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揚機從平衡重突出時,需要無謂地將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積相應地擴大,在將卷揚機設置在平衡重的上部時,需要增加升降通道的高度,因此,需要對上述課題進行綜合研究,以便提供能夠縮小升降通道的通道截面積以及降低升降通道高度的電梯。在電梯轎廂和平衡重上分別設置滑輪,采用2∶1的吊索卷繞方式,并且使用主吊索的直徑d與繩輪的直徑D之間的關系滿足D/d<20的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和繩輪將電梯轎廂和平衡重彼此連接,并且在平衡重的上側,將卷揚機固定在梁上,并使得卷揚機朝向卷揚機的旋轉軸與平衡重的長邊彼此平行的方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梯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由主吊索連接電梯轎廂和平衡重,通過卷揚機的繩輪對該主吊索進行卷揚,依靠主吊索與繩輪之間的摩擦使電梯轎廂升降的電梯系統。
技術介紹
一般來說,電梯系統(以下簡稱為“電梯”)通常采用牽引方式進行驅動。在采用該牽引方式的電梯中,利用主吊索懸吊電梯轎廂和平衡重,并且通過卷揚機對主吊索進行卷揚,由此使電梯轎廂和平衡重在相反方向進行上下升降。近年來,無機械室的電梯已經逐漸成為主流電梯,無機械室的電梯的主要特點是卷揚機設置在升降通道內。該種無機械室的電梯大致可以分為2種結構,即將卷揚機設置 在電梯轎廂或者平衡重上方的結構和將卷揚機設置在電梯轎廂與升降通道墻壁之間的空隙內的結構。上述無機械室的電梯大多采用所謂2 I的吊索卷繞方式,也就是說,利用動滑輪的原理,在電梯轎廂和平衡重上設置滑輪,使得卷揚機對主吊索的卷繞量等于電梯轎廂的移動量的2倍。采用2 I的吊索卷繞方式,能夠降低卷揚機進行卷繞時所需的力。根據上述結構,與卷揚機對主吊索的卷繞量和電梯轎廂的移動量相同的I : I的吊索卷繞方式相比,能夠降低卷繞所需的轉矩,所以能夠使由電動機等構成的卷揚機實現小型化。另一方面,對供電梯轎廂在其內移動的升降通道來說,縮小升降通道的水平面的通道截面積以及電梯轎廂頂部與升降通道頂部之間的間隙的要求非常迫切。為此,作為在先技術,已經提出有一種方案,其在采用2 I的吊索卷繞方式的同時,設置多臺卷揚機(包括電動機),并且使用額定轉矩小的小型電動機,由此來縮小電梯轎廂頂部與升降通道頂部之間的間隙。作為縮小了電梯轎廂頂部與升降通道頂部之間間隙的無機械室電梯以及使用了多臺電動機的電梯,例如已經提出有由專利文獻I公開的電梯。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電梯中,如專利文獻I的圖I和圖2所示,采用I : I的吊索卷繞方式,用主吊索連接電梯轎廂的下端和平衡重,并且在升降通道頂部設置采用了外轉子式電動機的卷揚機。由此,能夠實現一種不需要設置機械室,并且能夠盡可能縮小電梯轎廂頂部與升降通道頂部之間間隙的結構。此外,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電梯中,如專利文獻I的圖4和圖5所示,還提出了用主吊索連接電梯轎廂的上部和平衡重,在平衡重的上方設置二臺電動機的結構以及在電梯轎廂和平衡重的各自的上方設置電動機的結構。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卷揚機分割成二臺卷揚機,與采用一臺卷揚機進行驅動的場合相比,可以將每一臺卷揚機的電動機所需的轉矩降低一半,其結果,能夠使卷揚機實現小型化。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國專利特開平7-117957號公報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電梯結構中,為了實現不設置機械室這一目的,采用了在電梯轎廂或者平衡重的上方設置卷揚機的結構以及將卷揚機設置在電梯轎廂與升降通道墻壁之間的間隙內的結構。在專利文獻I的卷揚機中采用了細長型的外轉子式電動機。可是,在使用鋼絲吊索的場合下,在將主吊索卷繞在繩輪上時,會受到鋼絲吊索的彎曲率方面的限制。如果勉強地將主吊索卷繞在彎曲率小的繩輪(直徑小的繩輪)上,則可能會導致主吊索過度地彎曲,從而影響主吊索的使用壽命。 為了防止出現上述情況,例如在采用直徑d為10毫米的主吊索時,需要采用直徑D在主吊索的直徑d的40倍以上即直徑D為400毫米以上的繩輪。因此,如果采用常用的外轉子式的電動機,由于繩輪的直徑為400毫米,所以會導致卷揚機的體積尺寸進一步增大。例如,在平衡重的寬度大約為200毫米時,由于卷揚機的尺寸超出了平衡重的尺寸,所以必須將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積擴大與該超出部分的尺寸相應的尺寸。此外,在連接電梯轎廂和平衡重的主吊索的兩端具有固定在升降通道墻壁上的主吊索端部,由于主吊索端部上設置有張力調節用的彈簧等,所以需要在升降通道中確保設置這些彈簧所需的尺寸。因此,在將卷揚機設置在平衡重的上方時,由于需要確保這些構件的設置尺寸,所以還會導致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增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對上述課題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梯,該電梯能夠將電梯的構成部件限制在特定的結構和數值的范圍內,從而能夠縮小升降通道的通道截面積以及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本專利技術的電梯的特征在于,在電梯轎廂和平衡重上分別設置滑輪,并且采用2 I的吊索卷繞方式,使用主吊索的直徑d與繩輪的直徑D之間的關系滿足D/d <20的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和繩輪連接電梯轎廂和平衡重,將卷揚機設置在平衡重的上方,并且使卷揚機朝向卷揚機的旋轉軸相對于平衡重的長邊平行的方向。專利技術效果如上所述,由于采用2 I的吊索卷繞方式,并且使用主吊索的直徑d與繩輪的直徑D之間的關系滿足D/d < 20的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和繩輪,所以能夠使電動機和繩輪小型化,通過該小型化,能夠采用卷揚機寬度小于或者等于平衡重寬度的卷揚機,通過在平衡重的動作范圍的上側,以使平衡重的長邊與電動機的軸彼此平行的方式,將該卷揚機設置在平衡重的朝向上側的投影范圍內,由此能夠獲得在縮小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積的同時,縮小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整體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圖。圖3是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中使用的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的截面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圖。圖5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卷揚機的側面的側視圖。圖6是表示圖4的P方向向視的截面的正視圖。圖7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卷揚機和平衡重的正視圖。 圖8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圖。符號說明I···電梯轎廂,2···平衡重,3···主吊索,5a···卷揚機,5b···卷揚機,6a···電梯轎廂的滑輪,6b…電梯轎廂的滑輪,8…平衡重的滑輪,9a…繩輪,9b…繩輪,IOa-電動機,10b···電動機,11···平衡重滑輪,12a···滑輪的引導槽,12b···滑輪的引導槽,13···平衡重導軌,14…轎廂側導軌,21…制動器,23…連接構件,24…設置基座,25…防振橡膠,26…卷揚機基座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所涉及的電梯的結構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I和圖2進行大致的說明。在一般的電梯中,利用主吊索3來連接電梯轎廂I和平衡重2,在主吊索3的中途設置卷揚機5,通過該卷揚機5對主吊索進行卷揚,并且通過該卷揚動作使電梯轎廂I和平衡重2在相反方向上下升降。本實施例的主吊索3使用2根一對的主吊索,在主吊索3的一端30a設置有張力調整用的彈簧31,并且懸架在固定于升降通道墻壁的梁32上。此外,在主吊索3的另一端30b上也設置有張力調整用的彈簧31,并且同樣懸架在固定于升降通道墻壁的梁32上。在電梯轎廂I的頂部固定有二個滑輪即滑輪6a和滑輪6b,電梯轎廂I利用卷揚機5進行升降。此外,滑輪6a和滑輪6b也可以設置在電梯轎廂I的底部。圖2表示設置在電梯轎廂I頂部的滑輪6a和滑輪6b的狀態,滑輪6a和滑輪6b上分別設置有二個引導槽即主吊索引導槽12a和主吊索引導槽12b,各根主吊索3a、3b分別通過這些引導槽12a、12b。此外,各根主吊索3a、3b通過滑輪6b后被引導到卷揚機5的繩輪9a和繩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梯系統,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電梯轎廂,所述電梯轎廂具有滑輪,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內的主吊索穿過所述滑輪;沿著所述升降通道升降的平衡重,所述平衡重具有滑輪,另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內的主吊索穿過所述滑輪;以及卷揚機,所述卷揚機位于所述平衡重與所述電梯轎廂之間,由卷繞所述主吊索的繩輪和使所述繩輪旋轉的電動機構成,所述電梯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主吊索是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在將所述主吊索的直徑設定為d,并且將所述繩輪的直徑設定為D時,所述主吊索與所述繩輪具有D/d<20的關系,所述卷揚機設置在所述平衡重的上方,并且朝向卷揚機的旋轉軸相對于所述平衡重的長邊平行的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22 JP 2011-1381321.一種電梯系統,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電梯轎廂,所述電梯轎廂具有滑輪,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內的主吊索穿過所述滑輪;沿著所述升降通道升降的平衡重,所述平衡重具有滑輪,另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內的主吊索穿過所述滑輪;以及卷揚機,所述卷揚機位于所述平衡重與所述電梯轎廂之間,由卷繞所述主吊索的繩輪和使所述繩輪旋轉的電動機構成,所述電梯系統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吊索是具有柔軟性的主吊索,在將所述主吊索的直徑設定為d,并且將所述繩輪的直徑設定為D時,所述主吊索與所述繩輪具有D/d < 20的關系, 所述卷揚機設置在所述平衡重的上方,并且朝向卷揚機的旋轉軸相對于所述平衡重的長邊平行的方向。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梯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吊索由多根主吊索構成,所述卷揚機由多臺對所述多根主吊索分別進行卷揚的卷揚機構成。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梯系統,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野口直昭,安部貴,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