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簧式舉模器,其特征在于:該舉模器為一中空、長條狀的本體座,其上設有間隔排列的剖槽,對應于每一剖槽下方設有軸孔,而配合軸心穿組具有軸承的滑輪,滑輪的一部份輪面露出本體座上端面,各滑輪間的間隔位置,其底部皆設有通孔,而套組一中空的伸縮座,伸縮座中的上方,插組一伸縮桿、下方則設有帶螺牙的支撐座,該伸縮桿套組有強力彈簧、及墊片,且強力彈簧上方抵于本體座的上方,下方則抵于墊片,墊片再抵于伸縮座上。(*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舉模器,尤其涉及彈簧式舉模器。
技術介紹
模具使用時,需有移入機體機臺中、不使用時移出的操作,而,現有的機臺上,皆未設有輔助移動模具的裝置,呈模具的底面全面接觸機臺臺面,且,又因模具皆極笨重,而造成極不易搬動的困擾,所以,人們有采用堆高機撐置進入、吊車吊置進入的方式,但,其雖有輔助器具的置入,卻仍只能做大概位置的置于機臺上,仍需人力予推動、搬動,方可置于正確的位置,仍有極麻煩、費力的問題。又,有些機器(例如沖床)的機臺上方,另有其它的機構(例如沖壓的油壓缸、氣壓缸),造成上方不適合吊車吊入模具,而必須由機體前方(正面)將模具移入機臺上,此時只能以人力移入、移出,會有極費力、不方便的困擾。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極省力、快速、簡易將模具移入、移出機臺的彈簧式舉模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彈簧式舉模器,該舉模器為一中空、長條狀的本體座,其上設有間隔排列的剖槽,對應于每一剖槽下方設有軸孔,而配合軸心穿組具有軸承的滑輪,滑輪的一部份輪面露出本體座上端面,各滑輪間的間隔位置,其底部皆設有通孔,而套組一中空的伸縮座,伸縮座中的上方,插組一伸縮桿、下方則設有帶螺牙的支撐座,該伸縮桿套組有強力彈簧、及墊片,且強力彈簧上方抵于本體座的上方,下方則抵于墊片,墊片再抵于伸縮座上;由上述結構,其使用時,置入機臺的槽道中,呈各滑輪露出機臺面,而可承置模具,并讓模具與機臺面間,形成有間隙,而可讓模具極省力輕易被推至所需的位置,后,配合模具夾定器的夾定模具,可使本體座及其各滑輪呈被壓縮下降隱入機臺槽道中,讓模具底面全面置定于機臺面上,達到使模具的移入、移出機臺時,得具有省力、快速、方便、正確的功效。本技術的優點是1、由于本技術設成條狀的軌道本體座,埋設于機臺的槽道中,本體座設有多個間隔的滑輪,可承置模具,因此,模具可在其上被輕易推動,達到省力、快速、正確被移入機臺的所需位置、或移出的功效。2、本體座中設多組間隔排列的強力彈簧、伸縮桿、伸縮座、支撐座,而可依需要使滑輪露出機臺面,供模具滑動移入、移出機臺,亦可在模具達定位時,呈下降隱入滑輪的狀態,讓模具全面貼置于機臺面、不滑動,提供加工的使用,達到極佳的實用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及局部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組合(A)立體外觀(B)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A)未夾定模具撐起(B)夾定模具下降的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2、3,本技術為一中空、長條狀的本體座10,其上布設有間隔排列的剖槽12,對應于每一剖槽12下方設有軸孔11,而配合軸心15穿組具有軸承14的滑輪13,使滑輪13的一部份輪面露出剖槽12本體座10上端面,又,各滑輪13間的間隔位置,其底部皆設有通孔21,而套組一中空的伸縮座,20,伸縮座20中的上方,插組一伸縮桿22、下方則由設有螺牙230的支撐座23封閉,該伸縮桿22皆套組設強力彈簧25、及墊片24,且強力彈簧25上方抵于本體座10的上方,下方則抵于墊片24,墊片24再抵于伸縮座20上;由上述的結構,本技術的使用、功效,茲再細節說明如下 使用時,如圖3(A)、3(B)所示,將本技術置入機臺1預定位置所設的槽道2中,形成恰似機臺1面上具有軌道,因此,可讓模具3置于滑輪13上。此時,支撐座23置于槽道2底面,通過其強力彈簧25的彈力,而使本體座10呈上升狀態,其各滑輪13亦呈整體上升凸出機臺1面的狀態,而使得模具3與機臺1面間,具有間隙H,所以,模具3可借助滑輪13的滾動,而被輕易地推動至所需的位置。后,配合模具3上方與機臺1間加裝的模具夾定器4(此夾定器,不是本
技術實現思路
,其結構諒不冗載)將模具3下壓下降夾定,此下壓夾定之力,使模具3下降,進而經由下壓滑輪13、本體座10,令模具3的底面呈全面貼置于機臺1面上,而本體座10之所以可下降,是因設有的強力彈簧25可受壓縮、及設有的伸縮桿22、伸縮座20可下降,所以,可讓本體座10下降,同時令各滑輪13下降隱入機臺1的槽道2中、不露出機臺1面(如圖3B),讓模具3可平穩置定于機臺1面上。反之,當不使用模具3、欲移出模具時,放松模具夾定器4,通過各強力彈簧25的彈力,而頂升本體座10及其各滑輪13,進而頂升模具3,使模具3與機臺1面間又有間隙H(如圖3A),模具3又可通過滑輪13而被輕易地拉(或推)出機臺1。故,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技術可讓模具3極省力、簡易、快速、方便、正確移入或移出機臺1,達到極佳的實用功效,另,本技術呈軌道狀的長條結構,呈獨立的個體,而極方便裝入、或取出機臺1的槽道2,而可讓使用本技術具有極方便的功效。綜上所述,本技術的結構,在模具輔助設備物品領域,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專利技術創造,而所達成的功效,亦具有極佳的實用功效,符合技術專利的要求,特此申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簧式舉模器,其特征在于該舉模器為一中空、長條狀的本體座,其上設有間隔排列的剖槽,對應于每一剖槽下方設有軸孔,而配合軸心穿組具有軸承的滑輪,滑輪的一部份輪面露出本體座上端面,各滑輪間的間隔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蕭文龍,
申請(專利權)人:富偉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