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包裝容器。該包裝容器包括外部容器、包裝袋和內部包裝部件。外部容器具有箱式形狀,并且具有能夠容納物品的容納空間和允許物品通過的通過口。包裝袋在容納物品的狀態下被容納在外部容器中。包裝袋包括:容納部分,其能夠容納物品;開口部分,其形成在容納部分中并且允許物品通過;以及把手部分,其可由用戶抓握。內部包裝部件設置在物品和通過口之間并且被容納在容納空間內。把手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內部包裝部件的通過口側,并且當內部包裝部件正在從外部容器中被取出時,把手部分和內部包裝部件一起朝向通過口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包裝容器。
技術介紹
未經審查的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9-35269披露了已知的一種用于包裝精密儀器的技術,該精密儀器可以是例如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或者例如個人計算機等信息處理裝置。利用在未經審查的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9-35269(第段,圖I)中披露的技術,圖像記錄裝置(I)被袋狀保護層(7)覆蓋,緩沖部件(3,4)從兩側保持該圖像記錄裝置,并且該圖像記錄裝置被容納在包裝箱(2)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高取出被包裝物品的可操作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外部容器、包裝袋和內部包裝部件。所述外部容器具有箱式形狀,并且具有能夠容納物品的容納空間和允許所述物品通過的通過口。所述包裝袋在容納所述物品的狀態下被容納在所述外部容器中。所述包裝袋包括容納部分,其能夠容納所述物品;開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容納部分中并且允許所述物品通過;以及把手部分,其可由用戶抓握。所述內部包裝部件設置在所述物品和所述通過口之間并且被容納在所述容納空間內。所述把手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所述通過口側,并且當所述內部包裝部件正在從所述外部容器中被取出時,所述把手部分和所述內部包裝部件一起朝向所述通過口移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基于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所述內部包裝部件具有開口部分和支撐部分,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開口部分允許所述把手部分穿過而從所述物品側到達所述通過口側,并且所述支撐部分從所述物品側支撐穿過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開口部分的所述把手部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基于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所述把手部分穿過所述內部包裝部件和所述外部容器之間的間隙,并且設置在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所述通過口側。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方面,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外部容器、包裝袋和內部包裝部件。所述外部容器具有箱式形狀,并且具有能夠容納物品的容納空間和允許所述物品通過的通過口。所述包裝袋在容納所述物品的狀態下被容納在所述外部容器中。所述包裝袋包括容納部分,其能夠容納所述物品;開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容納部分中并且允許所述物品通過;以及把手部分,其可由用戶抓握。所述內部包裝部件設置在所述物品和所述通過口之間并且被容納在所述容納空間內。所述把手部分由所述內部包裝部件以可拆除方式支撐,當所述內部包裝部件正在從所述外部容器中被取出時,所述把手部分隨著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移動而朝向所述通過口移動,并且當所述內部包裝部件已經從所述外部容器中被取出時,所述把手部分從所述內部包裝部件上脫落。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五方面,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外部容器以及包裝袋。所述外部容器具有箱式形狀,并且具有能夠容納物品的容納空間和允許所述物品通過的通過口。所述包裝袋在容納所述物品的狀態下被容納在所述外部容器中。所述包裝袋包括容納部分,其能夠容納所述物品;開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容納部分中并且允許所述物品通過;以及把手部分,其可由用戶抓握。所述把手部分由所述外部容器的用于關閉所述通過口的關閉部分以可拆除方式支撐,當所述關閉部分正在被打開時,所述把手部分隨著所述關閉部分的移動而朝向所述通過口移動,并且當所述關閉部分已經移動至所述通過口敞開的敞開位置時,所述把手部分從所述關閉部分上脫落。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第四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與沒有采用本專利技術的該方面的情況相比,提高了取出被包裝物品的可操作性。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或第三方面,當內部包裝部件正在被取出時,支撐部分使把手部分朝向通過口移動。附圖說明基于下列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的總體視圖,并且示出各個部件從外部容器中被取出的狀態;圖2A和2B示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其中,圖2A是示出外部容器的上部已經從包裝狀態被打開的狀態的俯視圖,而圖2B是示出包裝狀態的剖視圖;圖3示出上部緩沖部件和物品已經從處于包裝狀態的外部容器中被取出的狀態下的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圖4示出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物品已經從外部容器中被取出之后且在該物品從包裝袋中被取出之前的狀態;圖5A至5C示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功能,其中,圖5A示出內部包裝部件開始被取出的狀態,圖5B示出內部包裝部件正在被取出的狀態,而圖5C示出內部包裝部件已經被取出的狀態;圖6示出物品正在從現有包裝容器中被取出的狀態;圖7是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的俯視圖,并且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A對應;圖8A和8B示出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其中,圖8A是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A對應的俯視圖,而圖8B是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B對應的剖視圖;圖9A至9C示出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其中,圖9A是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B對應的剖視圖,圖9B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A對應并示出內部包裝部件開始被取出的狀態,而圖9C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C對應并示出內部包裝部件已經被取出的狀態;以及圖IOA至IOC示出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其中,圖IOA是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B對應的剖視圖,圖IOB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A對應并示出蓋部開始被打開的狀態,而圖IOC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C對應并示出蓋部已經被打開的狀態。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參照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本專利技術不限于下述示例性實施例。 為了易于理解,在附圖中將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別表示為X軸方向、Y軸方向和Z軸方向。以箭頭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側分別被稱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或者前側、后側、右側、左側、上側和下側。在附圖中,“〇”內有“ · ”的標記表示從圖面的背面向正面延伸的箭頭,而“〇”內有“ X ”的標記表示從圖面的正面向背面延伸的箭頭。為了易于理解,在附圖中省略了沒有必要描述的部件。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的總體視圖,并且示出各個部件從外部容器中被取出的狀態。圖2A和2B示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其中,圖2A是示出外部容器的上部已經從包裝狀態被打開的狀態的俯視圖,而圖2B是示出包裝狀態的剖視圖。參照圖I至圖2B,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包裝容器I包括作為外部容器的實例的外部箱體2,外部箱體2具有長方體形狀。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外部箱體2由瓦楞纖維板制成。然而,外部箱體2不限于瓦楞纖維板箱體,而也可以是任何已知類型的容器箱體,例如塑料箱體。外部箱體2具有底部2a,前、后、左、右側部2b,以及與側部2b的上端形成為一體的蓋部2c。當蓋部2c被關閉時,底部2a、側部2b和蓋部2c包圍而形成容納空間3。蓋部2c是關閉部分的實例。當蓋部2c如圖2A所示敞開時,在容納空間3的頂部形成有通過口 3a。在外部箱體2中的容納空間3內可以容納作為物品的實例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實例的打印機4。打印機4包括裝置主體4a、送紙托盤4b和排紙托盤4c。送紙托盤4b是用于收容將要記錄圖像的介質的收容部分的實例,并且由裝置主體4a的下部以可拆除方式支撐。排紙托盤4c是排出已經記錄有圖像的介質的排出部分的實例,并且形成在裝置主體4a的上表面上。參照圖2A,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打印機4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La大于其在前后方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外部容器,其具有箱式形狀,并且具有能夠容納物品的容納空間和允許所述物品通過的通過口;包裝袋,其在容納所述物品的狀態下被容納在所述外部容器中,所述包裝袋包括:容納部分,其能夠容納所述物品,開口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容納部分中并且允許所述物品通過,以及把手部分,其可由用戶抓握;以及內部包裝部件,其設置在所述物品和所述通過口之間并且被容納在所述容納空間內,其中,所述把手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內部包裝部件的所述通過口側,并且當所述內部包裝部件正在從所述外部容器中被取出時,所述把手部分和所述內部包裝部件一起朝向所述通過口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露木浩司,小林智己,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