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所述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成本高、功能少、穩定性差與使用不方便等缺陷,以實現成本低、功能多、穩定性好與使用方便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通信基站設備
,具體地,涉及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基站動環監控系統對交流電源的監控,還基本停留在總電流、電壓的監控層次;對交流電源的集中監控,沒有做到全方位監控,而且忽視了基站發電業務的考核,不能提供交流負載能耗數據。因此,造成了許多業務考核的不便,而且故障的定位不太準確,造成了管理的不便,沒有完全體現或發揮動環監控對交流電源及設備的作用。目前要做到對交流動力的全方位監控,通過傳統的監控裝置、儀器儀表等非常復雜繁瑣;需要大量的儀器儀表(如電度表、多功能電力儀表等),并要求具有接入動環監控 的智能通信接口。因此,采用傳統方式成本高、功能不全、穩定性差,而且安裝、施工、調試、維護極為不便。在實現本技術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成本高、功能少、穩定性差與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以實現成本低、功能多、穩定性好與使用方便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所述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進一步地,所述主控顯示單元,包括第一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單片機連接的人機交互模塊、告警輸出模塊、通信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一通信接口。進一步地,所述人機交互模塊,主要包括分別與第一單片機連接的液晶顯示屏及人機指示按鍵。進一步地,所述液晶顯示屏,包括型號為LCM19264的人機IXD。進一步地,所述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包括第二單片機,分別與所述第二單片機連接的綜合監測模塊、總計量模塊、16支路開關狀態監測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二通信接口,以及與所述總計量模塊連接的電參數測量模塊。進一步地,所述綜合監測模塊,包括并行設置、且分別與所述第二單片機連接的防雷狀態監測模塊、市電供電監測模塊及油機供電監測模塊。進一步地,所述支路狀態擴展單元,包括第三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三單片機連接的16支路狀態監測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三通信接口。進一步地,所述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包括第四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四單片機連接的多個測量支路、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四通信接口。進一步地,所述多個測量支路并行設置,每個測量支路包括依次連接至第四單片機的電參數測量模塊及計量模塊。進一步地,所述通信總線,包括RS485總線和/或RS422總線和/或RS232總線和/或以太網總線;所述第一至四通信接口,包括RS485通信接口和/或RS422通信接口和/或RS232通信接口和/或以太網通信接口。本技術各實施例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由于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主 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可以為基站的動環監控系統提供交流配電設備運行狀態及數據、防雷設備的運行狀態、交流負載設備的用電情況、以及市電與油機發電情況,方便用戶全面了解掌握基站交流電源及負載設備運行情況,方便運營商對發電業務的管理考核,并為基站能耗管理、節能減排提供全面可靠的分析數據;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成本高、功能少、穩定性差與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以實現成本低、功能多、穩定性好與使用方便的優點。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技術而了解。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為根據本技術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2a-圖 2h (第一通信接口,如 RS232 接口 /R485 接口 /R422 接口)、圖 3a_ 圖 3 j(第一單片機)、圖4a-圖4e(故障告警繼電器輸出模塊)、圖5a_圖5d(人機LCD,LCM19264)、圖6a-圖6i (人機指示按鍵)、以及圖7 (以太網通信接口)為根據本技術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中主控顯示單元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8a_圖8h (油機市電防雷檢測模塊)、以及圖9a_圖9o (與計量模塊的接口電路)為根據本技術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中交流配電綜合檢測單元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IOa-圖IOk為根據本技術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中16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Ila-圖Ilh (CPU與RS485通信接口)、圖12a-圖12j (電參數測量模塊)、以及圖13a-圖13b (計量模塊)為根據本技術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中多路全電量檢測單元的電氣原理示意圖(與計量模塊的接口電路參見圖9a_圖90)。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根據本技術實施例,如圖I-圖14b所示,提供了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如RS485總線)與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可以通過RS485通信方式與主控顯示單元連接。其中,上述主控顯示單元,包括第一單片機,以及分別與第一單片機連接的人機交互模塊、告警輸出模塊、通信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一通信接口(如第一 RS485通信接口)。該人機交互模塊,主要包括分別與第一單片機連接的液晶顯示屏及人機指示按鍵。該液晶顯示屏,包括型號為LCM19264的人機LCD。該告警輸出模塊,可以包括故障告警繼電器輸出模塊、聲光告警輸出模塊及干接點告警輸出模塊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具體實施時,第一通信接口的電氣原理,參見圖2a-圖2h,第二至第五通信接口可參考第一通信接口設置;第一單片機的電氣原理,參見圖3a_圖3j ;故障告警繼電器輸出模塊的電氣原理,參見圖4a-圖4e ;人機LCD的電氣原理,參見圖5a_圖5d ;人機指示按鍵的電氣原理,參見圖6a-圖6i ;以太網通信接口的電氣原理,參見圖7。例如,上述人機IXD顯示的電氣參數顯示界面,可以包括⑴電流、電壓顯示界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所述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所述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顯示單元,包括第一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單片機連接的人機交互模塊、告警輸出模塊、通信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一通信接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機交互模塊,主要包括分別與第一單片機連接的液晶顯示屏及人機指示按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顯示屏,包括型號為LCM19264的人機IXD。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包括第二單片機,分別與所述第二單片機連接的綜合監測模塊、總計量模塊、16支路開關狀態監測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二通信接口,以及與所述總計量模塊連接的電參數測量模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愛軍,張興文,何智暉,陳娜娜,
申請(專利權)人:蘭州海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