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道路清掃車的無塵外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塵外泄裝置包括抽風機(1)、旋流器(7)和組合式過濾筒(6),所述抽風機(1)下開口通過法蘭盤與旋流器上端開口固接構成風驅動動力源,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旋接在旋流器(7)下端開口上,所述抽風機外殼一側通過排風管(2)與排風口(3)連接構成外排風道,所述旋流器(7)呈蝸殼狀,其殼體一側通過進風管與進風口(5)連接,由此構成完整的無塵外泄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道路清掃車的無塵外泄裝置,適用于環衛車輛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道路交通建設也突飛猛進,人工清掃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道路需要,甚至一些企業和居民小區也開始采用道路清掃車進行路面衛生清潔。目前常見的道路清掃車為吸掃式道路清掃車,這種吸掃式道路清掃車通常設置在車身外側的旋轉刷盤將垃圾集中到車輛底部,然后通過底部的吸塵口將灰塵和垃圾吸入車廂中,由于吸塵時通常采用真空負壓的方式產生吸力,因此,在向外排風制造真空負壓的過程中,通常會將車廂內的灰塵一同排出,造成排氣排塵現象,同時,旋轉刷盤的轉動也會揚起道路表面的浮塵,此時除塵機械卻成了揚塵機械,對空氣反而造成二次污染。特別是PM2. 5指標已經納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空氣中的細微懸浮顆粒對人體的危害已被人們逐步認識,消除清掃中的二次揚塵也成為人們關注的課題。為了解決道路清掃車的排塵、揚塵現象,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車輛前端增設水噴淋系統,通過水的沖洗使得道路表面的浮塵凝結,旋轉刷盤轉動時不會揚起浮塵,吸塵口將泥水吸入車廂后,由于泥水較重,因此也不會造成排氣時一同排塵的現象。但這種解決方案也存在較多弊端,一是道路表面的泥水比重較大,吸塵口無法將全部泥水吸入,存留在道路上的殘留泥水曬干后仍舊是灰塵,導致清掃車吸塵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泥水吸入車廂后粘附在車廂內壁及設備表面,雖然有過濾設備,但想要清洗干凈極為困難。三是采用水噴淋系統則必須在車廂內增加水箱,這樣必會減少垃圾的儲存空間,同時在某些水源緊缺的地區,也是對水的一種浪費。因此,如何更好地解決道路清掃車在作業時的排塵、揚塵現象,防止其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是本行業內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種道路清掃車的無塵外泄裝置,本裝置安裝、拆卸、存放和維護均極為方便,并且適用于復雜、惡劣的生產條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種道路清掃車無塵外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塵外泄裝置包括抽風機I、旋流器7和組合式過濾筒6,所述抽風機I下開口通過法蘭盤與旋流器上端開口固接構成風驅動動力源,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旋接在旋流器7下端開口上,所述抽風機外殼一側通過排風管2與排風口 3連接構成外排風道,所述旋流器7呈蝸殼狀,其殼體一側通過進風管與進風口 5連接,由此構成完整的無塵外泄裝置。所述的旋流器7中央設有一連接抽風機I與組合式過濾筒6的中空的連接軸;所述旋流器7外壁設有與進風口 5連通的分離口 4。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由外至內依次由第一過濾層9、第二過濾層10、第三過濾層11和第四過濾層12套接而成;所述的第一過濾層9為一折曲狀篩板構成的筒體,所述的第ニ過濾層平板篩網構成的筒體,所述的第三過濾層為泡沫透氣過濾填充物,所述的第四過濾層為外壁上設有通孔的過濾筒,并在其上部設頂部有孔板13 ;由此構成能穿透四層過濾層、并與頂部有孔板貫通的組合式過濾筒結構。這種道路清掃車無塵外泄裝置本裝置,利用風機產生的負壓吸力將垃圾、粉塵通過進風管切向吸入旋流器,在風力作用下產生強烈旋轉,由于物體的質量、形狀大小不同,其所受到的離心カ也不同,受離心沉降作用,大物體被快速從分離ロ向外拋出分散在遠離本裝置的清掃車垃圾儲存艙內部空間,而同時被吸進、排出擴散在艙體內的灰塵等,則被組合式過濾筒阻隔在相應空間,不會隨抽風機工作產生的氣流重新經排風管進入外部自然空間。同時具有如下優點I.本裝置安裝和拆除快捷,維護方便,這種道路清掃車無塵外泄裝置的組合式過濾筒采用旋接的方式與旋流器連接,當除塵工作結束后,可方便的將組合式過濾筒取下進 行清潔,或者直接更換ー個新的組合式過濾筒以便能快速進行下一次環保作業。組合式過濾筒內每ー個過濾層均為活動套接,可以將每一個過濾層從組合式過濾筒內取出單獨進行清潔以達到最后的清潔效果。2.本裝置在進風ロ末端設有旋流器,對吸入物進行預分離處理,提高過濾效率。本裝置利用真空吸力將垃圾、粉塵通過進風管切向吸入旋流器,在風力作用下產生強烈旋轉,由于物體的質量、形狀大小不同,其所受到的離心カ也不同,受離心沉降作用,大物體被快速從分離ロ拋出,灰塵等擴散在分離ロ周圍被組合式過濾筒迅速吸入進行多級過濾。3、為道路清掃實現干掃創造了條件。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旋流器結構示意圖;圖3是過濾桶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AA向剖視圖。圖中1_抽風機2-排風管3-排風ロ 4-分離ロ 5-進風ロ 6_組合式過濾筒7-旋流器8-法蘭盤9-第一過濾層10-第二過濾層11-第三過濾層12-第四過濾層13-頂部有孔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我們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例來對這種道路清掃車旋風除塵裝置進行進一歩的詳細說明,以求更為清楚明白地闡述其結構和使用方式。如圖所示的這種道路清掃車無塵外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塵外泄裝置包括抽風機I、旋流器7和組合式過濾筒6,所述抽風機I下開ロ通過法蘭盤與旋流器上端開ロ固接構成風驅動動力源,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旋接在旋流器7下端開口上,所述抽風機外殼ー側通過排風管2與排風ロ 3連接構成外排風道,所述旋流器7呈蝸殼狀,其殼體ー側通過進風管與進風ロ 5連接,由此構成完整的無塵外泄裝置。所述的旋流器7中央設有ー連接抽風機I與組合式過濾筒6的中空的連接軸;所述旋流器7外壁設有與進風ロ 5連通的分離ロ 4。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由外至內依次由第一過濾層9、第二過濾層10、第三過濾層11和第四過濾層12套接而成;所述的第一過濾層9為ー折曲狀篩板構成的筒體,所述的第ニ過濾層平板篩網構成的筒體,所述的第三過濾層為泡沫透氣過濾填充物,所述的第四過濾層為外壁上設有通孔的過濾筒,并在其上部設頂部有孔板13 ;由此構成能穿透四層過濾層、并與頂部有孔板貫通的組合式過濾筒結構。在實際使用中,本專利技術所介紹的這種道路清掃車旋風除塵裝置被安裝在道路清掃車的垃圾儲存艙內,通過旋流室進風管與車下旋轉刷盤除的負壓吸口連通形成垃圾吸入通道。利用負壓吸力將垃圾、粉塵通過進風管切向吸入旋流器,在風力作用下產生強烈旋轉,由于物體的質量、形狀大小不同,其所受到的離心カ也不同,受離心沉降作用,大物體被快速從分離ロ拋出,分布在圍繞該裝置的垃圾儲存艙內。而同時被吸進、排出擴散在艙體內的灰塵等,則被組合式過濾筒阻隔在每ー層過濾層構成的外部相應空間,不會隨抽風機工作產生的氣流重新經排風管構成的外排風道進入外部自然空間;從而使經該裝置外排的氣體基本不含有任何粉塵。能有效克服現在廣泛使用的道路清掃車存在一邊通過下部的清掃系 統吸進道路上的垃圾、粉塵,一邊又通過車體垃圾貯存艙上的排風ロ排放粉塵的現象。在本裝置使用結束、或者在使用較長一段時間后,只要卸下組合式過濾筒,拆開每一層過濾進行簡單清洗就可以重新組裝使用。此外,通過實驗還表明由于該裝置中設置的抽吸機構具有強有力的抽吸作用,カロ之組合式過濾筒具有良好的隔離作用,因此使用該裝置可以實現無水清掃。權利要求1.一種道路清掃車的無塵外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塵外泄裝置包括抽風機(I)、旋流器(7 )和組合式過濾筒(6 ),所述抽風機(I)下開口通過法蘭盤與旋流器上端開口固接構成風驅動動力源,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旋接在旋流器(7)下端開口上,所述抽風機外殼一側通過排風管(2 )與排風口( 3 )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道路清掃車的無塵外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塵外泄裝置包括抽風機(1)、旋流器(7)和組合式過濾筒(6),所述抽風機(1)下開口通過法蘭盤與旋流器上端開口固接構成風驅動動力源,所述組合式過濾筒(6)旋接在旋流器(7)下端開口上,所述抽風機外殼一側通過排風管(2)與排風口(3)連接構成外排風道,所述旋流器(7)呈蝸殼狀,其殼體一側通過進風管與進風口(5)連接,由此構成完整的無塵外泄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順榮,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