系統實行氣動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氣源驅動,不僅安全可靠、設備使用壽命長,而且夾具縱橫位置可調,定位方便,在尺寸上能適用各種規格的氣瓶,額定輸出扭矩大小可調,扭矩控制精度較高,裝卸閥困難時可增大輸出扭矩,適用范圍更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瓶閥裝卸設備
,特別與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有夫。
技術介紹
氣瓶是一種應用于壓縮氣體輸運的壓力容器,氣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所以在氣瓶出廠前和使用一定年限后必須要進行相關檢測。檢測過程中需卸載或安裝氣瓶上的瓶閥。故,瓶閥裝卸是氣瓶生產和檢驗過程中的重要ー環。現有技術中,氣瓶生產檢驗及其相關行業使用的瓶閥裝卸機存在以下不足一、目前技術中的瓶閥裝卸機一般是在機架的頂部設置有由減速電機驅動的瓶閥裝卸裝置,因為減速機的高度固定,使得此類瓶閥裝卸機適用作業的氣瓶高度范圍狹小,而且因為減速機 的輸出扭矩一般固定且扭矩較大,不能根據氣瓶瓶閥的規格而輸出合適的扭矩,在裝配小規格氣瓶瓶閥時,較大的輸出扭矩很容易損壞瓶閥。ニ、目前技術中的瓶閥裝卸機大都采用電カ驅動,通過電機帶動夾持設備旋轉來完成裝卸閥的作業,在電カ設備開啟或停止的瞬間,電流容易過載,導致裝閥過程中扭矩峰值過高,損壞閥門,同時還會加速線圈或電機等設備的損壞過程,甚至直接導致設備燒壞,影響瓶閥裝卸機的適用壽命。并且,在氣瓶生產和檢驗線中裝閥設備用在氣瓶水壓試驗之后,操作人員可能帶水操作設備,容易產生安全隱患。三、由于生銹或化學腐蝕等原因,使用過的氣瓶瓶閥容易固死,目前技術中的瓶閥裝卸機無法在卸閥過程中加大輸出扭矩,容易停轉,既影響生產效率又容易導致電流過載等問題。市場需要ー種新型的瓶閥裝卸機,不僅需要滿足安全可靠、長壽命等基本條件,更需要在尺寸上能適用各種規格的瓶閥,并且輸出扭矩大小可調,控制精度較高,以增大適用范圍,提聞生廣和檢驗線整體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瓶閥裝卸技術的現狀,尤其針對現有瓶閥裝卸機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新型的瓶閥裝卸設備,尤其涉及ー種氣動瓶閥裝卸機,不僅能避免電カ設備上的安全隱患,并且能適用各種規格的瓶閥,輸出扭矩大小可調,控制精度較高。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包括輸送機架、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夾具定位裝置及氣路系統;輸送機架上方設置有氣瓶夾緊裝置,氣瓶進入輸送機架后,經人工調整確保瓶閥對準安裝在夾具定位裝置上的瓶閥裝卸裝置后,由氣瓶夾緊裝置夾緊氣瓶,由瓶閥裝卸裝置對氣瓶瓶閥裝卸;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受到氣路系統實行氣動控制。所述輸送機架采用臥式結構,底部設置有滾輪進行氣瓶輸送。所述氣瓶夾緊裝置包括壓緊氣缸和壓頭,壓緊氣缸中的氣缸活塞配有導向桿定位且連接壓頭,壓頭采用向下的“V”型凹槽,壓緊固定氣瓶。所述瓶閥裝卸裝置包括夾具、聯軸器和氣動馬達,可雙向旋轉的氣動馬達通過聯軸器連接夾具。所述夾具定位裝置包括蝸輪蝸桿機構、燕尾式滑槽和馬達支架,馬達支架與蝸輪下端螺桿采用螺紋連接,燕尾式滑槽安裝在馬達支架上,氣動馬達與燕尾式滑槽連接,蝸桿通過旋轉手輪控制,蝸桿帶動蝸輪旋轉,促使氣動馬達與夾具上升或下降。所述氣路系統中,包括三聯件、調壓閥、夾緊控制閥、裝卸控制閥;氣源通過三聯件分支形成兩個氣路,一路通過裝 卸控制閥連接控制氣動馬達,另一路通過夾緊控制閥連接控制壓緊氣缸。所述的兩個氣路之間通過增カ控制閥連接。所述的兩個氣路上分別安裝有調壓閥和壓カ表。所述的夾緊控制閥、裝卸控制閥共同連接有消音器。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采用氣源驅動,不僅安全可靠、設備使用壽命長,而且夾具縱橫位置可調,定位方便,在尺寸上能適用各種規格的氣瓶,額定輸出扭矩大小可調,控制精度較高,裝卸閥困難時可增大輸出扭矩,適用范圍更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氣路系統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3為圖2的左視 圖4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中的夾具定位裝置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做進ー步詳細說明。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主要包括幾大機構,輸送機架I、氣瓶夾緊裝置2、瓶閥裝卸裝置3、夾具定位裝置4及氣路系統5。氣瓶經過輸送機架I輸送,由輸送機架I上方的氣瓶夾緊裝置2夾緊,夾緊后,瓶閥裝卸裝置3對氣瓶瓶閥進行裝卸動作。其中瓶閥裝卸裝置3可以通過夾具定位裝置4進行縱向調節,氣瓶夾緊裝置2、瓶閥裝卸裝置3受到氣路系統5實行氣動控制。輸送機架I采用臥式操作,在底部設置有滾輪11,滾輪11轉動進行氣瓶輸送,當輸送到位裝卸時,氣瓶橫向安置,瓶閥對準瓶閥裝卸裝置3。氣瓶夾緊裝置2包括壓緊氣缸21和壓頭22,壓緊氣缸21中的氣缸活塞配有導向桿59,用于防止活塞旋轉,其通過螺紋與壓頭22連接,壓頭22的下端面成向下的“ V”型凹槽,用于壓緊固定氣瓶。瓶閥裝卸裝置3包括夾具31、聯軸器32和氣動馬達33,氣動馬達33受到裝卸控制閥54的控制,可雙向旋轉,ー個方向為裝閥,另ー個方向為卸閥。夾具定位裝置4包括蝸輪蝸桿機構41、燕尾式滑槽42和馬達支架43。馬達支架43與蝸輪蝸桿機構41中的蝸輪411下端螺桿采用螺紋連接。在馬達支架43上安裝有燕尾式滑槽42,氣動馬達33底部與燕尾式滑槽42連接,使得氣動馬達33能在燕尾式滑槽42上移動。蝸輪蝸桿機構41中的蝸輪411和蝸桿412是相互配合工作,蝸桿412帶動蝸輪411旋轉,蝸輪412下端螺桿旋轉,實現氣動馬達33的縱向調節。本實施例中蝸桿412通過旋轉蝸桿412上連接而出的手輪6控制轉動。氣路系統5包括三聯件51、夾緊控制閥53、裝卸控制閥54。外部氣源通過三聯件51分支形成兩條氣路,一路通過裝卸控制閥54連接控制氣動馬達33,控制氣動馬達33雙向轉動。另一路通過夾緊控制閥53連接控制壓緊氣缸21,主要負責控制壓頭22壓緊氣瓶。每個氣路上都安裝有調壓閥55和壓カ表56。調節調壓閥55可調節氣動馬達33額定輸出力矩和壓緊氣缸21的輸出力,并在壓力表56上以壓カ形式顯示反饋,通過與經校準的壓力-輸出力矩對照表比對,可獲知此壓カ下設備的輸出力矩。由于輸出壓カー定情況下,馬達輸出扭矩確定,不會過載,因此該設備的輸出扭矩精度較高。另外,在兩個氣路串接一個增カ控制閥57,形成ー個be段支路,負責卸閥困難時增大輸出扭矩。同時在夾緊控制閥53、裝卸控制閥54上共同連接有消音器58,消除馬達工作時產生的噪音。本專利技術工作時,首先結合圖I所示,根據氣壓工作原理說明氣動瓶閥裝卸過程。氣壓工作原理需要能夠實現三個過程。一是實現瓶身夾緊過程,夾緊控制閥53切換到上位,壓緊氣缸21下行,對氣瓶進行夾緊,防止裝卸閥門時氣瓶自身發生轉動;在這個過程中裝卸控制閥54切換到中位,氣 動馬達33不工作。ニ是實現氣動裝閥過程,增カ控制閥57切換到下位,斷開增壓管路be段支路,裝卸控制閥54切換到下位,氣動馬達33反轉,實現瓶閥的裝配功能,調節對應氣路上的調壓閥55可無極調節裝閥的最大扭力。通過控制裝卸控制閥54的開度還能調節氣動馬達33的轉速,確保裝閥過程的平穩性。三是實現氣動卸閥過程,裝卸控制閥54切換到上位,氣動馬達33正轉;當氣動馬達33輸出扭矩不夠,無法卸載瓶閥吋,增カ控制閥57切換到上位,導通增壓管路be段支路,使更大的氣壓驅動馬達33,輸出更大的扭矩,實現瓶閥的卸載功能。下面結合圖2、圖3所示,以裝卸過程為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現過程。調節夾具31與瓶閥對接。夾緊控制閥53切換到上位,壓頭22向下運動,夾緊瓶身。切換裝卸控制閥54處于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架、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夾具定位裝置及氣路系統;輸送機架上方設置有氣瓶夾緊裝置,氣瓶進入輸送機架后,經人工調整確保瓶閥對準安裝在夾具定位裝置上的瓶閥裝卸裝置后,由氣瓶夾緊裝置夾緊氣瓶,由瓶閥裝卸裝置對氣瓶瓶閥裝卸;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受到氣路系統實行氣動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架、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夾具定位裝置及氣路系統;輸送機架上方設置有氣瓶夾緊裝置,氣瓶進入輸送機架后,經人工調整確保瓶閥對準安裝在夾具定位裝置上的瓶閥裝卸裝置后,由氣瓶夾緊裝置夾緊氣瓶,由瓶閥裝卸裝置對氣瓶瓶閥裝卸;氣瓶夾緊裝置、瓶閥裝卸裝置受到氣路系統實行氣動控制。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機架采用臥式結構,底部設置有滾輪進行氣瓶輸送。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瓶夾緊裝置包括壓緊氣缸和壓頭,壓緊氣缸中的氣缸活塞配有導向桿定位且連接壓頭,壓頭采用向下的“ V”型凹槽,壓緊固定氣瓶。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氣動瓶閥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閥裝卸裝置包括夾具、聯軸器和氣動馬達,可雙向旋轉的氣動馬達通過聯軸器連接夾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忠,石峰,邱志華,胡唯,付賀檀,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