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推桿型機械手,屬于制造、物流自動化
技術介紹
一般的小型機械手多直接采用電機驅動,機械手結構多采用關節型,由于電機的驅動為回轉運動,驅動電機必需安裝在機械手的關節上,使得機械手關節部分的結構復雜,體積大,加工制造難度大、安裝調整不方便,制造成本高。若采用液壓或氣動驅動,則由于液壓或氣動設備比較復雜及對環境有油污染或噪聲污染,因此應用場合十分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現有的電機驅動關節型機械手存在的機構不合理、占用空間大、 加工制造難度大、安裝調整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采用電動推桿型機械手,機械手的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的運動都采用電動推桿進行驅動,電動推桿型機械手包括底座、底盤、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爪6個部分,具有底盤回轉、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4個自由度,能實現在預定運動范圍內的點位綜合控制,驅動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運動的電動推桿都裝有機械限位及位置反饋裝置,可通過PLC利用時間控制的方法來進行機械手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運動的位移控制。由于本專利技術采取了用電動推桿對機械手的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運動進行驅動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原有的將驅動電機直接安裝在機械手關節上的關節型機械手,在結構得到簡化,減少了機械手的重量和尺寸,降低了機械手大小臂的制造難度,提高手臂的運動精度,因此與
技術介紹
相比,具有自重輕、占用空間小、加工制造容易、安裝調整方便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機構示意2是圖I的正等軸測3是圖I的運動范圍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 ...
【技術保護點】
電動推桿型機械手,包括底座、底盤、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爪6個部分,具有底盤回轉、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4個自由度,能實現在預定運動范圍內的點位綜合控制。其特征在于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的運動都采用電動推桿進行驅動。
【技術特征摘要】
1.電動推桿型機械手,包括底座、底盤、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爪6個部分,具有底盤回轉、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4個自由度,能實現在預定運動范圍內的點位綜合控制。其特征在于大臂俯仰、小臂俯仰、手腕俯仰的運動都采用電動推桿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鐵異,周曉蓉,梁旭斌,盧永強,羅超,陳偉鴻,陳科余,李冰,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