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用以解決現有無拉繩窗簾的繩體未能整齊卷收及該窗簾傾斜問題。包括:一個殼體,具有多個第一容置空間及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多個繞線輪,分別容置在該第一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各繞線輪的輪面由一端朝另一端直徑漸減,一個繩體的一端固定在該輪面的直徑較小端;一個驅動輪,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多個傳動輪,介于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之間,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能夠同步旋轉;及一個變力彈簧,一端固定在該第二容置空間,該變力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該驅動輪。
Driving Device of Non-rope Curtai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
本專利技術關于一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尤其是一種能夠使該梯繩整齊卷收,使該無拉繩窗簾的下軌兩端能夠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不會有傾斜的問題者。
技術介紹
請閱圖1所示,中國臺灣第M401401號專利案所公開《無拉繩窗簾的開合傳動裝置》,由兩個梯繩91的一端各穿設于一簾體9且固定于一下框92,該兩個梯繩91的另一端分別纏繞且固定一個驅動輪93,該驅動輪93以一個拉繩94連動且纏繞于一個第一連動輪95,該第一連動輪95另以至少一個卷簧96連接一個第二連動輪97,該卷簧96卷繞于該第二連動輪97。當使用者施力拉動下框92讓簾體90展開時,使該兩個梯繩91帶動驅動輪93開始轉動,該驅動輪93通過拉繩94帶動第一連動輪95同步轉動,該第一連動輪95則通過卷簧96帶動第二連動輪97轉動,由于該下框92內另設有配重塊,使該卷簧96呈現靜力平衡的狀態,讓簾體9保持在展開的狀況;當收合該簾體90時,僅需要施力向上推動該下框92,如此,通過卷簧96的回復彈力使該第一連動輪95與第二連動輪97同時反向轉動,及通過拉繩94帶動驅動輪93以反向轉動,使該驅動輪93能夠卷收該兩個梯繩91。上述現有無拉繩窗簾,主要將該兩個梯繩91由該兩個驅動輪93的同一部位纏繞在其輪面上,如此,該兩個梯繩91會形重復的卷繞在該輪面同一部位,使該兩個梯繩91無法均勻、整齊的排列在該驅動輪93,以及,纏繞在該兩個驅動輪93上的該兩個梯繩91亦會堆疊,高度亦不相同的堆疊,因此,當該兩個驅動輪93每旋轉一周所卷收或釋放該兩個梯繩91的長度就有差異,如此,該簾體9在展開或卷收時,該簾體的該下框兩端邊即會傾斜的無法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有鑒于此,該現有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確實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能夠導使該梯繩依序、整齊的卷繞在兩個驅動輪上,且能夠避免該梯繩堆疊纏繞。本專利技術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后”、“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參考附加附圖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專利技術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包括:一個殼體,由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所構成,該殼體具有多個第一容置空間及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多個繞線輪,具有相同構造,且分別容置在該第一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各繞線輪的輪面由一端朝另一端直徑漸減,一繩體的一端固定于該輪面的直徑較小端;一個驅動輪,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多個傳動輪,介于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之間,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能夠同步旋轉;及一個變力彈簧,一端固定在該第二容置空間,該變力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該驅動輪。據此,本專利技術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該窗簾無論是作上升或下降時,該多繩體能夠等量的釋出或纏繞,如此,該窗簾的下軌兩端能夠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不會有傾斜的問題且具有較佳外觀。其中,各繞線輪的輪面于徑大端各具有一個導斜面。如此,該導斜面具有導引該繩體朝徑小端移動的效果。其中,該殼體鄰該多個第一容置空間各具有一個導輪,該導斜面對應于該導輪。如此,該導輪具有導引該繩體朝該導斜面移動的效果。其中,各繞線輪的輪面與各第一容置空間的內壁面之間具有一最大間隙,該最大間隙小于兩倍該繩體直徑。如此,具有防止該繩體疊置的纏繞在各繞線輪的輪面的效果。其中,該多個傳動輪、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各具有一傳動部,通過該傳動部作動力傳輸,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同步旋轉。如此,具有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同步旋轉的效果。其中,該傳動部為可相嚙合的齒輪。如此,具有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同步旋轉的效果。其中,該傳動裝置固定于一窗簾的上軌。如此,該窗簾的下軌兩端能夠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不會有傾斜的問題且具有較佳外觀。其中,該多個繩體的另一端固定于該窗簾的一下軌。如此,該窗簾的下軌兩端能夠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不會有傾斜的問題且具有較佳外觀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現有的無拉繩窗簾的構造圖;圖2: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上視圖;圖4:沿圖3的A-A線的剖面圖;圖5:如圖4所示的局部構造放大圖;圖6:如圖5所示的動作情形圖;圖7:本專利技術所示繩體纏繞在輪面的局部情形圖;圖8: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情形圖。附圖標記說明﹝本專利技術﹞1殼體1a第一殼體1b第二殼體11軸接部12導輪2繞線輪21軸孔22傳動部23輪面24導斜面3驅動輪31轉動軸32傳動部4傳動輪41軸接部42傳動部5變力彈簧6窗簾61下軌62上軌P最大間隙R繩體S1第一容置空間S2第二容置空間?夾角﹝習用﹞9簾體91梯繩92下框93驅動輪94拉繩95第一連動輪96卷簧97第二連動輪。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圖2所示,其為本專利技術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一較佳實施例,該傳動裝置包括一個殼體1、多個繞線輪2、一個驅動輪3、多個傳動輪4及至少一個變力彈簧5,該多個繞線輪2、該驅動輪3、該多個傳動輪4及該變力彈簧5容置于該殼體1當中,該多個傳動輪4介于該驅動輪3與該多個繞線輪2之間,使該驅動輪3能夠帶動該多個繞線輪2同步旋轉,或在該多個繞線輪2旋轉的帶動下旋轉。該傳動裝置能夠固定于一個窗簾6的上軌62。該殼體1能夠由一個第一殼體1a及一個第二殼體1b所構成,該第一殼體1a及該第二殼體1b能夠由多個定位元件結合,使該第一殼體1a及該第二殼體1b能夠方便的拆裝或被結合為一體。該第一殼體1a及該第二殼體1b結合后有與多個繞線輪2相同數量的多個第一容置空間S1及一個第二容置空間S2,該多個第一容置空間S1各能夠供一個繞線輪2定位旋轉,在本實施例當中,該多個第一容置空間S1的該第一殼體1a及該第二殼體1b各具有一個軸接部11,使該多個繞線輪2各能夠依該軸接部11定位旋轉,當然,該軸接部11為一軸或一軸管均具有相同的效果,該殼體1鄰該多個第一容置空間S1處各具有一個導輪12,各導輪12能夠相對于該殼體1活動旋轉,使引拉簾體升降的各繩體R能夠通過該導輪12纏繞于各繞線輪2或釋出。該第二容置空間S2能夠容置該驅動輪3、該多個傳動輪4及該變力彈簧5定位旋轉。該多個繞線輪2為相同構造,且該多個繞線輪2各能夠分別容置在該殼體1的各第一容置空間S1成定位旋轉,在本實施例當中,各繞線輪2各以一個軸孔21依該軸接部11定位旋轉,各繞線輪2的輪面23由一端朝另一端直徑漸減且具有一夾角?(如圖4所示),該直徑較大的一端具有一傳動部22及一導斜面24,該傳動部22能夠使該繞線輪2與該驅動輪3同步旋轉,該傳動部22較佳為一個齒輪;該輪面23的直徑較小一端各能夠供一個繩體R的一端固定,并使各繩體R纏繞在該輪面23或釋出,各導斜面24對應于該導輪12。如此,各繩體R通過該導輪12欲纏繞在該輪面23時,能夠依該導斜面24及直徑漸減的該輪面23逐漸的上移卷繞(如圖6所示),以避免各繩體R疊置,尤其是,各繞線輪2的輪面23與各第一容置空間S1的內壁面之間的最大間隙P(如圖4所示)小于各繩體R的兩倍直徑,因此,各繩體R僅能單層的纏繞在該輪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殼體,由一個第一殼體及一個第二殼體所構成,該殼體具有多個第一容置空間及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多個繞線輪,具有相同構造,且分別容置在各第一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各繞線輪的輪面由一端朝另一端直徑漸減,一個繩體的一端固定于該直徑較小端;一個驅動輪,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多個傳動輪,介于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之間,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能夠同步旋轉;及一個變力彈簧,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一端固定在該驅動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殼體,由一個第一殼體及一個第二殼體所構成,該殼體具有多個第一容置空間及一個第二容置空間;多個繞線輪,具有相同構造,且分別容置在各第一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各繞線輪的輪面由一端朝另一端直徑漸減,一個繩體的一端固定于該直徑較小端;一個驅動輪,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成定位旋轉;多個傳動輪,介于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之間,使該多個繞線輪與該驅動輪能夠同步旋轉;及一個變力彈簧,容置在該殼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一端固定在該驅動輪。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各繞線輪的輪面于徑大端各具有一個導斜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拉繩窗簾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殼體鄰該多個第一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立銘,
申請(專利權)人:鄭立銘,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