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涉及除去土壤中雜物的機具技術領域。主要包括機架、限深輪、動力驅動機構,所述的機架的前下部設有一排至少2個拾膜淺松鏟,拾膜淺松鏟和振動踢踏裝置相連;拾膜淺松鏟上方設有拾膜器,拾膜器與脫膜器相連,脫膜器的下方設有殘膜箱,殘膜箱與擠壓裝置相連。該設備能提高地表殘膜的回收率,撿拾率較高,殘膜回收塊密度高,并具有動力消耗小、工作效率高、適應性強、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回收后殘膜易存放、運輸、可一次完成松土、整地、拾膜、回收等復式作業等優點,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環境保護。特別適用于以拖拉機為動力的棉花、蔬菜、藥等作物種植后的殘膜地膜回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除去土壤中雜物的機具
技術介紹
目前,地膜覆蓋這一農藝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對抗旱、保墑、提高地溫、確保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農田殘留的地膜由于難降解嚴重破壞了農田土壤的組織結構,也制約著農作物的生長,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危害,影響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人們的解決辦法多采用手工清除和回收,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有時由于時令的原因往往上 一季的作物殘膜來不及回收下一季的作物又到了覆蓋播種的時候,日積月累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農用殘膜回收機具的研制已成為進一步發展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的關鍵。目前投入應用的殘膜回收機具主要有彈齒式、齒鏈式、鏈耙式和伸縮扒桿滾筒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復雜、故障率高、維修保養困難、使用成本高,主要用于土壤整地后、播種前地表殘膜回收,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收膜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該設備能提高地表殘膜的回收率,撿拾率較高,殘膜回收塊密度高,并具有動力消耗小、工作效率高、適應性強、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回收后殘膜易存放、運輸、可一次完成松土、整地、拾膜、回收等復式作業等優點,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環境保護。特別適用于以拖拉機為動力的棉花、蔬菜、藥等作物種植后的殘膜地膜回收。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案是一種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主要包括機架、限深輪、動力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的前下部設有一排至少2個拾膜淺松鏟;拾膜淺松鏟上方設有拾膜器,拾膜器與脫膜器相連,脫膜器的下方設有殘膜箱,殘膜箱與擠壓裝置相連。所述的拾膜淺松鏟和振動踢踏裝置相連效果更好。拾膜淺松鏟固定在機架上也可。所述的振動踢踏裝置的較好結構為曲軸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和動力驅動機構相連,曲軸的曲拐和拾膜淺松鏟上的條形孔配合,拾膜淺松鏟的中部和機架絞聯。所述的振動踢踏裝置的結構也可為不用曲軸,而用曲柄連桿式結構等代替。所述的拾膜器為傳輸式拾膜器,其結構為所述拾膜器主軸通過鏈輪通過鏈條與從動軸相連,鏈輪鏈條橫向設有一排,拾膜鉤間隔式裝于鏈條上。所述的拾膜器為傳輸式拾膜器,其結構也可為在鏈條上面設有網狀傳輸帶,網狀傳輸帶上裝有拾膜鉤,拾膜鉤呈不規則狀布于網狀傳輸帶上。所述的拾膜鉤呈戟式較好,折彎處設刃部,尖頭部設有槍刃、匕刃或刀刃。起到劃破地表起草拾膜的作用。所述的脫膜器的結構為轉軸上至少設有2個圓周上帶撥膜齒的撥膜輪;轉軸通過鏈輪鏈條與從動軸相連。所述的擠壓裝置為絞龍式結構,為錐形螺旋絞龍式結構更好。所述的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擠壓裝置還和打包裝置相連。本技術的積極效果是該設備能提高地表殘膜的回收率,撿拾率較高,殘膜回收塊密度高,并具有動力消耗小、工作效率高、適應性強、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回收后殘膜易存放、運輸、可一次完成松土、整地、拾膜、回收等復式作業等優點,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環境保護。特別適用于以拖拉機為動力的棉花、蔬菜、藥等作物種植后的殘膜地膜回收。特別是增加錐形螺旋擠壓器擠壓機,可大大提高回收后殘膜的密度,運輸更方便,另外該機具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環境保護,殘膜回收后可變廢為寶。可進行作物收獲后或種植前的殘膜回收作業。 本技術還可一次完成松地、整地、拾膜、回收、壓塊、打包等復式作業,可進行作物收獲后或種植前的殘膜回收作業,有效提高了機具的效能與作業范圍,有利于殘膜回收再利用的特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業勞力強度,降低了人力、財力的消耗,作業靈活、機動,通用性好。最大效率為每小時5畝。具有結構簡單、緊湊、省力、適用性強、使用方便、撿拾率高、殘膜回收塊密度高、易貯存和運輸等優點。以下結合較好實施例及附圖作詳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圖I中件號3拾膜鉤的放大圖。圖I 圖4中,各標號的含義為I-機架;2_拾膜淺松伊;3-拾膜鉤;4_殘膜箱;5_限深輪;6_脫膜器;7_撥膜齒;8_從動軸;9_護罩;10_變速箱;11_上懸掛;12_下懸掛;13_幾型曲軸;14-傳動鏈輪;15-傳動鏈條;16-擠壓裝置。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 圖4,該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主要包括機架I、限深輪5、動力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I的前下部設有一排至少2個拾膜淺松鏟2,所述的拾膜淺松鏟2上部設有撥草桿(撥草桿結構同現有技術)。拾膜淺松鏟2和振動踢踏裝置13相連;達到下部淺松鏟2上下小幅橢圓弧運動的目的。拾膜淺松鏟2上方設有拾膜器9,拾膜器9與脫膜器6相連,脫膜器6的下方設有殘膜箱4,殘膜箱4與擠壓裝置16相連。振動踢踏裝置的結構為曲軸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和動力驅動機構相連,曲軸的曲拐和拾膜淺松鏟2上的條形孔配合,拾膜淺松鏟2的中部和機架I絞聯。拾膜器9為傳輸式拾膜器,其結構為所述曲軸通過鏈輪通過鏈條與從動軸8相連,鏈輪鏈條橫向設有一排,拾膜鉤3間隔式裝于鏈條上。拾膜鉤3呈戟式,折彎處設刃部,尖頭部設有槍刃、匕刃或刀刃。拾膜鉤3把松動于地表的殘膜地膜撿拾并升運至殘膜箱3。脫膜器6的結構為轉軸上至少設有2個圓周上帶撥膜齒7的撥膜輪;轉軸通過鏈輪鏈條與從動軸8相連。擠壓裝置16為絞龍式結構。所述的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擠壓裝置16還和打包裝置相連(未示,可同現有技術)。拾膜器也可以是在鏈條上面設有網狀傳輸帶,網狀傳輸帶上裝有拾膜鉤3,拾膜鉤3呈不規則狀布于網狀傳輸帶上,網由兩端的軸滾聯接,克服了由于殘膜本身重量較輕,微風情況下易飛舞引起撿拾過程中脫落的難題,使拾凈率更高。由拾膜鉤把松動于地表的殘膜地膜撿拾并升運至殘膜箱4 ;脫膜器把拾膜鉤3上的殘膜脫到殘膜箱4 ;擠壓裝置16為錐形螺旋擠壓器較好,通過帶有錐度的螺旋片在向前推動的同進起到擠壓的作用,并因錐度原理由疏致密;錐形螺旋擠壓器錐度為8° -15°較好。振動踢踏裝置13也可有上臂與下臂,上臂與主機的傳動裝置相聯,下臂分裝有淺松鏟,上、下臂結合處由“幾”形軸聯接裝置聯接,上下部分夾角為150° 170°較好。普通松土鏟在挑起地膜時會帶起很多的土塊,引起殘膜回收的困難,且直接的撕扯會把殘膜扯碎,不容易撿拾。本實施例在傳統的松土鏟基礎上安裝振動踢踏裝置,抖落附在殘膜上的土塊,為拾膜器8提供一下良好的工作環境,另外該拾膜淺松鏟2可以有效地打破地表的土地板結,起到較好的整地作用。作業過程中,附在地表的地膜殘膜由拾膜淺松鏟2挑起并抖落附土后散落在地表,拾膜器上密布的無序拾膜鉤3鉤起地表殘膜帶入拾膜器,拾膜器把殘膜升運到殘膜箱4 邊緣,拾膜器與殘膜箱4連接處的脫膜器6把附在拾膜鉤3上的殘膜撥入殘膜箱4,殘膜箱4內的錐形螺旋擠壓器不斷地把掉入的殘膜輸送到一端并壓實,殘膜在螺桿和錐筒之間形成的空腔內被推動,推動過程中由于螺桿和錐筒的末端空隙越來越小而被壓縮,殘膜的體積越來越小,逐漸由輸出口排出打包成形。經試用,效果很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主要包括機架(1)、限深輪(5)、動力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1)的前下部設有一排至少2個拾膜淺松鏟(2),拾膜淺松鏟(2)上方設有拾膜器(9),拾膜器(9)與脫膜器(6)相連,脫膜器(6)的下方設有殘膜箱(4),殘膜箱(4)與擠壓裝置(16)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主要包括機架(I)、限深輪(5)、動カ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I)的前下部設有ー排至少2個拾膜淺松鏟(2),拾膜淺松鏟(2)上方設有拾膜器(9),拾膜器(9)與脫膜器(6)相連,脫膜器(6)的下方設有殘膜箱(4),殘膜箱(4)與擠壓裝置(16)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膜淺松鏟(2)和振動踢踏裝置(13)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踢踏裝置的結構為幾形曲軸和動力驅動機構相連,幾形曲軸的曲拐和拾膜淺松鏟(2)上的條形孔配合,拾膜淺松鏟(2)的中部和機架(I)絞聯。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殘膜地膜聯合回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膜器(9)為傳輸式拾膜器,其結構為所述曲軸通過鏈輪鏈條與從動軸(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紀綱,任法磊,張之美,趙建輝,
申請(專利權)人:張紀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