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圍護體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構建一框架;b、在下端肋梁上固定第一階段的中間肋柱;c、自下向上逐層拼裝第一階段的模卡砌塊,所述模卡砌塊包括有一外面板、一內面板及至少一用于聯接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的聯接件;d、安裝中間肋梁;e、于該中間肋梁之上安裝下一階段的中間肋柱,然后逐層拼裝模卡砌塊;f、重復步驟d和步驟e直至模卡砌塊拼裝完成。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施工方法所建造的墻體由縱橫交錯的雙向密肋構成格構式承力體系、密閉式保溫系統、斷橋式隔熱設計和分倉式防火阻燃,其簡單拼裝的裝配式施工方法,可實現無水無塵作業,節能環保,省材省工,降低工程造價,便捷可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圍護體施工
,具體為一種具有保溫、防火、承力、抗震作用的裝配整體式新型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建筑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建筑節能的強制約束成為了人們建筑活動中的兩大主題。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節能、輕質高強、利廢、環保的新型墻體材料被稱作墻體材料革新。自199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意見的通知》以來,以禁止使用粘土磚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研發生產替代實心粘土磚和粘土類墻體材料產品,從而減少建材生產的資源消耗和建筑使用能耗,保護耕地、節約能源、綜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改善建筑功能,促進建材行業和建筑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以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近幾年來,人們在墻體材料的創新上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空心磚、模卡磚、加氣混凝土磚、鋼絲網夾心磚、納米秸桿磚、EPS加混凝土磚等等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墻體材料層出不窮。但分析這些現有技術,存在如下幾方面的不足I、如利用廢材或生物材料制成的墻體材料,自身強度比較差,不適合于做承重m ;2、如做外保溫和內保溫的墻體,則具有重大火災隱患;3、如保溫層處于夾層位置的墻體材料,沒有很好地解決冷橋問題。4、沒有突破傳統墻體結構和施工工藝,不能抵御地震和臺風。因此,專利技術一種輕質、高強、施工簡單、保溫性能優良、可參與建筑結構承力及共同抵御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新型墻體及其相適應的施工方法已是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墻體材料和墻體結構技術上的缺陷,作了全面的改進和創新,突破傳統工藝,提供一種由裝配式模卡砌塊卡口式拼接在縱橫交錯設置的雙向密肋(密肋柱和密肋梁)結構中的整體承力的墻體體系即雙向密肋模卡墻體施工方法,通過該方法可制作出輕質、強度高、保溫性能優良、可參與建筑結構受力、能抵御地震臺風的新型墻體。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構建一框架,所述框架由左、右邊肋柱和上、下端肋梁構成;b、在下端肋梁上縱向固定若干個第一階段的中間肋柱;C、自下向上逐層拼裝第一階段的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所述模卡砌塊包括有一外面板、一內面板及至少一用于聯接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的聯接件,藉由該聯接件使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夾緊于相鄰的二中間肋柱或者相鄰的中間肋柱和邊肋柱而實現每一模卡砌塊的安裝;d、安裝中間肋梁,將該中間肋梁的兩端分別與左、右邊肋柱聯接;e、于該中間肋梁之上安裝下一階段的中間肋柱,然后逐層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f、重復上述步驟d和步驟e直至模卡砌塊拼裝至上端肋梁處。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于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夾入保溫層或/和隔熱層。在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或者拼裝模卡砌塊至上端肋梁處之后,具有一向模卡砌塊的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現場注入發泡的保溫材料而形成保溫層的步驟。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當兩塊模卡砌塊相鄰拼接且與邊肋柱或端肋梁相交時,于模卡砌塊的拼接處設置“一”字型聯接插件。所述聯接插件可以與肋梁、肋柱或內、夕卜面板之間采取固定措施。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當三塊或四塊模卡砌塊相鄰拼接時,于模卡砌塊的拼接處設置“T”字型、“Y”字型或者“十”字型聯接插件。所述聯接插件可以與肋梁、肋柱或內、外面板之間采取固定措施。在模卡砌塊拼裝完成之后,具有一進行外墻面和/或內墻面的墻面裝飾工程的步驟。在步驟a中,構建所述框架包括有如下步驟al、在房屋主體水平構件上分別固定上、下端肋梁;a2、在房屋主體豎向構件上分別固定左、右邊肋柱;a3、固定端肋梁和邊肋柱之間交接處的聯接。在步驟a中,構建所述框架還可采取如下步驟al、在房屋主體水平構件上固定下端肋梁;a2、在房屋主體豎向構件上分別固定左、右邊肋柱;a3、在房屋主體水平構件上固定上端肋梁;a4、固定端肋梁和邊肋柱之間交接處的聯接。 在步驟a中,構建所述框架還可采取如下步驟al、在房屋主體豎向構件上分別固定左、右邊肋柱;a2、在房屋主體水平構件上分別固定上、下端肋梁;a3、固定端肋梁和邊肋柱之間交接處的聯接。在安裝所述左右邊肋柱、上下端肋梁、中間肋柱、中間肋梁前具有一向所述邊肋柱、端肋梁、中間肋柱、中間肋梁至少一側外表面敷設保溫層或/和隔熱層的步驟。這樣做,可進一步阻斷肋梁、肋柱的冷橋作用。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獲得了以下技術效果墻體采用雙向密肋作為承力結構可將負荷橫縱傳遞,有效增強了墻體的承重及抗側力性能,墻體可參與建筑受力;制成的墻體內空,因而輕于傳統墻體,且整體構造更牢固,抗震性能更好;采用雙向密肋格構式分隔,現場內注可塑性保溫或/和隔熱層,且在肋梁、肋柱外表面也設置保溫或/和隔熱層,使墻體的整體性和氣密性增強,保溫隔熱隔音性能更優;在墻體內部靈活設置保溫層或/和隔熱層,能最大限度阻斷熱橋通道,且耐候性能好;雙向密肋結構使墻體在火災發生時即成分倉式防火墻,有效避免墻面大面積著火而引起坍塌,最大限度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簡單地拼裝式施工,可實現無水無塵作業,快捷衛生環保,更能節省施工材料,降低工程造價。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a。圖2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b。圖3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C。 圖4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d。圖5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e。圖6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對應施工方法步驟f。圖7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拼裝模卡砌塊過程中,于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夾入保溫層、隔熱層。圖8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后,向模卡砌塊的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現場注入發泡的保溫材料而形成保溫層。圖9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拼裝模卡砌塊至上端肋梁處,向模卡砌塊的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現場注入發泡的保溫材料而形成保溫層。圖10為本專利技術模卡砌塊設置了聯接插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步驟a中構建框架具體化施工方法一的示范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步驟a中構建框架具體化施工方法二的示范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步驟a中構建框架具體化施工方法三的示范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示范圖,安裝端肋梁前,在外表面敷設保溫層和隔熱層。圖中I-邊肋柱,2_端肋梁,3-中間肋柱,4-模卡砌塊,5-外面板,6-內面板,7-聯接件,8-中間肋梁,9-保溫層,10-隔熱層,11- “一”字型聯接插件,12- “T”字型、“Y”字型或者“十”字型聯接插件。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在各附圖中,編號相同的,其說明相同。圖中I為邊肋柱,2為端肋梁,3為中間肋柱,4為模卡砌塊,5為外面板,6為內面板,7為聯接件,8為中間肋梁,9為保溫層,10為隔熱層,11為“一”字型聯接插件,12為“T”字型、“Y”字型或者“十”字型聯接插件。如圖1、2、3、4、5、6中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構建一框架,所述框架由左、右邊肋柱I和上、下端肋梁2構成;b、在下端肋梁2上縱向固定若干個第一階段的中間肋柱3 ;C、自下向上逐層拼裝第一階段的模卡砌塊4至預定層數,所述模卡砌塊4包括有一外面板5、一內面板6及至少一用于聯接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的聯接件7,藉由該聯接件7使所述外面板5和內面板6夾緊于相鄰的二中間肋柱3或者相鄰的中間肋柱3和邊肋柱I而實現每一模卡砌塊的安裝;d、安裝中間肋梁8,將該中間肋梁8的兩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構建一框架,所述框架由左、右邊肋柱和上、下端肋梁構成;b、在下端肋梁上縱向固定若干個第一階段的中間肋柱;c、自下向上逐層拼裝第一階段的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所述模卡砌塊包括有一外面板、一內面板及至少一用于聯接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的聯接件,藉由該聯接件使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夾緊于相鄰的二中間肋柱或者相鄰的中間肋柱和邊肋柱而實現每一模卡砌塊的安裝;d、安裝中間肋梁,將該中間肋梁的兩端分別與左、右邊肋柱聯接;e、于該中間肋梁之上安裝下一階段的中間肋柱,然后逐層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f、重復上述步驟d和步驟e直至模卡砌塊拼裝至上端肋梁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構建ー框架,所述框架由左、右邊肋柱和上、下端肋梁構成; b、在下端肋梁上縱向固定若干個第一階段的中間肋柱; C、自下向上逐層拼裝第一階段的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所述模卡砌塊包括有一外面板、一內面板及至少ー用于聯接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的聯接件,藉由該聯接件使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夾緊于相鄰的ニ中間肋柱或者相鄰的中間肋柱和邊肋柱而實現每ー模卡砌塊的安裝; d、安裝中間肋梁,將該中間肋梁的兩端分別與左、右邊肋柱聯接; e、于該中間肋梁之上安裝下ー階段的中間肋柱,然后逐層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 f、重復上述步驟d和步驟e直至模卡砌塊拼裝至上端肋梁處。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于所述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夾入保溫層或/和隔熱層。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裝模卡砌塊至預定層數或者拼裝模卡砌塊至上端肋梁處之后,具有一向模卡砌塊的外面板和內面板之間現場注入發泡的保溫材料而形成保溫層的步驟。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當兩塊模卡砌塊相鄰拼接且與邊肋柱或端肋梁相交時,于模卡砌塊的拼接處設置“一”字型聯接插件。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密肋模卡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裝模卡砌塊的過程中,當三塊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禮銘,
申請(專利權)人:傅禮銘,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