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壓泵增壓器,其使氣壓泵的氣壓能夠再增壓,達到更佳實用功效;其主要是:設有左、右缸體,內具有一體連動的左、右活塞,并設有氣道主座、氣道底座,氣道主座內設有獨特構造的對稱入氣道、單向閥、入氣孔、調壓閥、出氣道、氣壓分配閥、出氣孔、回氣孔,氣道底座設有回氣孔、連通道、泄氣孔;通過上述構成,可使左、右缸體的左、右活塞同時動作,達到呈倍壓的增大輸出氣壓功效,亦可呈1:1不增壓的輸出氣壓狀態,從而因應使用狀況的需要,達到更佳的實用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氣壓泵增壓器,其使氣壓泵的氣壓カ可呈倍壓,從而獲得增大輸出氣壓カ的功效。
技術介紹
氣動工具(例如打釘槍、氣動馬達、氣壓缸、氣動起子...)的動カ源,是由ー氣壓泵提供,而傳統的氣壓泵必有最大氣壓カ輸出值的受限,因此,氣壓值愈大者,氣壓泵的體積必愈大,進而徒增費用、噪音(大規格氣壓泵的動作噪音大)、占空間的問題。又,使用氣壓處(例如組裝成品的生產線),離氣壓泵的置放處往往皆極遠,甚至有ー樓至ニ樓、三樓的情況,亦有一氣壓泵同時供應多處使用者,上述的使用狀況,皆會令使用處的氣壓值低于氣壓泵的輸出值(壓カ衰減現象),造成需更換更大或多個氣壓泵方可解決氣壓不足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小體積增壓器”,即能增大氣壓源的氣壓力,使同一規格的氣壓泵的輸出氣壓,可呈雙倍增壓的功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氣壓泵增壓器,其包含氣道主座、調壓閥、氣壓分配閥、氣道底座、左缸體、右缸體;其中,該氣道主座,其內設有左右貫穿的活塞桿孔及左、右入氣道、并設有連通道連通、左出氣道、右出氣道、分配閥孔,又設有連通左、右入氣道的入氣孔及連通左、右出氣道的出氣孔,上方則設有容置孔連通于左、右入氣道及出氣孔;又,入氣孔連接于氣壓泵的氣壓源,出氣孔則連接于欲使用氣壓的管路,活塞桿孔則組裝一活塞桿,分配閥孔下方設有左右回氣孔貫穿底部;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入氣道的出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入氣只能輸入左、右缸體、不能倒灌;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出氣道的入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出氣只能由出氣孔排出、不能倒灌回左、右缸體中;該調壓閥,具有彈簧、旋鈕、及具有凸桿的閥片,其組合于氣道主座的容置孔中,通過調整閥片,而調整輸入左、右缸體中氣壓比例,進而調整出氣孔輸出不同的增壓值;該氣壓分配閥,組裝于氣道主座的分配閥孔中,其是由具有左、右通氣孔的套管及管中組裝具有左、右觸動桿的左、右閥塞所組成,從而控制入氣往復變換輸入左缸體、右缸體中;該氣道底座,組裝于氣道主座的底面,其設有左、右回氣孔及連通道連通的泄氣孔,其左、右回氣孔連通于氣道主座的左、右回氣孔;該左、右缸體,配合封蓋、鎖合桿而組合于氣道主座的雙端,活塞桿通入左、右缸體中,其兩端并設有左、右活塞,又,左、右缸體的封蓋內側面設有通氣道,其通氣道并各組接連通管連通于氣道底座的左、右回氣孔及泄氣孔。本技術主要是設左、右缸體,內具有左、右活塞及活塞桿,左、右缸體間具有氣道主座、氣道底座,而可呈左、右活塞同步向左、向右往復動作,因而可形成雙倍壓カ輸出氣壓,達到增壓功效。又,氣道主座中設有氣壓分配閥、單向閥及設有入氣孔、出氣孔、左右入氣道、左右出氣道、左右回氣孔,而可使所輸入的氣壓依設定進入左、右缸體再受兩活塞壓出,氣道底設有左右回氣孔、泄氣孔及左右連通管,可使輸入氣壓輸送至設定的左、右缸體中受作用,達到可依需要增壓輸出的功效。另,氣道主座中設有調壓閥,可調整定輸出的氣壓呈所需的不同增壓值、及可呈I : I不增壓輸出的功效。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整體外觀平面圖。圖2為本技術氣道主座、底座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的構造剖視及呈增壓狀態(右缸輸出)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構造剖視及呈增壓狀態(左缸輸出)的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呈雙缸平衡不增壓輸出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左缸體13閥片172、32右回氣孔2右缸體14入氣孔20氣壓分配閥3鎖合桿141左入氣道 21左通氣孔4封蓋142右入氣道 22右通氣孔5通氣道15出氣孔23左閥塞6活塞桿150、18單向閥 230左觸動桿7左活塞151左出氣道 24右閥塞8右活塞152右出氣道 240右觸動桿9a、9b連通管153、330連通道30氣道底座10氣道主座 16活塞桿孔 33泄氣孔11容置孔 17分配閥孔12調壓閥171、31左回氣孔。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圖2、圖3,包含氣道主座10、調壓閥12、氣壓分配閥20、氣道底座30、左缸體I、右缸體2 ;其中,該氣道主座10,其內設有左右貫穿的活塞桿孔16及左、右入氣道141、142、并設有連通道153、左出氣道151、右出氣道152、分配閥孔17,又設有連通左、右入氣道141、142的入氣孔14,并設有連通左、右出氣道151、152的出氣孔15,上方則設有容置孔11連通于左、右入氣道141、142及出氣孔15 ;又,入氣孔14連接于氣壓泵的氣壓源,出氣孔15則連接于欲使用氣壓的管路,活塞桿孔16則組裝一活塞桿6,分配閥孔17下方設有左右回氣孔171、172貫穿底部;該氣道主座10的左、右入氣道141、142的出口中,各設有單向閥18使入氣只能輸入左、右缸體1、2中、不能倒灌;該氣道主座10的左、右出氣道151、152的入口中,各設有單向閥150使出氣只能由出氣孔15排出、不能倒灌回左、右缸體1、2中;該調壓閥12,具有彈簧、旋鈕、及具有凸桿的閥片13,其組合于氣道主座10的容置孔11中,通過調整閥片13,可調整輸入左、右缸體1、2中氣壓比例,進而可調整出氣孔15輸出不同的增壓值;該氣壓分配閥20,組裝于氣道主座10的分配閥孔17中,其是由具有左、右通氣孔21、22的套管及管中組裝具有左、右觸動桿230、240的左、右閥塞23、24所組成,從而可控制入氣往復變換輸入左缸體I、右缸體2中;該氣道底座20,組裝于氣道主座10的底面,其設有左、右回氣孔31、32及連通道330連通的泄氣孔33,其左、右回氣孔31、32連通于氣道主座10的左、右回氣孔171、172 ;該左、右缸體1、2,配合封蓋4、鎖合桿3而組合于氣道主座10的雙端,活塞桿6通入左、右缸體1、2中,其兩端并設有左、右活塞7、8,又,左、右缸體1、2的封蓋4內側面設有通氣道5,其通氣道5并各組接連通管9a、9b連通于氣道底座30的左、右回氣孔31、32及泄氣孔33。本技術的使用、作用、功效,茲再詳細說明如下將本技術的入氣孔14連接于欲增壓的氣壓泵輸出管,本技術的出氣孔 15則供連接一出氣管再連接至做作功處(例如氣動工具、氣動馬達、氣壓機器、氣壓缸等設備),從而具有下列的動作、作用、功效優點一、增壓當欲使氣壓泵所供應的氣壓源氣壓值增壓時,將調壓閥12調整設定為“閥片13打開”的狀態,如初始時呈圖3所示的“左、右活塞7、8偏左”,則呈氣壓分配閥20的“左閥塞23關閉左通氣孔21、右閥塞24打開右通氣孔22”的狀態,因此,入氣由入氣孔14輸入后呈“分向左、右入氣道141、142輸入左、右缸體1、2 “及“流經氣壓分配閥20的右通氣孔22輸出,,’再經氣道主座、氣道底座的右回氣孔172、32及連通管%、封蓋4通氣道5,而輸入右缸體2的右活塞8外側,即可對右活塞8具有推動的作用,同吋,因入氣亦輸入左入氣道141,即是入氣輸入左缸體I左活塞7的內側,亦可對左活塞7推動。亦即,左、右活塞7、8呈被兩個入氣源所推動,又,左活塞7外側的氣,可經由封蓋4通氣道5、連通管9a、氣道底座30的泄氣孔33而排出,不會有阻礙左活塞7動作的問題,泄氣孔33中則具有雙通單向切換閥,當左連通管9a泄氣作用吋,呈可讓左方通、右方連通管96不通(關閉)。反之,當右方連通管9b需泄氣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壓泵增壓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氣道主座、調壓閥、氣壓分配閥、氣道底座、左缸體、右缸體;其中,該氣道主座,其內設有左右貫穿的活塞桿孔及左、右入氣道、并設有連通道連通、左出氣道、右出氣道、分配閥孔,又設有連通左、右入氣道的入氣孔及連通左、右出氣道的出氣孔,上方則設有容置孔連通于左、右入氣道及出氣孔;又,入氣孔連接于氣壓泵的氣壓源,出氣孔則連接于欲使用氣壓的管路,活塞桿孔則組裝一活塞桿,分配閥孔下方設有左右回氣孔貫穿底部;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入氣道的出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入氣只能輸入左、右缸體、不能倒灌;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出氣道的入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出氣只能由出氣孔排出、不能倒灌回左、右缸體中;該調壓閥,具有彈簧、旋鈕、及具有凸桿的閥片,其組合于氣道主座的容置孔中,通過調整閥片,而調整輸入左、右缸體中氣壓比例,進而調整出氣孔輸出不同的增壓值;該氣壓分配閥,組裝于氣道主座的分配閥孔中,其是由具有左、右通氣孔的套管及管中組裝具有左、右觸動桿的左、右閥塞所組成,從而控制入氣往復變換輸入左缸體、右缸體中;該氣道底座,組裝于氣道主座的底面,其設有左、右回氣孔及連通道連通的泄氣孔,其左、右回氣孔連通于氣道主座的左、右回氣孔;該左、右缸體,配合封蓋、鎖合桿而組合于氣道主座的雙端,活塞桿通入左、右缸體中,其兩端并設有左、右活塞,又,左、右缸體的封蓋內側面設有通氣道,其通氣道并各組接連通管連通于氣道底座的左、右回氣孔及泄氣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壓泵增壓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氣道主座、調壓閥、氣壓分配閥、氣道底座、左缸體、右缸體;其中, 該氣道主座,其內設有左右貫穿的活塞桿孔及左、右入氣道、并設有連通道連通、左出氣道、右出氣道、分配閥孔,又設有連通左、右入氣道的入氣孔及連通左、右出氣道的出氣孔,上方則設有容置孔連通于左、右入氣道及出氣孔;又,入氣孔連接于氣壓泵的氣壓源,出氣孔則連接于欲使用氣壓的管路,活塞桿孔則組裝一活塞桿,分配閥孔下方設有左右回氣孔貫穿底部; 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入氣道的出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入氣只能輸入左、右缸體、不能倒灌; 該氣道主座的左、右出氣道的入口中,各設有單向閥使出氣只能由出氣孔排出、不能倒灌回左、右缸體中; 該調壓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蕭文龍,
申請(專利權)人:富偉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