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金屬薄壁管內(nèi)翻的沖壓成形模具。
技術(shù)介紹
目前,用翻管成形制造雙層管主要有軸壓式翻管和拉伸翻管。軸壓式翻管采用的模有錐形模、圓角模和槽形模,其過程都是將管坯置于模具上,通過軸向加壓的方式,迫使管坯口部邊緣產(chǎn)生翻卷。其不足之處在于成品率低,因管坯翻轉(zhuǎn)時要承受較大的軸向壓力,當軸向壓力大于管坯的臨界屈服壓力時,易造成管壁失穩(wěn),使翻管失敗。特別在成形時摩檫力最大的槽形模翻管中,最為常見;翻管質(zhì)量低,精度差,因已翻卷管壁的流動是自由的,因此翻管后的內(nèi)外管壁的同軸度差,不能保證生產(chǎn)的一致性。拉伸翻管工藝復雜,成品率低,實際運用很少。翻管可分為內(nèi)翻和外翻,管坯端部向內(nèi)翻卷為內(nèi)翻,向外翻卷為外翻,內(nèi)翻難度大于外翻。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約束助推式內(nèi)翻管模具,該模具不但能進行金屬薄壁管內(nèi)翻轉(zhuǎn)成形,而且能提高翻管質(zhì)量和成品率,保證翻管后的內(nèi)外管壁的同軸度。為了實現(xiàn)上述專利技術(shù)目的,本專利技術(shù)的技術(shù)方案是本專利技術(shù)包括上下模板、上壓模、管坯、支撐座、翻管模和導套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模為柱體,從上壓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22-35mm、高度為23-25mm的圓孔和直徑為32-45mm、高度為8-10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上壓模垂直對稱地固定在導套之間的上模板下表面橫軸上。所述翻管模為柱體,從翻管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32-45mm、高度為6-10mm的圓孔和直徑為20-33mm、高度為20-24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翻管模的上端圓孔的孔底和孔壁通過回轉(zhuǎn)半徑為2.5-3.5mm的圓弧光滑過渡,翻管 ...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約束助推式內(nèi)翻管模具,包括上下模板、上壓模、管坯、支撐座、翻管模和導套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模為柱體,從上壓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22-35mm、高度為23-25mm的圓孔和直徑為32-45mm、高度為8-10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上壓模垂直對稱地固定在導套之間的上模板下表面橫軸上;所述翻管模為柱體,從翻管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32-45mm、高度為6-10mm的圓孔和直徑為20-33mm、高度為20-24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翻管模的上端圓孔的孔底和孔壁通過回轉(zhuǎn)半徑為2.5-3.5mm的圓弧光滑過渡,翻管模內(nèi)的通孔與上壓模的通孔相對,翻管模固定在翻管模固定塊的上表面上,管坯的上下端分別活動地位于上壓模下端和翻管模上端的圓孔內(nèi);翻管模固定塊為柱體,從翻管模固定塊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有直徑為34-47mm、高度為142.5-152.5mm的圓通孔,從翻管模固定塊的前表面到后表面有高度為120-130mm、寬度為10↓[0]↑[+0.018]-12↓[0]↑[+0.018]mm且底面上開口的對稱的長方形通槽,翻管模固定塊固定在導柱之間的下模板上表面橫軸上, ...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一種約束助推式內(nèi)翻管模具,包括上下模板、上壓模、管坯、支撐座、翻管模和導套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模為柱體,從上壓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22-35mm、高度為23-25mm的圓孔和直徑為32-45mm、高度為8-10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上壓模垂直對稱地固定在導套之間的上模板下表面橫軸上;所述翻管模為柱體,從翻管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32-45mm、高度為6-10mm的圓孔和直徑為20-33mm、高度為20-24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翻管模的上端圓孔的孔底和孔壁通過回轉(zhuǎn)半徑為2.5-3.5mm的圓弧光滑過渡,翻管模內(nèi)的通孔與上壓模的通孔相對,翻管模固定在翻管模固定塊的上表面上,管坯的上下端分別活動地位于上壓模下端和翻管模上端的圓孔內(nèi);翻管模固定塊為柱體,從翻管模固定塊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有直徑為34-47mm、高度為142.5-152.5mm的圓通孔,從翻管模固定塊的前表面到后表面有高度為120-130mm、寬度為100+0.018-120+0.018mm且底面上開口的對稱的長方形通槽,翻管模固定塊固定在導柱之間的下模板上表面橫軸上,上壓模、翻管模和翻管模固定塊位于同一軸線上;約束助推塊為直徑為18-31mm、高度為90-100mm的圓柱體,約束助推塊的下端軸線上有與助推支撐塊上端高度為15-19mm的錐臺體配合且錐角為60-80°、高度為16-20mm的錐臺形孔,約束助推塊與翻管模下端內(nèi)的圓孔活動配合;助推支撐塊的中下端為圓柱體,活動地位于翻管模固定塊的圓通孔內(nèi),從助推支撐塊的下底面到高度為64-69mm的助推支撐塊的圓柱體前后表面上分別固定有垂直對稱的銷子,助推支撐塊的圓柱體前后表面上的銷子分別與翻管模固定塊前后內(nèi)的長方形通槽活動配合,且分別伸出翻管模固定塊前后內(nèi)的長方形通槽,兩銷子的伸出端分別與位于翻管模固定塊前后表面外的杠桿一端內(nèi)的開口方形通槽活動配合;在翻管模固定塊與左右導柱之間的下模板一端前上表面和另一端后上表面各固定一支撐座,每一支撐座的中上端有一通槽,每一支撐座的通槽槽腰上端有相對且與銷軸兩端配合的通孔;兩根杠桿均為相同的桿狀柱體,兩根杠桿分別有與對應的支撐座的通槽上端內(nèi)的銷軸活動配合的圓通孔;兩根壓桿均為相同的桿狀柱體,其下端面均為弧形面,兩根壓桿的豎直中心線分別到助推支撐塊的圓柱體前后表面上的銷子中心線的距離相等;管坯內(nèi)翻前,兩根壓桿的豎直中心線到各自支撐座通槽上端內(nèi)的銷軸中心線的距離與各自銷軸中心線到各自銷子中心線的距離各為80-90mm、120-110mm,兩根壓桿的下端端面到各自杠桿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均為6-8mm,管坯內(nèi)翻開始后,上模板在向下壓力的作用下,兩根壓桿和上壓模隨上模板同步向下運動,兩根壓桿同時分別作用在兩根杠桿的另一端且向下運動,兩根杠桿的一端通過銷子帶動助推支撐塊和約束助推塊以大于內(nèi)翻管壁向上移動的速度向上壓模內(nèi)的圓孔運動,直到完成管坯的內(nèi)翻。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約束助推式內(nèi)翻管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壓模為外徑為直徑85mm的圓柱體,從上壓模的上表面到底面的軸線上依次有直徑為33mm、高度為25mm的圓孔和直徑為43mm、高度為8mm的圓孔組成的通孔,上壓模底面上的圓孔倒角半徑為2mm,在上壓模上表面直徑為60mm的圓周與上壓模上表面橫軸和縱軸相交處的上壓模內(nèi)均有直徑為8mm的螺紋通孔,在上壓模上表面直徑為60mm的圓周順時針方向45°和225°處的上壓模內(nèi)均有直徑為40+0.012mm的定位通孔。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約束助推式內(nèi)翻管模具,其特征在于翻管模...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溫彤,宋克飛,陳霞,
申請(專利權(quán))人:重慶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