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條軋制帶的卷取裝置,它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在使軋制帶卷取或開卷時轉動一個卷筒(2)的可驅動的槽形托輥(1),此外還有一個布置在卷軸前方或后方的輥道,其特征在于,槽形托輥(1)具有一個可彈性變形的套圈(4)。(*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一條軋制帶的卷取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在使一條軋制帶卷取或開卷時用于轉動一個卷筒的、可驅動的槽形托輥,此外還有一個布置在卷軸前方或后方的輥道。具有槽形托輥的卷取裝置通常安裝在一個熱軋寬帶的出口端,或在熱軋帶輸送裝置中。槽形托輥的任務是,利用它的驅動使卷筒轉動,利用一個在帶輸送裝置附近直角設置的剪切機使軋制帶向前驅動。在剪切機上得到卷筒,該卷筒被切割成軋制帶的樣品。 在
技術介紹
中,目前所使用的槽形托輥具有固定的直徑尺寸,并用于與該卷筒用的凹形構成的接觸面進行相近的半徑配合。在球形卷筒旋轉時,由于線路接觸的軋制效應,導致了在帶卷圓周上印出標記。槽形托輥的所熟知的結構由于其公差也很有剛性,不允許輥筒有彎曲。文獻DE-OS 24 127 47描述了使用一個用于板卷的支承輥對來對熱軋板卷進行拆卸和矯直的裝置以及一種用于板端的支持裝置,利用該支持裝置使板通過彎曲輥可取下。所述兩個支承輥和一個設置在其間的升降臺安裝在一個可移動的卷座上,該卷座與一個相對于位置固定的支承裝置可轉動的拆卸座耦聯。該拆卸座承載著一個附加的可驅動的支承輥,該支承輥與卷座的位于它附近的支撐輥形成了另外的支承輥對。每個在各自部位中可調節的支撐輪設置在支承輥前面或后面的兩個座上,其中安置在拆卸座上的支撐輪也用作抗彎輥。文獻DE 197 45 653 A1描述了用于使繞成一卷的帶卷開卷的開卷裝置,它具有一個開卷器和一個布置在該開卷器之后的輥道,其中輥道具有一個基底框架和一個附加框架,所述基底框架具有一個下部驅動輥和定向輥,所述附加框架具有一個帶有上部的驅動軸的上部驅動輥和一個上部定向輥。附加框架在其面向著開卷器的側面上具有一個用于開卷的開卷器,其中附加框架在開卷器上是可移動的。此外開卷器在驅動位置和靜止位置之間可繞旋轉軸線來回旋轉。文獻DE 198 03 091 A1公開一種具有一個卷繞臺和一個退繞臺的用于一個帶移置裝置的運行方法,卷繞臺分別有一個卷進側和卷出側的卷繞輥,退繞臺分別有一個卷進側和卷出側的退繞輥,其中一個帶在卷繞臺中卷繞成一卷,或者將一個卷裝到卷繞輥上,其中該卷在卷繞時或裝上后,由卷繞輥攜帶。為了退繞,將帶卷輸送到退繞臺,在輸送后在退繞時帶卷由退繞輥承載。為輸送帶卷,卷繞臺將相互運動,卷進側的卷繞輥將升起。根據運行方法而設定的、具有一個卷繞臺并且分別帶有一個卷進側和卷出側的卷繞輥以及具有一個帶卷卷進側和卷出側的退繞輥的退繞臺的換卷裝置是如此形成的使得卷繞臺相互移開,并且卷入側的卷繞輥可提升。文獻DE-30 31 825 C2描述了一個用于將卷繞成帶卷的粗軋的熱的金屬帶從一個配置于一個粗軋機的卷繞臺傳送到一個配置于一個精軋機的退繞臺。該傳送裝置由在一個軌道上可橫向于帶運動方向而運動的運輸工具組成,該運輸工具具有一個在工作位置大致與一個用于帶卷的側面凸起的支承面相垂直的臂。該臂是一個設置在一個基底框架上的上部部件的組成部分。為了能夠容納和拆卸帶卷,軋距是可調節的。用于運輸工具的軌道在軋制設備中敷設在地板之下。運輸工具的上部部件由鉸接杠桿組成,并在折疊狀態下在精軋機退繞臺的下方始終是可活動的。從上述
技術介紹
出發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提出一種用于一個卷取裝置的槽形托輥結構的一個新的結構方案,以便使這種卷取裝置能更好地適應球形的卷筒,并在卷筒的寬度上提供一種良好的支承,能夠可靠地避免特別是在薄帶的情況下留下印跡。為了解決所述任務,在具有至少一個可驅動的、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槽形托輥的卷取裝置的情況下使用該措施槽形托輥具有一個彈性可移動的套圈。對于槽形托輥的改進方案,所述槽形托輥的工作面具有一系列相互鄰接的套圈,該套圈借助于從內部起朝向套圈彈簧加載的支承體包圍具有直徑差的槽形托輥的一個芯地如此均勻地受到支承套圈對于槽形托輥的接觸面利用卷筒在該槽形托輥的總的縱向長度上以均勻的貼靠壓力加載。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槽形托輥的卷取裝置的另一種方案,與套圈的內圈相匹配地使支承體在其接觸面上弧形地形成。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每一個支承體后襯著由具有預定預應力的蝶形彈簧組成的一個板疊。此時也可如此設置,所述支承體用可預加應力的彈簧力固定到套圈中。為了得到槽形托輥無沖擊的過渡,本專利技術另外如此設置相互鄰接的套圈用一個傾斜的倒角連接在鄰近的套圈上,特別是在有直徑差的套圈的情況下如此進行。根據槽形托輥的另一種方案,套圈的滾動面具有一個較小的曲面,可是該曲面并未超出直徑差的尺度。卷取裝置如此進一步改進每兩個以可預定的軸線平行的間距設置的槽形托輥在形成一個在其間的凹槽形的凹穴的情況下相互共同作用,用于承受卷筒的圓柱形的載荷。這兩個槽形托輥中至少有一個配備了一種旋轉驅動器。槽形托輥最好包括一個實心的中心軸;在該軸上包括一個用于容納可彈簧加載的支承體的中間圈;包括一個具有一個用于承受一個卷筒形式的載荷的、外部的軸承套圈的套圈。最后所述卷取裝置的槽形托輥具有一個卷繞時在一個卷筒上形成的、特別是凹下的接觸面,該接觸面借助于彈簧彈性讓縮的套圈可自動地匹配于卷筒的通常的球形圓周。本專利技術的細節、特征和優點將由下述圖示中的實施例的說明給出。附圖表示附圖說明圖1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一個平面中通過槽形托輥的剖視圖;圖1a容納兩種大小不等的卷筒的荷載的、兩個間隔設置的槽形托輥的正視圖;圖1b顯示荷載作用的槽形托輥的側視圖;圖2槽形托輥局部視圖,并在其下方示出在一個與中心線平行的剖切平面的局部剖視圖中的槽形托輥。圖1,1a和1b以及圖2綜合表明,槽形托輥1的工作面3具有一系列相互連接的套圈4,該套圈圍繞著具有直徑差的槽形托輥1的一個芯5。借助于由所述芯5朝向套圈4從內部而突出的、彈簧加載的支承體6,使得工作面3均勻地得到了支承。此時槽形托輥1的接觸線7在它的總的縱向延伸部分L上以均勻的貼靠壓力進行加載。支承體6以在套圈4的接觸面上匹配于該套圈的內圓地與該套圈一起設計成弧形。每個這樣的支承體后襯有一個由蝶形彈簧8制成的板疊,該蝶形彈簧具有可規定的預應力。為了達到所述目的,支承體6以可預緊的彈簧力裝入到套圈4中。此外為了抵消槽形托輥1向著其中心的可計算出的或根據經驗可估算出的荷載引起的彎曲,增加套圈4的外徑。圖1一方面表示了一個直徑較大的卷筒2,另一方面表示了一個直徑較小的卷筒2,它們都支承在兩個槽形托輥1,1′上,該槽形托輥以其軸線的可預定的間距固定地支承。圖1a可看出,卷筒2,2′的表面曲率根據該卷筒的直徑大小明顯地發生了改變。這個已經部分地松卷的卷筒2′在槽形托輥1,1′之間在兩個輥子之間的表面處占用一個較深的凹穴,而具有顯著較大直徑的卷筒2在這兩個輥子1,1′之間的表面處占用其表面的一個較平的曲線形狀。接觸點或接觸線互相發生了移動。圖1b表示了一個槽形托輥的側視圖,在其長度上沿縱向方向具有均布荷載,荷載力單個地作用在并排設置的套圈4上。這些荷載力根據經驗引起了槽形托輥1的有限的彎曲,這種彎曲受重力作用地在整個卷筒上的作用要比在幾乎松卷的卷筒上的作用強烈。借助于所述的槽形托輥能夠平衡這種差別。在圖1a所示的實施例的情況下,形成了并相應地表示了具有一個馬達驅動裝置的右側的槽形托輥1′。圖2表明,具有較小直徑差地相互連接的套圈4分別用一個傾斜的倒角與每個相鄰的套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G·黑策,K·博伊默,
申請(專利權)人:SMS迪馬格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