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裝置和電子簽名工具,該方法包括:判斷第一和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等于第一閾值,則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判斷第一和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則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和第二管腳的類型;第二閾值大于等于第一閾值;判斷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電壓差值為正值時,判定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第二管腳為地管腳,否則判定第一管腳為地管腳,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將識別出的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將檢測出的地管腳與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的公共地相連,以保證音頻信號發送設備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正常的通過音頻接口進行通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
,特別涉及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裝置和電子簽名工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音頻信號發送設備(例如,移動通信終端)的音頻接口(例如耳機插孔)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例如,電子簽名工具,音頻信號轉接設備,及其它通過音頻輸出管腳接收并處理音頻信號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的音頻接口一般采用四段式接口,其中,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為音頻輸出管腳,即左聲道管腳和右聲道管腳。但是,不同的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作用不同,存在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MIC,第二管腳為地管腳GND,以及第一 管腳為地管腳GND,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MIC兩種類型的音頻接口。由于存在上述不同類型的音頻接口,當音頻信號發送設備的音頻接口與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的音頻接口的地管腳不相連時,音頻信號發送設備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之間無法正常通信。因此,無論是需要設計可與不同音頻接口的音頻信號發送設備正確適配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或是在具有語音或文字提示功能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中提示用戶音頻接口是否匹配,首先都需要在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中實現音頻接口類型的識別,以便識別出當前與其連接的音頻信號發送設備的音頻接口是何種類型,并將識別出來的地管腳與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的地管腳相連,才能正確實現音頻信號發送設備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間的通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子簽名工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所述第一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等于第一閾值,則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則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所述第二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閾值;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正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地管腳;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負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地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將識別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此外,當判斷所述第二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在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之間時;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或者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當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時,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此外,所述將識別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包括通過開關模塊將識別出的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入管腳的所述音頻接口的地管腳與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出管腳的公共地相連。此外,所述方法還包括將識別出的所述麥克管腳與音頻信號輸入裝置相連。此外,所述電壓差值采用如下方式獲取直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或者分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相對于參考電壓的電壓值,計算測量得到的電壓值的差值。 此外,所述電壓差值的比較是通過以下的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實現的三極管、t匕較器或處理器。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包括音頻接口,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所述第一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判斷模塊和開關模塊;所述判斷模塊,用于在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等于第一閾值時,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在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時,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其中,所述第二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閾值;在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正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地管腳;在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負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地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開關模塊,用于將所述判斷模塊判定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此外,所述判斷模塊還用于在判斷所述第二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在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之間時;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或者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當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時,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此外,所述開關模塊進一步用于將識別出的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入管腳的所述音頻接口的地管腳與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出管腳的公共地相連。此外,將識別出的所述麥克管腳與音頻信號輸入裝置相連。此外,所述裝置還包括測量模塊,用于直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或者分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相對于參考電壓的電壓值,計算測量得到的電壓值的差值。此外,所述判斷模塊包括以下之一或者其組合三極管、比較器或處理器。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子簽名工具,包括上述的音頻接口自適應>J-U ρ α裝直。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即可準確檢測與其連接的音頻接口的類型,并將檢測出的地管腳與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的公共地相連,以保證音頻信號發送設備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正常的通過音頻接口進行通信。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實施例I的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2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3的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一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二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三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四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五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六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七示意圖;以及圖11為本專利技術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實施例4的第八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所述第一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等于第一閾值,則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則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所述第二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閾值;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正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地管腳;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負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地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將識別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方法,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所述第一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所述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小于等于第一閾值,則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 判斷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則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 所述第二閾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閾值; 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正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地管腳; 判斷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第二閾值,且所述電壓差值為負值時,判定所述第一管腳為地管腳,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 將識別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判斷所述第二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所述電壓差值的絕對值在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之間時; 不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或者 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當執行對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識別操作時,通過電壓差值的正負判定音頻接口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類型。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識別出的所述地管腳與公共地相連包括 通過開關模塊將識別出的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入管腳的所述音頻接口的地管腳與連接至所述開關模塊輸出管腳的公共地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將識別出的所述麥克管腳與音頻信號輸入裝置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差值采用如下方式獲取 直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的電壓差值;或者 分別測量所述第一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相對于參考電壓的電壓值,計算測量得到的電壓值的差值。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差值的比較是通過以下的方式之一或者其組合實現的三極管、比較器或處理器。7.一種音頻接口自適應裝置,包括音頻接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東聲,
申請(專利權)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