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兩根或多根主梁,橋面下方的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1)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與傳統的人行鋼橋相比,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除上述優點外還有主梁可快速拆裝的優點。在裝配式鋼橋中引入張弦后,提高了結構的整體剛度,改善了結構受力性能,并且可以通過拉索來調整結構的強度及變形,同時也減輕了上部桁架的自重,便于拼裝及施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橋梁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
技術介紹
裝配式鋼橋是滿足強度和穩定性的要求、使用期限較短、便于拆換、并能快速建成的制式橋梁。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分為裝配式公路鋼橋和裝配式鐵路鋼橋,裝配式公路鋼橋主要有“321”裝配式公路鋼橋和200型裝配式公路鋼橋;裝配式鐵路鋼橋主要有六四式裝配式鐵路鋼橋和八七式裝配式鐵路鋼橋。目前裝配式鋼橋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公路和鐵路兩方面,沒有針對城市人行橋的裝配式鋼橋。人行鋼橋采用腳手架支撐體系時,表現出拼裝速度慢,用鋼量大,安全系數低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裝配式鋼橋應用于城市人行鋼橋中的不合理性,提出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本專利技術從主梁的結構形式以及構件材料方面進行了創新,具有結構合理、自重輕、剛度大、施工方便的特點。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兩根或多根主梁,橋面下方的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I)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所述的人行鋼橋,標準三角桁架單元、端三角桁架單元與弦桿通過鋼銷連接成張弦主梁的上部桁架;鋼索從桁架的端部穿過多根撐桿后錨固于桁架另一端,形成張弦結構,鋼索的線型為拋物線。所述的人行鋼橋,所述的豎向撐桿(6)為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的V形或弧形桿件中的任一種形狀桿件,所述豎向撐桿(6)采用不等高對稱布置,與鋼索(7)的線型對應。所述的人行鋼橋,所述的豎向撐桿(6)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或弧形桿件時,豎向撐桿(6)上端與主梁的節點構造采用在拉索(7)平面內能轉動的鉸接形式。所述的人行鋼橋,所述的豎向撐桿(6)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或弧形桿件時,撐桿下端與拉索(7)的節點構造采用在拉索(7)平面內不能轉動的鉸接形式。所述的人行鋼橋,所述的豎向撐桿(6)以及裝配式桁架的構件采用冷成型鋼結構。與傳統的裝配式鋼橋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除鋼索外的構件均采用冷成型鋼結構,具有自重輕,便于運輸,施工快速等優點,適應城市人行鋼橋的建設。(2)由于張弦作用,在荷載作用下,索力增大的同時,張弦主梁的剛度也同步提高;張弦主梁自重小、受力性能和剛度均優于傳統主梁,是極具競爭力的新型主梁形式。與傳統的人行鋼橋相比,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除上述優點外還有主梁可快速拆裝的優點。本專利技術涉及的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是裝配式鋼橋和張弦桁架相結合的新型結構。在裝配式鋼橋中引入張弦后,提高了結構的整體剛度,改善了結構受力性能,并且可以通過拉索來調整結構的強度及變形,同時也減輕了上部桁架的自重,便于拼裝及施工。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性能優越、輕質以及施工方便等優點,是對傳統裝配式鋼橋的突破和發展。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主梁示意圖; 圖2a為不等高對稱布置V形撐桿圖;圖2b為不等高對稱布置弧形撐桿圖;圖3a多片主梁連接示意圖;圖3b橫聯套管螺栓示意圖;圖4為單元連接示意圖;其中I端三角桁架單元、2標準三角桁架單元、3端弦桿、4標準弦桿、5可調式弦桿、6豎向撐桿、7鋼索。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沿橫斷面方向并列設置的兩根或多根主梁,該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I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I與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成張弦主梁的上部桁架;鋼索7從桁架的端部穿過多根豎向撐桿6后錨固于桁架另一端,形成張弦結構,鋼索7的線型為拋物線。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I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之間相互采用陰頭11和陽頭10對接(如圖4),使用鋼銷12穿過預留的孔洞,再將銷插入鋼銷12的孔洞中。多片主梁使用時,主梁弦桿之間采用橫聯套管螺栓8連接(如圖3)。豎向撐桿6可采用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如圖2a)或弧形桿件(如圖2b),采用不等高形式對稱布置,與鋼索的線型對應,線型為拋物線,跨中腹桿的高度取值范圍較大,一般取跨度的1/50-1/5,具體數值需根據橋梁設計規范對橋梁變形和剛度的要求,經過力學計算后確定。豎向撐桿6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或弧形桿件時,豎向撐桿6上端與主梁的節點構造采用在拉索7平面(即拉索和豎向撐桿所確定的平面)內能轉動的鉸接形式。通過調整可調式弦桿5 (即跨中弦桿),其調節長度為20mm-1000mm,每根主梁對應兩根可調式弦桿5,可以稍微調整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的位形。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專利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 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兩根或多根主梁,其特征在于橋面下方的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I)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行鋼橋,其特征在于標準三角桁架單元、端三角桁架單元與弦桿通過鋼銷連接成張弦主梁的上部桁架;鋼索從桁架的端部穿過多根撐桿后錨固于桁架另一端,形成張弦結構,鋼索的線型為拋物線。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人行鋼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向撐桿(6)為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的V形或弧形桿件中的任一種形狀桿件,所述豎向撐桿(6)采用不等高對稱布置,與鋼索(7)的線型對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鋼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向撐桿(6)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或弧形桿件時,豎向撐桿(6)上端與主梁的節點構造采用在拉索(7)平面內能轉動的鉸接形式。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鋼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向撐桿(6)沿主梁橫斷面方向為V形或弧形桿件時,撐桿下端與拉索(7)的節點構造采用在拉索(7)平面內不能轉動的鉸接形式。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人行鋼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向撐桿(6)以及裝配式桁架的構件采用冷成型鋼結構。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兩根或多根主梁,橋面下方的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1)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與傳統的人行鋼橋相比,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除上述優點外還有主梁可快速拆裝的優點。在裝配式鋼橋中引入張弦后,提高了結構的整體剛度,改善了結構受力性能,并且可以通過拉索來調整結構的強度及變形,同時也減輕了上部桁架的自重,便于拼裝及施工。文檔編號E01D19/16GK102808373SQ201210282580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專利技術者董軍, 池沛, 戴哲彬, 顧忠興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裝配式張弦桁架人行鋼橋,包括橋面、兩側橋墩以及設置在橋面下方的兩根或多根主梁,其特征在于:橋面下方的主梁為張弦主梁,包括裝配式桁架、豎向撐桿(6)和鋼索(7),所述的裝配式桁架由標準三角桁架單元(2)、端三角桁架單元(1)以及端弦桿3、標準弦桿4、可調式弦桿5通過鋼銷連接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軍,池沛,戴哲彬,顧忠興,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