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施工防護結構,特別是一種山澗陡坡施工樁基時使用的防護結構。
技術介紹
崇山峻嶺之間進行橋梁樁基施工時,有時需要在陡坡上進行施工。陡坡上與平坦地面上的樁基施工相比,陡坡上進行施工存在著更多質量和安全隱患,特別是需要針對陡坡的地質和地形情況,例如對易滑坡、易塌方的坡面采用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以確保陡坡下建筑物施工的質量及人員安全。例如傳統的在巖石破碎、松散的陡坡地形段進行樁基施工前,常規做法是先進行錨樁的加固處理。使用錨樁的處理方法,不利于節約工程施工成本,造成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山澗陡坡樁基施工的防護結構,解決了在山澗陡坡進行樁基施工時,施工質量及人員安全不能得以保證,傳統錨樁的加固處理方法使得工程施工的成本大量浪費,導致工期過長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山澗陡坡樁基施工的防護結構,與坡體固定連接,所述坡體的坡率為40° -55°,坡體沿坡度方向的坡面上澆筑有混凝土擋墻,所述混凝土擋墻與坡體上面的上平臺和坡體下面的下平臺澆筑為一體,所述下平臺與樁基施工區的地面相接壤,所述混凝土擋墻、上平臺和下平臺均置有插入坡體內的錨固件,所述上平臺內還設有至少兩排預埋件,靠近坡體上端的一排預埋件與向上的防護鋼板固定連接,防護鋼板在面向坡體一側固定有支撐架,支撐架的根部與所述預埋件固定連接,支撐架與防護鋼板的接觸處為固定連接。所述防護鋼板上部連接有防護網支撐,防護網支撐之間拉有防護網。所述防護網支撐由至少三根鋼管組成,高度不小于lm,所述防護網的防護寬度為4_6m0所述坡體的坡面上有噴漿加固層。所述支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山澗陡坡樁基施工的防護結構,與坡體(1)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體(1)的坡率為40°?55°,坡體(1)沿坡度方向的坡面上澆筑有混凝土擋墻(2),所述混凝土擋墻(2)與坡體上面的上平臺(10)和坡體下面的下平臺(11)澆筑為一體,所述下平臺(11)與樁基施工區(9)的地面相接壤,所述混凝土擋墻(2)、上平臺(10)和下平臺(11)均置有插入坡體(1)內的錨固件(8),所述上平臺(10)內還設有至少兩排預埋件(3),靠近坡體上端的一排預埋件(3)與向上的防護鋼板(4)固定連接,防護鋼板(4)在面向坡體一側固定有支撐架(5),支撐架的根部與所述預埋件(3)固定連接,支撐架(5)與防護鋼板(4)的接觸處為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山澗陡坡樁基施工的防護結構,與坡體(I)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體(I)的坡率為40 ° -55 °,坡體(I)沿坡度方向的坡面上澆筑有混凝土擋墻(2 ),所述混凝土擋墻(2)與坡體上面的上平臺(10)和坡體下面的下平臺(11)澆筑為一體,所述下平臺(11)與樁基施工區(9)的地面相接壤,所述混凝土擋墻(2)、上平臺(10)和下平臺(11)均置有插入坡體(I)內的錨固件(8),所述上平臺(10)內還設有至少兩排預埋件(3),靠近坡體上端的一排預埋件(3)與向上的防護鋼板(4)固定連接,防護鋼板(4)在面向坡體一側固定有支撐架(5),支撐架的根部與所述預埋件(3)固定連接,支撐架(5)與防護鋼板(4)的接觸處為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山澗陡坡樁基施工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鋼板(4)上部連接有防護網支撐(6),防護網支撐之間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金安,魏雪松,夏國權,賈雙,馬美曉,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錦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