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包裝容器,在容器主體(2)的上緣開口熔敷環狀口構件(12),在環狀口構件(12)上設置第一嵌合部(19、30)。另一方面,在蓋構件(3)上設置嵌合環部(8),在嵌合環部(8)的內周面側下方設置與第一嵌合部(19)臨時嵌合的第二嵌合部(22),并且在嵌合環部(8)的上方內表面設置與第一嵌合部(19、30)實際嵌合的第三嵌合部(24、25)。由此,能夠提供一種將蓋構件(3)嵌合于容器主體(2)的形式的包裝容器,其使蓋構件(3)相對于容器主體(2)臨時嵌合且根據需要能容易將蓋構件(3)從容器主體(2)取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主要用于收容巧克力、口香糖、飴糖等糖果類的包裝容器。
技術介紹
近些年,口香糖除了形成為薄板狀(長方形狀)而單個包裝的口香糖以外,還存在形成為粒狀且收容于能夠再次關閉的包裝容器中而進行出售的口香糖。另外,作為收容這樣的口香糖等的包裝容器的一例,存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包裝容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包裝容器在容器主體100的上緣開口熔敷有環狀口構件200。并且,在環狀口構件200的口部筒220的外側通過嵌合而安裝有蓋構件300。即,蓋構件300 一體地具有越過環狀的第一卡合部222而進行嵌合的環狀的固定部322,其中環狀的第一卡合部222位于環狀口構件200的口部筒220的外周面;越過口部筒220的外周面中與第一卡合部222的上部分離設置的環狀的第二卡合部223而被嵌入的環狀的嵌合突部323 ;將固定部322和嵌合突部323在一端連結的鉸鏈部324 ;以及搗棒(tamper) 500。由于為這樣的嵌合方式,因此一旦將蓋構件300嵌合于容器主體側的環狀口構件200,則難以解除該嵌合(難以從容器主體取下蓋構件)。(參照專利文獻I的段落)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8-308228號公報試著考慮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包裝容器中例如填充形成為粒狀的口香糖的情況。通常,在工廠制造線(生產線)嵌合蓋構件時,當在將蓋完全嵌合后發現內裝物的不良情況時,容器整體將被丟棄。作為用于防止該情況的方法,考慮有如下這樣的方法,S卩,在工廠制造線(生產線)上將內裝物填充在容器主體中后,不嵌合蓋構件而以載置在容器主體上的狀態進行傳送設備輸送,在檢查工序中確認內裝物中沒有不良情況后,再將蓋構件完全嵌合。然而,在該方法中,由于蓋構件以載置在容器主體上的狀態進行傳送設備輸送,因此在輸送時遭遇到蓋構件因振動等而落下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鑒于這樣的背景而提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容器,該包裝容器為將蓋構件嵌合于容器主體的形式的容器,在將內裝物填充到容器主體中后,到內裝物的檢查結束之前,使蓋構件以能夠容易取下的方式嵌合于容器主體,從而減少生產效率的損失,使生廣穩定性提聞。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容器,其能夠將蓋構件相對于容器主體嵌合成臨時嵌合狀態及實際嵌合狀態這兩個階段,在臨時嵌合狀態下,能夠容易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取下,但在實際嵌合狀態下,很難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取下。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緣具有開口的容器主體;固接于容器主體的所述上緣的環狀口構件;相對于所述環狀口構件嵌合,且在嵌合狀態下對容器主體的所述開口進行密閉的蓋構件,其中,在所述環狀口構件的開口的外周面設有以包圍開口周圍的方式設置的環狀的第一嵌合部,在所述蓋構件上設有堵塞開口的蓋主體和從蓋主體的周圍向下方突出的環狀的嵌合環部,在該嵌合環部的內周面中,在遠離蓋主體的靠下端緣的位置設有以臨時嵌合狀態與第一嵌合部卡合的第二嵌合部,并且在接近蓋主體的一側設有以密接嵌合狀態與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三嵌合部。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包裝容器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在截面形狀中具有向外突出的突部和從外向該突部內凹陷的槽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與所述第一嵌合部的突部卡合的凹部,所述第三嵌合部具有與所述第一嵌合部的突部及槽抵接而互相嵌合的凹部及突條環。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包裝容器的基礎上,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環狀口構件的所述第一嵌合部的下方側還具備第四嵌合部,在所述蓋構件的第三嵌合部與第一嵌合部嵌合時,該第四嵌合部與所述蓋構件的第二嵌合部嵌合。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在固接于容器主體的環狀口構件上設有環狀的第一嵌合部。另外,在蓋構件上設有能夠與所述環狀口構件的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及第三嵌合部。并且,在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卡合的狀態下,蓋構件相對于容器主體形成為臨時嵌合狀態。在臨時嵌合狀態下,蓋構件不會因振動等脫落。但在施加要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拆下的力的情況下,能夠比較簡單地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拆下。另一方面,當形成為第三嵌合部與第一嵌合部卡合的實際嵌合狀態時,很難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拆下。根據這樣的結構,在工廠制造線(生產線)上將內裝物填充到本專利技術涉及的包裝容器的容器主體中后,將蓋構件相對于容器主體嵌合成臨時嵌合狀態,從而即使填充有內裝物的包裝容器被傳送設備輸送等,蓋構件也不會從容器主體落下。并且,在內裝物檢查工序等中,在需要進行內裝物的檢查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將蓋構件從容器主體取下,從而能夠進行填充的內裝物的檢查。進而,在最終工序中,通過將與容器主體臨時嵌合的蓋構件以進一步壓入的方式加壓而使其實際嵌合于容器主體,從而蓋構件相對于容器主體完全嵌合,成為難以取下的狀態。由于這樣構成,因此容易進行工廠制造線(生產線)中填充的內裝物的視認,從而能夠提供一種削減制造損失而制造適應性得以提高的包裝容器。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臨時嵌合狀態(第一嵌合狀態)的圖。圖3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實際嵌合狀態(第二嵌合狀態)的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臨時嵌合狀態(第一嵌合狀態)的圖。圖5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實際嵌合狀態(第二嵌合狀態)的圖。圖6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臨時嵌合狀態(第一嵌合狀態)的圖。圖7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局部縱向剖視圖,是表示實際嵌合狀態(第二嵌合狀態)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具體地說明。實施例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涉及的包裝容器I的主視圖。包裝容器I具有紙制的容器主體2和與容器主體2的上部嵌合的樹脂制的蓋構件3。容器主體2俯視下為圓形,呈有底且在上端具有開口的圓筒形狀。蓋構件3在俯視下為圓形,在外周緣具有向下突出的嵌合環部8。在蓋構件3上具備開封用的捏手4、與該捏手4相連的拆封帶5。通過用手指抓住捏手4并進行拉拽,能夠將拆封帶5從蓋構件取下。并且,在蓋構件3的上方設置的蓋主體6能夠通過推起開閉捏手7而打開。并且,蓋主體6能夠關閉成圖示的狀態,即能夠進行再次關閉(reclose)。如上述所示,蓋構件3為由樹脂一體成形得到的構件,該蓋構件3向容器主體2的嵌合結構為本實施例的特征。以下,對嵌合結構進行詳細地說明。該實施例的特征在于,如圖2所示,能夠將蓋構件3相對于容器主體2嵌合成第一嵌合狀態、即臨時嵌合狀態,并且如圖3所示,能夠將蓋構件3相對于容器主體2嵌合成第二嵌合狀態、即實際嵌合狀態。參照圖2,如上所述,容器主體2具有紙制的圓筒部,通過紙制圓筒部的上緣部10形成開口 11。并且,在上緣部10的內周面固接有樹脂制的環狀口構件12。環狀口構件12俯視下呈環狀,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規定的尺寸的帶狀的環體。環狀口構件12的下部13嵌合于容器主體2的上緣部10的內側,下部13的外周面14以與上緣部10的內周面1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小野木淳,小垣美津子,
申請(專利權)人:羅蒂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