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器人
的運動機構,具體地說是一種仿生機器人眼球運動機構。
技術介紹
在人進行感情交流時,很大一部分的內容是由面部表情來是完成的,仿生機器人的面部表情實現方式可以采用人工肌肉驅動來產生面部表情,不過這種方式實現起來困難、成本高;還可以采用仿生眼球、眉毛來實現,因為面部表情的表達時眼球的活動至關重要,能表達出豐富的內容。眼球機構要求動作協調、形象逼真,經過對現有技術文獻檢索,中國專利公開號為 CN2691802,專利技術名稱為會彈鋼琴的機器人,該機器人只能實現眼球的左右轉動不能實現眼球的上下運動,因此無法形象的模擬人眼運動,現有的能滿足要求一些仿生機器人眼球往往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不僅能實現動作協調,運動靈活且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眼球機構還是比較缺乏。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仿生機器人眼球運動機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仿生機器人眼球運動機構,包括機架、左眼球、右眼球、第一胡克鉸、第二胡克鉸、第一眼球連接桿、第二眼球連接桿、第三眼球連接桿,第一轉動副,第二轉動副、第三轉動副、電動推桿、電機、滑塊、絲杠和支承座;所述左眼球固定在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的一端,所述右眼球固定在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的一端;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通過所述第一胡克鉸連接所述機架,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通過所述第二胡克鉸連接所述機架;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轉動副連接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的一端,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轉動副連接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的一端;所述電動推桿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轉動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仿生機器人眼球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左眼球(3)、右眼球(7)、第一胡克鉸(2)、第二胡克鉸(8)、第一眼球連接桿(4)、第二眼球連接桿(6)、第三眼球連接桿(9),第一轉動副(5),第二轉動副(10)、第三轉動副(11)、電動推桿(12)、電機(13)、滑塊(14)、絲杠(15)和支承座(16);所述左眼球(3)固定在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的一端,所述右眼球(7)固定在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9)的一端;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通過所述第一胡克鉸(2)連接所述機架(1),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9)通過所述第二胡克鉸(8)連接所述機架(1);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轉動副(5)連接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6)的一端,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6)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轉動副(11)連接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9)的一端;所述電動推桿(12)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轉動副(10)連接在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6)的中部,所述電動推桿(12)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14)固定在一起;所述滑塊(14)通過絲杠螺母機構與所述絲杠(15)連接;所述電機(13)固定在所述支承座(16)上并與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仿生機器人眼球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I)、左眼球(3)、右眼球(7)、第一胡克鉸(2)、第二胡克鉸(8)、第一眼球連接桿(4)、第二眼球連接桿(6)、第三眼球連接桿(9),第一轉動副(5),第二轉動副(10)、第三轉動副(11)、電動推桿(12)、電機(13)、滑塊(14)、絲杠(15)和支承座(16);所述左眼球(3)固定在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的一端,所述右眼球(7 )固定在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9 )的一端;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 )通過所述第一胡克鉸(2)連接所述機架(I),所述第三眼球連接桿(9)通過所述第二胡克鉸(8)連接所述機架(I);所述第一眼球連接桿(4)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轉動副(5)連接所述第二眼球連接桿(6)的一端,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進濤,何斌,何小林,宋偉,王延剛,趙磊,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