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百葉窗簾及其百葉片,包含一上軌、一下軌及一百葉片組,而設置在該上軌內部的一自動收合裝置與一控制葉片啟閉裝置并與該百葉片組形成連結,其中該百葉片組包括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第二百葉片、一穿接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的第一、第二穿繩及一連接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兩外側的第一、第二階梯繩組,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由一第一、第二片體的第一、第二端部分別朝向左、右端彎設至其底部粘合形成一第一、第二收邊部,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的第一、第二收邊部內部的支撐件;前述設計利用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的第一、第二收邊部為參差或交錯排列設置,達到可使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卷收收納整齊及具順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窗簾,尤其涉及一種多個第一、第二百葉片卷收收納整齊、順暢的百葉窗簾及其百葉片。
技術介紹
現今市面上見及有多種樣式的窗簾結構,例如百葉窗簾10,其主要是裝設于居家門窗等地點,用以達到遮蔽陽光及裝飾的功能,且依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一般百葉窗簾10安裝在該上、下軌11、12間的百葉片13編織形成,且每一百葉片13兩端設置的第一、第二收邊部131、132更是不易生產形成,該每一百葉片13的第一、第二收邊部131、132設 為同等位置,并利用手部拉動配置轉棒14用以帶動每一百葉片13,并控制每一百葉片13為卷收或展開移動(如圖1、2)。該每一百葉片13的第一、第二收邊部131、132為同樣位置,使每一百葉片13于收合的操作方式及位置造成參差不齊,收納上無法順暢,無法真正達到百葉窗簾10的平整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百葉窗簾及其百葉片,是將多個第一百葉片的第一、第二收邊部、多個第二百葉片的第一、第二收邊部分別設為參差或交錯排列及具卷收的上下迭合,使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易于卷收收納,整齊又順暢功效。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百葉窗簾,其中,所述百葉窗簾包括有一上軌,為一長方形軌座;—下軌,為一間隔設置在該上軌下方;一百葉片組,設置在該上軌、下軌之間,該百葉片組包含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百葉片、第二百葉片、一穿接所述第一百葉片、第二百葉片的第一穿繩組、第二穿繩組及一連接所述第一百葉片、第二百葉片第一階梯繩組、第二階梯繩組,所述第一百葉片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與一第二收邊部,所述第二百葉片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與一第二收邊部,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與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內部的支撐件。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窗簾,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是以一第一片體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端、右端的底部粘合形成,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是以一第二片體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端、右端的底部黏合形成。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窗簾,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短邊、第二收邊部設有一短邊,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長邊、第二收邊部設有一長邊,所述第二百葉片并與所述第一百葉片形成參差排列設置,使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卷收收納順暢又整齊。。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窗簾,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短邊與第二收邊部設有一長邊,該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長邊與第二收邊部設有一短邊并與第一百葉片形成交錯排列設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窗簾,其中,所述上軌內部設置一自動收合裝置與一控制葉片啟閉裝置并與該百葉片組形成連結。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百葉片,其中,所述百葉片為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百葉片、第二百葉片,所述第一百葉片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與一第二收邊部,所述第二百葉片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與一第二收邊部,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與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內部的支撐件。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片,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是以一第 一片體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右端的底部黏合形成,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第二收邊部是以一第二片體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右端的底部粘合形成。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片,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短邊、第二收邊部設有一短邊,所述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長邊、第二收邊部設有一長邊,所述第二百葉片并與所述第一百葉片形成參差排列設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百葉片,其中,所述第一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短邊與第二收邊部設有一長邊,該第二百葉片的第一收邊部設有一長邊與第二收邊部設有一短邊并與第一百葉片形成交錯排列設置。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百葉窗簾的多個第一、第二百葉片,可通過為參差或交錯排列的第一、第二收邊部進行卷收作動順暢,以利于提供使用者極佳的收納順暢。附圖說明圖I為常用百葉窗簾卷收的側視圖;圖2為圖I百葉片組卷收不整齊的側視圖;圖3-1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3-2為本專利技術圖3-1百葉片組局部放大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3-1百葉片組卷收的側視圖;圖5-1為本專利技術百葉窗簾的百葉片組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圖5-2為本專利技術圖5-1百葉片組局部放大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圖5-1百葉片組卷收的側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請參閱圖3-1、3_2及圖4,本專利技術百葉窗簾20包括有一上軌30、一下軌40與一可疊收及垂放地安裝在該上、下軌30、40之間的百葉片組50,而設置于該上軌30內部的一自動收合裝置60與一控制葉片啟閉裝置70并與該百葉片組50形成連結。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上軌30是一具有向上開口且內部具置放槽31的長方形軌座,該置放槽31兩側分別形成貫穿底部的中央穿孔(圖未示)及貫穿底部的第一、第二透孔(圖未示)。所述下軌40,是一間隔設置于該上軌30下方的長方形軌座,上端具有與該上軌30的穿孔和第一、第二透孔對應的孔洞(圖未示)與第一、第二孔洞(圖未示)。所述百葉片組50,具有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一穿接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的第一、第二穿繩53、54及一連接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的第一、第二階梯繩組55、56,在如圖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第二穿繩53、54系穿接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且該第一、第二穿繩53、54的兩端分別固接在該上軌30及下軌40,該第一、第二階梯繩組55、56系供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一穿套并連接其兩側,并藉該第一、第二階梯繩組55、56,使所述第一、第二百葉片51、52利用手部拉動配置轉棒 80用以帶動并控制為同步傾斜狀的展開作動。所述第一百葉片51由一第一片體511有第一端部512、第二端部513分別朝向左、右端并彎設至該第一片體511的底部黏合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14與一第二收邊部515,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第二收邊部515的第一貫穿容室516與第二貫穿容室517內部的支撐件57。所述第二百葉片52由一第二片體521有第一端部522、第二端部523分別朝向左、右端并彎設至該第二片體521的底部黏合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24與一第二收邊部525,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第二收邊部525的第一貫穿容室526與第二貫穿容室527內部的支撐件57。請再參閱圖3-1、3_2,所述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設為短邊、第二收邊部515設為短邊,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設為長邊、第二收邊部525設為長邊,使得上下排列的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第二收邊部514、515與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第二收邊部524、525形成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百葉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葉窗簾(20)包括有:一上軌(30),為一長方形軌座;一下軌(40),為一間隔設置在該上軌(30)下方;一百葉片組(50),設置在該上軌(30)、下軌(40)之間,該百葉片組(50)包含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一穿接所述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穿繩組(53)、第二穿繩組(54)及一連接所述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階梯繩組(55)、第二階梯繩組(56),所述第一百葉片(51)有第一端部(512)、第二端部(513)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14)與一第二收邊部(515),所述第二百葉片(52)有第一端部(522)、第二端部(523)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24)與一第二收邊部(525),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第二收邊部(515)與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第二收邊部(525)內部的支撐件(5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百葉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葉窗簾(20)包括有 一上軌(30),為一長方形軌座; 一下軌(40),為一間隔設置在該上軌(30)下方; 一百葉片組(50),設置在該上軌(30)、下軌(40)之間,該百葉片組(50)包含多個上下排列的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一穿接所述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穿繩組(53)、第二穿繩組(54)及一連接所述第一百葉片(51)、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階梯繩組(55)、第二階梯繩組(56),所述第一百葉片(51)有第一端部(512)、第二端部(513)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14)與一第二收邊部(515),所述第二百葉片(52)有第一端部(522)、第二端部(523)并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形成一第一收邊部(524)與一第二收邊部(525),及多個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第二收邊部(515)與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第二收邊部(525)內部的支撐件(57)。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百葉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第二收邊部(515)是以一第一片體(511)的第一端部(512)、第二端部(513)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端、右端的底部粘合形成,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第二收邊部(525)是以一第二片體(521)的第一端部(522)、第二端部(523)分別朝向左端、右端彎設并與其左端、右端的底部黏合形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百葉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的第一收邊部(514)設有一短邊、第二收邊部(515)設有一短邊,所述第二百葉片(52)的第一收邊部(524)設有一長邊、第二收邊部(525)設有一長邊,所述第二百葉片(52)并與所述第一百葉片(51)形成參差排列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百葉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葉片(51a)的第一收邊部(514a)設有一短邊與第二收邊部(515a)設有一長邊,該第二百葉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立銘,
申請(專利權)人:鄭立銘,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