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抽濾裝置,包括帶內置真空泵的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抽濾瓶、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連接真空泵與多種規格泵頭的支座至少兩個、控制每一泵頭與真空泵通斷的球閥、與泵頭相對應的微生物限度培養器或濾膜及相應緊固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體化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小占用層流臺的空間;一臺儀器可通過更換泵頭實現對多種濾膜或培養器的配合;三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泵頭同時抽濾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泵頭單獨控制,方便實驗人員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抽濾裝置,特別是一種檢測液體樣品中微生物含量的裝置。
技術介紹
液體中微生物含量檢測通常使用薄膜過濾法。現有的抽濾裝置通常為外置真空泵和對應支架組合,占用大量空間,容易對微生物檢測環境帶來污染;且不同過濾器或濾膜必須對應不同的支架,如一個實驗室需要使用多種規格的濾膜,會大大增加設備成本投入;且部分抽濾裝置僅配有少量規格泵頭,工作效率低;不少過濾裝置需要啟停真空泵并在完全泄壓后進行下一步操作,浪費能源并降低儀器的使用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在于提供一種安裝簡易、檢測方便、準確可靠、適用性廣、結構合理并 且可通過部件更換實現適用多種規格濾膜或培養器的一種抽濾裝置。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濾裝置,包括帶內置真空泵的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抽濾瓶、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連接真空泵與多種規格泵頭的支座至少兩個、控制每一泵頭與真空泵通斷的控制閥體、與泵頭相對應的微生物限度培養器或濾膜及相應緊固裝置,所述抽濾瓶設有抽氣管及排液管分別與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所設的抽氣口和排液口連接。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泵和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機箱之間采用減振支腳連接,所述真空泵的抽氣口和微生物限度檢驗儀的抽氣口相連。上述的三個支座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上。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機箱內設有降低噪音的吸音減噪層。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泵設有帶電源指示燈的啟停控制開關。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與微生物限度培養器相連的泵頭設有放氣閥、取杯器、導向螺釘及導向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體化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小占用層流臺的空間;一臺儀器可通過更換泵頭實現對多種濾膜或培養器的配合;三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泵頭同時抽濾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個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泵頭單獨控制,方便實驗人員使用;球閥開關可實現保持下游負壓的同時對上游濾膜等進行下一步操作,避免的繁瑣的停機泄壓和真空度再建立過程;真空泵采用減振支腳與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機箱連接、微生物限度檢驗儀機箱內使用吸音減噪材料,有效的降低工作噪音。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配合泵頭2和對應微生物限度培養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拆下泵頭2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配合泵頭7和對應的薄膜及濾杯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拆下泵頭7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支座和泵頭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結合實施列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解釋而本使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參見圖I,-5本實施案例包括帶內置真空泵的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抽濾瓶6、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上連接真空泵與多種規格泵頭的支座1-4至少兩個、控制每一泵頭與真空泵通斷的球閥1-2、與泵頭相對應的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濾膜及相應緊固裝置,抽濾瓶6設有抽氣管4及排液管5分別與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上所設的抽氣口 1-6和排液口1-5連接。泵頭包括一種規格的第一泵頭2及另一種規格的第二泵頭7;第一泵頭2與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配合,第二泵頭7與濾杯8配合。其中,真空泵和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機箱之間采用減振支腳連接,所述真空泵的抽氣口和微生物限度檢驗儀的抽氣口 1-6相連。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機箱內設有降低噪音的吸音減噪層。真空泵設有帶電源指示燈的啟停控制開關1-3。實施案例中控制閥體為球閥1-2,支座1-4分別和球閥1-2對應串聯,然后將管路并聯連接到排液口 1-5,排液口 1-5和抽濾瓶6相連,將電源線一頭接電源,另一頭接電源插口 1-7 上。實施案例中包含兩種泵頭(2和7),泵頭2上包括過濾片2-1、放氣閥2_2、取杯器2-3、導向螺釘2-4、導向槽2-5;當抽濾完成后,順時針旋轉取杯器2-3,取杯器2_3內壁壓入放氣閥桿,放氣閥2-2打開,消除泵頭內負壓,完成泄壓的動作;順時針旋轉取杯器2-3的同時,導向螺釘2-4沿旋轉上行結構的導向槽2-5滑動,取杯器2-3向上運動,使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與泵頭2完全脫開,取下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實施案例中包含一種能與兩種泵頭(2或7)通配的支座1-4。使用時將三個泵頭(2或7)安裝到支座1-4上,通過泵頭(2或7)上的一個定位銷7-2防止泵頭(2或7)旋轉,通過支座1-4上的密封圈1-4-1和泵頭(2或7)密封,通過泵頭(2或7)上的三個彈珠7-3使泵頭(2或7)和支座1-4卡緊。打開電源開關1-8,啟停開關1-3自帶電源指示燈亮,再將三只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者濾杯8 (需配合濾膜)分別裝到泵頭上。然后將需檢測的液體樣品倒入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濾杯8內,按下啟停開關1-3,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的內置真空泵開始工作,整個真空抽濾裝置內部的氣壓降低,再逐個打開或單獨打開三個球閥1-2,如此該裝置開始抽濾,使需要檢驗的液體經過微生物限度培養器或者濾杯中安裝的濾膜過濾,微生物被截留在濾膜上,關閉球閥1-2,然后取下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取出被濾杯8固定的濾膜進行進一步培養檢測。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名稱等均可不同。凡按照本技術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等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使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技術所屬
的人員可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修改、補充或者使用類似方法替代,只要不偏離本技術的結構或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屬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抽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帶內置真空泵的微生物限度檢驗儀(1)、抽濾瓶(6)、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1)上連接真空泵與多種規格泵頭的支座(1?4)至少兩個、控制每一泵頭與真空泵通斷的球閥(1?2)、與泵頭相對應的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濾膜及相應緊固裝置,所述抽濾瓶(6)設有抽氣管(4)及排液管(5)分別與微生物限度檢驗儀(1)上所設的抽氣口(1?6)和排液口(1?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抽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帶內置真空泵的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抽濾瓶(6)、設置于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上連接真空泵與多種規格泵頭的支座(1-4)至少兩個、控制每一泵頭與真空泵通斷的球閥(1-2)、與泵頭相對應的微生物限度培養器(3)或濾膜及相應緊固裝置,所述抽濾瓶(6)設有抽氣管(4)及排液管(5)分別與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上所設的抽氣口(1-6)和排液口(1-5)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和微生物限度檢驗儀(I)機箱之間采用減振支腳連接,所述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大林,夏信群,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泰林生物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