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床主軸修復方法,尤其是涉及ー種精密主軸芯軸錐孔磨損修復方法。
技術介紹
精密主軸損壞的原因很多,尤其是機械故障是主軸提前損壞的主要原因,占到損壞率的70— 80%。進刀量太大造成主軸受沖擊過大;冷卻液補給不力,造成主軸內溫升過高,使得軸承失效;操作不當,造成主軸和エ件碰撞,這些都會造成主軸的損壞。精密主軸是一臺機床設備的“心臟”,對エ件的加工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臺幾百萬人民幣的加エ中心,他的主軸的價值在五十萬左右,而芯軸恰恰是主軸的最為關鍵的部件。針對芯軸磨損,一般的維修方法是采用鍍層的方式,在主軸表面刷鍍鎳層,然后重新定位,進行磨削,這種方式能夠使芯軸恢復到以前的尺寸要求,但缺點很多I、エ藝復雜,容易出現鍍層脫落,給再次維修造成很大的困難;2、エ時長,一根芯軸的鍍層時間一般都在20天左右,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如果客戶沒有備件的話,會造成長時間的停機;3、費用昂貴;4、污染嚴重,對操作人員身體造成傷害,同時會消耗大量的電能,達不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エ藝簡單的精密主軸芯軸錐孔磨損修復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ー種精密主軸芯軸錐孔磨損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確定芯軸熱處理層的厚度,確定磨削余量> O. 6mm ;2)確定基準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磨損程度輕,粗糙度< O. 8,公差等級在h6范圍以內,圓柱度< O. 005吋,不影響正常工作,可以直接作為基準使用;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的磨損程度影響正常工作,超出公差范圍尺寸偏小時,需要鍍鎳層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精密主軸芯軸錐孔磨損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芯軸熱處理層的厚度,確定磨削余量≥0.6mm;2)確定基準: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磨損程度輕,粗糙度≤0.8,公差等級在h6范圍以內,圓柱度≤0.005時,不影響正常工作,可以直接作為基準使用;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的磨損程度影響正常工作,超出公差范圍尺寸偏小時,需要鍍鎳層以后才能進行修復;超出公差范圍尺寸偏大,直接進行修復;在正常公差范圍內,粗糙度、圓柱度中任意一個不滿足要求,直接進行修復;修復步驟為:在磨床上固定芯軸兩側外圓,磨削芯軸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切削量≤0.003mm,削去粗糙度上峰值,然后磨削芯軸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另一個外圓F,保證與外圓E同軸度的要求,其他與外圓E要求相同;3)用兩個三角卡盤同時夾住芯軸的外圓E和F;4)分別打表測量芯軸錐孔內的三個點,位于錐孔內表面大端的A點、位于錐孔內表面中端的B點、位于錐孔內表面小端的C點,旋轉一周分別記錄三點的最大跳動值,記錄最大跳動值的位置,根據該主軸的錐度要求,計算出最大切削量,對錐孔進行切削,切削過程中需要不斷采用檢具檢查錐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精密主軸芯軸錐孔磨損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芯軸熱處理層的厚度,確定磨削余量>O. 6mm ; 2)確定基準 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磨損程度輕,粗糙度< O. 8,公差等級在h6范圍以內,圓柱度< O. 005時,不影響正常工作,可以直接作為基準使用; 當芯軸上與軸承配合接觸的外圓E和外圓F的磨損程度影響正常工作,超出公差范圍尺寸偏小時,需要鍍鎳層以后才能進行修復;超出公差范圍尺寸偏大,直接進行修復;在正常公差范圍內,粗糙度、圓柱度中任意一個不滿足要求,直接進行修復; 修復步驟為在磨床上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蘭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瑞軸佳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