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移動式應用的風扇設備(1),該風扇設備用于將新鮮空氣供給到受煙污染的區域,該風扇設備具有一設置在容納支架(2)內、由馬達驅動的軸流式風扇(8)。該容納支架(2)具有一帶有至少兩個具有輪(21)的輪單元的輪組(18),該輪組在容納支架(2)的側向邊界之外的第一姿態和容納支架(2)的側向邊界之內的第二姿態之間可調節地設置在容納支架(2)上。(*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移動式應用的風扇設備。
技術介紹
對于用于征調人力的應用領域的快速和有針對性的清除煙的移動式應用,已知可便攜的或可行駛的、利用內燃機或電動機運行的風扇,這些風扇可多次地攜帶在緊急任務用車中。將這種設備從緊急任務用車所在的停車場帶到風扇設備的使用地點是耗力的并且結合用于將設備從緊急任務用車中取出和帶到使用地的至少兩隊征調人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扇設備,該風扇設備要求小的運輸體積以及由 此在緊急任務用車中的空間需求,并且在其從緊急任務用車取出之后可以用小的力量消耗完成將設備帶到使用地點。本技術的目的通過如下所述的特征來實現,所述移動式應用的風扇設備用于將新鮮空氣供給到受煙污染的區域,所述風扇設備具有一設置在容納支架內的、由馬達驅動的軸流式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支架具有一帶有至少兩個輪的輪組,并且所述輪組在所述容納支架的側向邊界之外的第一姿態和所述容納支架的側向邊界之內的第二姿態之間可調節地設置在所述容納支架上。在此令人驚喜的優點是,風扇設備為了運輸在緊急任務用車中要求小的存蓄體積,并且為了手動和可靠地帶到使用地點可裝備少量的手柄。以下優選的實施方案也描述了有利的設計方案,這是因為由此實現少維修的且對于抗干擾的長時間運行合適的、用于調節輪組的機械裝置,并且該機械裝置可在實現小的外部尺寸的情況下集成到容納支架中并在運輸狀態下不存在超過容納支架的外部尺寸的部件。按照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為了在第一姿態和第二姿態之間以及在第二姿態和第一姿態之間共同地調節各所述輪,在所述容納支架上設置一樞轉傳動裝置。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樞轉傳動裝置由一在可調節地支承于所述容納支架上的手柄和所述輪組之間的樞轉結構構成。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手柄由管弓構成,該管弓在側向界定所述容納支架的管框架上圍繞平行于支承面延伸的樞轉軸線可樞轉地支承。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輪組的各所述輪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一個支承座上,該支承座以一個樞轉軸承可樞轉地支承在容納支架上。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樞轉結構以與每個支承座相配的方式具有一個作為在手柄與支承座之間的傳動連接件的鉸接桿。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鉸接桿以樞轉軸承與手柄和支承座可樞轉地連接。但一種如下所描述的有利的改型方案也是可能的,由此實現可樞轉的輪組可靠地鎖定在擺入和擺出的姿態中并且由此用于運輸和使用的操作對于征調人力來說是可靠的。在該改型方案中,所述手柄能通過至少一個閉鎖裝置相對于容納支架固定在至少兩個終端姿態中。以下優選的實施方式還描述了其它有利的設計方案,軸流式風扇在容納支架內為實現氣流的盡可能大的效率而能根據在使用時相應不同的條件來調整并在結束使用時機械地實現使軸流式風扇返回容納支架中的運輸位置。按照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具有驅動單元的所述軸流式風扇設置在一個橋上,所述橋能圍繞平行于支承面延伸的樞轉軸線樞轉地支承于容納支架上。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在所述橋和所述容納支架之間設有一用于對橋進行樞轉調節的保持裝置。按照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保持裝置優選由一氣壓彈簧和一可調整的鮑登拉索構成。 但以下的設計方案也是有利的,由此可采用附加的使用器件用于有效地對抗火災發生地,例如冷卻、滅火措施、阻擋危險散播等。按照一種優選的設計方案,在所述軸流式風扇的排出口的區域內,與外殼固定地設置有一設有孔的環形管路,所述環形管路用于導入液態介質和/或泡沫狀介質。按照另一種優選的設計方案,所述環形管路在外殼內設置在覆蓋排出口的防護格柵內部。根據如下所述的有利的設計方案,征調人力通過風扇的優化定位、借助設置在軸流式風扇上的光源的要指向用于建筑物的新鮮空氣的流入開口的光束來最大程度地防止在火災發生地的附近區域內產生煙。通過優化的定位,多倍的空氣量被軸流式風扇經由建筑物開口吸入并由此經由流出開口以高的效率輸送給使用位置。按照一種有利的設計方案,在所述軸流式風扇的外殼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光源、例如鹵素發射器、LED發射器等。按照另一種有利的設計方案,所述光源以保持裝置可移除地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按照另一種有利的設計方案,所述光源以沿所述軸流式風扇的氣流流出方向的光束定向或與此相反的光束定向或者在這些定向之間可調節地保持在所述外殼上。最后,如下所述的設計方案是有利的,由此對應于不同的使用條件實現用于裝備風扇設備的驅動變型方案。在該設計方案中,所述軸流式風扇的驅動單元由電動機、內燃機或利用壓力介質例如水、氣體或油運行的驅動設備構成。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術,根據下述附圖進一步闡釋本技術。附圖說明分別以極為示意簡化的圖來示出圖I是根據本技術的風扇設備的視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風扇設備的另一視圖;圖3是根據圖2中的III-III線剖切的、根據本技術的風扇設備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首先應記錄,在不同地描述的實施形式中相同的部件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或相同的構件名稱,其中包含在整個說明書中的公開內容按照含義可轉用到帶有相同附圖標記或相同構件名稱的相同部件上。在說明書中選擇的位置說明如上、下、側面等也參照直接描述的以及所示的附圖,并且在位置改變時按照含義可轉至新的位置上。此外,來自示出和描述的不同實施例的各單個特征或特征組合可構成獨立的、有獨創性的或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在具體的說明書中的取值范圍的所有說明應理解成,它們包括任何以及所有的部分范圍,例如,數據I至10可理解成包括從下限I開始到上限10的全部的部分范圍,也就是說全部的部分范圍以下限I或更大值開始并在上限10或更小值時結束,例如I至I. 7、3.2 至 8. I 或 5. 5 至 10。在圖I和2中示出一風扇設備1,該風扇設備是為在對于安置在緊急任務用車中的小空間需求的情況下和在對于從緊急任務用車帶到使用地點的小人員支出的情況下的移動式應用而設計的。一容納支架2構成承載的結構單元,該容納支架基本上由兩個構成側向邊界的、為了節約重量而優選由管制成的并且彼此間隔開的管框架3構成,這些管框架沿垂直方向朝支承面4延伸。為了實現盡可能高的穩定性,管框架3是環形的管弓,這些管弓經由橫向支桿5、例如管和/或板和/或板材成型件等(如下文還描述地)連接。為了將風扇設備I運行安全地停放在支承面4上,朝向支承面4地、近似在管框架3的朝向支承面4的角部區域處設置有朝支承面4的方向伸出的支撐元件6,這些支撐元件優選設有防滑的襯片。一軸流式風扇8設置在一通過各管框架3的間隔而構成的距離7內,該軸流式風扇帶有一個環形的外殼9和一個多葉片的風扇葉輪10。軸流式風扇8經由用于風扇葉輪10的驅動單元12支承并固定于一構造成搖桿的橋11上。橋11經由樞轉軸承13可樞轉地支承于一在距離7內連接各管框架3的板材成形件15上,這些樞轉軸承構成一條與支承面4平行延伸的樞轉軸線14。由此可以使軸流式風扇8從圖I所示的位置調節到成角度的位置,例如以便在軸流式風扇8運行時按需求產生氣流,在圖I所示的位置時風扇葉輪10的中軸線16平行于支承面4定向(如這還對應于軸流式風扇8的用于運輸的姿態)。如下面還作詳細描述的那樣,一保持裝置17確保軸流式風扇8既在軸流式風扇8的運輸位置、也在用于在使用地點使用軸流式風扇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移動式應用的風扇設備(1),用于將新鮮空氣供給到受煙污染的區域,所述風扇設備具有一設置在容納支架(2)內的、由馬達驅動的軸流式風扇(8),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支架(2)具有一帶有至少兩個輪(21)的輪組(18),并且所述輪組(18)在所述容納支架(2)的側向邊界之外的第一姿態和所述容納支架的側向邊界之內的第二姿態之間可調節地設置在所述容納支架(2)上。
【技術特征摘要】
2010.11.30 AT GM738/20101.移動式應用的風扇設備(I),用于將新鮮空氣供給到受煙污染的區域,所述風扇設備具有一設置在容納支架(2)內的、由馬達驅動的軸流式風扇(8),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支架(2)具有一帶有至少兩個輪(21)的輪組(18),并且所述輪組(18)在所述容納支架(2)的側向邊界之外的第一姿態和所述容納支架的側向邊界之內的第二姿態之間可調節地設置在所述容納支架(2)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風扇設備(I),其特征在于,為了在第一姿態和第二姿態之間以及在第二姿態和第一姿態之間共同地調節各所述輪(21),在所述容納支架(2)上設置一樞轉傳動裝置(23)。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設備(I),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轉傳動裝置(23)由一在可調節地支承于所述容納支架⑵上的手柄(24)和所述輪組(18)之間的樞轉結構構成。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設備(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4)由管弓構成,該管弓在側向界定所述容納支架(2)的管框架(3)上圍繞平行于支承面(4)延伸的樞轉軸線(26)可樞轉地支承。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風扇設備(I),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組(18)的各所述輪(21)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一個支承座(20)上,該支承座以一個樞轉軸承(49)可樞轉地支承在容納支架⑵上。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設備(I),其特征在于,為了在第一姿態和第二姿態之間以及在第二姿態和第一姿態之間共同地調節各所述輪(21),在所述容納支架(2)上設置一樞轉傳動裝置(23),所述樞轉傳動裝置(23)由一在可調節地支承于所述容納支架(2)上的手柄(24)和所述輪組(18)之間的樞轉結構構成,所述樞轉結構以與每個支承座(20)相配的方式具有一個作為在手柄(24)與支承座(20)之間的傳動連接件的鉸接桿(43)。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風扇設備(I),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桿(43)以樞轉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H·德茨爾霍費爾,
申請(專利權)人:羅森巴赫國際股份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