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及使用其的無拉繩窗簾,該簾體定位機構包含有一傳動裝置與一阻尼裝置,傳動裝置具有二第一傳動輪、一卷簧、二第二傳動輪及二傳動繩,該二第一傳動輪相互嚙接在一起,卷簧連接該二第一傳動輪且卷繞于該二第一傳動輪的其中之一上,該二第二傳動輪分別嚙接一個第一傳動輪,各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傳動輪且能由第二傳動輪的轉動而卷繞于所固定的第二傳動輪,阻尼裝置具有一阻尼器與一轉軸,轉軸連接阻尼器且被其中一條傳動繩所環繞,由此,簾體在展開與收合的過程中能夠利用阻尼器通過轉軸對傳動繩所施予的阻力而獲得良好的定位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與窗簾有關,尤其指一種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及使用該簾體定位機構的無拉繩窗簾。
技術介紹
一般的窗簾在結構上可區分為拉繩式及無拉繩式,其中,拉繩式窗簾主要是利用一條拉繩來驅使簾體進行進行展開或收合的動作,無拉繩式窗簾則是利用手部對下梁施予下拉或上推的力量,使簾體能夠達到展開或收合的效果。然而,雖然無拉繩式窗簾可以讓使用者輕松地調整簾體的展開或收合,但是在結構配置上往往因為缺乏良好的定位設計,導致簾體在完全展開之后容易有自動回升的狀況,或者在完全收合之后出現自動下垂的問題,如此都會造成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上的困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該簾體定位機構的無拉繩窗簾。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且定位效果佳,以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簾體定位機構包含有一傳動裝置與一阻尼裝置。該傳動裝置具有一固定座、二第一傳動輪、一卷簧、二第二傳動輪,以及至少二傳動繩,該二第一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相互并排地嚙接在一起,該卷簧連接該二第二傳動輪且可選擇地卷繞于該二第二傳動輪的其中的一,該二第二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分別嚙接一該第一傳動輪,各該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一該第二傳動輪且能由該第二傳動輪的轉動而卷繞于所固定的第二傳動輪;該阻尼裝置具有一轉軸座、一阻尼器,以及一轉軸,該阻尼器具有一儲油箱與一制動齒輪,該儲油箱固定于該轉軸座,該制動齒輪樞設于該儲油箱,該轉軸被該傳動裝置的其中一該傳動繩所環繞,而且,該轉軸的一端樞設于該轉軸座,該轉軸的另一端具有一齒狀套孔且由該齒狀套孔卡接于該阻尼器的制動齒輪。由此,當各該傳動繩受到外力拉動時會同步帶動該轉軸轉動,在該轉軸轉動的過程中,該阻尼器的制動齒輪會由該儲油箱內所儲存的阻尼油對該轉軸施予流滯阻力,此一流滯阻力會在外力停止作用于各該傳動繩時與該卷簧的彈性回復力之間形成靜力平衡的狀態,如此即能對使用本專利技術的簾體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較佳地,各該第一傳動輪具有一第一傳動齒盤與一連接該第一傳動齒盤的第一傳動輪軸,該卷簧連接該二第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輪軸且可選擇地卷繞于其中一該第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輪軸,各該第二傳動輪具有一第二傳動齒盤與一連接該第二傳動齒盤的第二傳動輪軸,該第二傳動齒盤嚙接該第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齒盤,各該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該第二傳動輪的第二傳動輪軸。較佳地,該轉軸座具有二相對的側壁,其中一該側壁具有一樞接槽,另外一該側壁具有一嵌槽,該轉軸的一端可樞轉地卡接于該樞接槽內,該儲油箱固定于該嵌槽內,該制動齒輪位于該嵌槽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使用該簾體定位機構的無拉繩窗簾,該無拉繩窗簾包含有一上梁、一相對該上梁的下梁,以及一設于該上、下梁之間的簾體,該傳動裝置的固定座安裝于該下梁內,該阻尼裝置的轉軸座固定于該下梁內,該傳動裝置的傳動繩的另一端穿經該簾體而連接于該上梁,使得該二傳動繩能隨著該下梁的作動而被拉伸。附圖說明圖1為使用本專利技術的無拉繩窗簾的立體圖,主要顯示簾體在展開時的狀態。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傳動裝置的局部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阻尼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平面圖,主要顯示傳動繩在被拉伸后的狀態。圖5類同于圖4,主要顯示傳動繩在卷收后的狀態。圖6類同于圖1,主要顯示簾體在收合時的狀態。附圖中符號說明:10無拉繩窗簾,12上梁,14下梁,16簾體,18簾體定位機構,20傳動裝置,21固定座,212上固定板,214下固定板,216上固定軸,218下固定軸,22第一傳動輪,221第一傳動齒盤,223第一傳動輪軸,23卷簧,24第二傳動輪,242第二傳動齒盤,244第二傳動輪軸,246分隔環部,25傳動繩,30阻尼裝置,40轉軸座,41、42側壁,43底壁,44樞接槽,45嵌槽,50阻尼器,52儲油箱,54制動齒輪,60轉軸,62齒狀套孔,64分隔凸緣。具體實施方式請先參閱圖1,圖中所示的無拉繩窗簾10包含有一上梁12、一相對上梁12的下梁14,以及一設于上、下梁12、14之間的簾體16。請再參閱圖2及圖3,本專利技術的簾體定位機構18包含有一傳動裝置20與一阻尼裝置30。傳動裝置20具有一固定座21、二第一傳動輪22、一卷簧23、二第二傳動輪24,以及兩對傳動繩25,其中:各第一傳動輪22具有二第一傳動齒盤221(實際上只要至少一個即可)與一連接在該二第一傳動齒盤221之間的第一傳動輪軸223,在組裝時由第一傳動輪軸223套設于上、下固定板212、214的其中兩根上、下固定軸216、218,在組裝完成之后,該二第一傳動輪22的第一傳動齒盤221會相互嚙接在一起。卷簧23連接該二第一傳動輪22的第一傳動輪軸223,使得卷簧23能由該二第一傳動輪22的相對轉動而卷繞于其中一個第一傳動輪22的第一傳動輪軸223。各第二傳動輪24具有二第二傳動齒盤242與一連接在該二第二傳動齒盤242之間的第二傳動輪軸244,在組裝時由第二傳動輪軸244套設于上、下固定板212、214的另外兩根上、下固定軸216、218,在組裝完成之后,該二第二傳動輪24的第二傳動齒盤242會分別嚙接于第一傳動輪22的第一傳動齒盤221,使得第一、第二傳動輪22、24能同步轉動。每一對傳動繩25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傳動輪24的第二傳動輪軸244,每一對傳動繩25的另一端穿經簾體16而固定于上梁12。為了避免兩條傳動繩25在第二傳動輪24轉動的過程中互相纏繞,第二傳動輪24的第二傳動輪軸244的中央可以設置一分隔環部246將兩條傳動繩25分隔開來。請再參閱圖3,阻尼裝置30具有一轉軸座40、一阻尼器50,以及一轉軸60,其中:轉軸座40固定于下梁14內且具有二相對的側壁41、42與一連接該二側壁41、42的底壁43,其中一個側壁41具有一樞接槽44,另外一個側壁42具有一嵌槽45。阻尼器50具有一儲油箱52與一制動齒輪54,儲油箱52固定于轉軸座40的嵌槽45內,用以儲存具有高黏度特性的阻尼油,制動齒輪54樞設于儲油箱52且位于轉軸座40的嵌槽45外。轉軸60的一端可樞轉地卡接于轉軸座40的樞接槽44內,轉軸60的另一端具有一齒狀套孔62,使得轉軸60能由齒狀套孔62卡接于阻尼器50的制動齒輪54,在組裝完成之后即能與制動齒輪54同步轉動。此外,轉軸60被其中一對傳動繩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包含有:一傳動裝置,具有一固定座、二第一傳動輪、一卷簧、二第二傳動輪,以及至少二傳動繩,該二第一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相互并排地嚙接在一起,該卷簧連接該二第二傳動輪且可選擇地卷繞于該二第二傳動輪的其中的一,該二第二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分別嚙接一該第一傳動輪,各該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一該第二傳動輪且由該第二傳動輪的轉動而卷繞于該第二傳動輪;以及一阻尼裝置,具有一轉軸座、一阻尼器,以及一轉軸,該阻尼器具有一儲油箱與一制動齒輪,該儲油箱固定于該轉軸座,該制動齒輪樞設于該儲油箱,該轉軸被該傳動裝置的其中一該傳動繩所環繞,該轉軸的一端樞設于該轉軸座,該轉軸的另一端具有一齒狀套孔且由該齒狀套孔卡接于該阻尼器的制動齒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包含有:
一傳動裝置,具有一固定座、二第一傳動輪、一卷簧、二第二傳動輪,
以及至少二傳動繩,該二第一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相互并排地
嚙接在一起,該卷簧連接該二第二傳動輪且可選擇地卷繞于該二第二傳動
輪的其中的一,該二第二傳動輪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座且分別嚙接一該第
一傳動輪,各該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一該第二傳動輪且由該第二傳動輪的
轉動而卷繞于該第二傳動輪;以及
一阻尼裝置,具有一轉軸座、一阻尼器,以及一轉軸,該阻尼器具有
一儲油箱與一制動齒輪,該儲油箱固定于該轉軸座,該制動齒輪樞設于該
儲油箱,該轉軸被該傳動裝置的其中一該傳動繩所環繞,該轉軸的一端樞
設于該轉軸座,該轉軸的另一端具有一齒狀套孔且由該齒狀套孔卡接于該
阻尼器的制動齒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其中,各該第一
傳動輪具有一第一傳動齒盤與一連接該第一傳動齒盤的第一傳動輪軸,該
卷簧連接該二第一傳動輪的第二傳動輪軸且可選擇地卷繞于其中一該第
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輪軸,各該第二傳動輪具有一第二傳動齒盤與一連接
該第二傳動齒盤的第二傳動輪軸,該第二傳動齒盤嚙接該第一傳動輪的第
一傳動齒盤,各該傳動繩的一端固定于該第二傳動輪的第二傳動輪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其中,該傳動繩
的數量為四,該四傳動繩兩兩成對地連接于一該第二傳動輪的第二傳動輪
軸,其中二該傳動繩共同環繞于該轉軸,各該第二傳動輪的第二傳動輪軸
具有一分隔環部,該分隔環部位于該二傳動繩之間,各該轉軸具有一分隔
凸緣,該分隔凸緣位于該二傳動繩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無拉繩窗簾的簾體定位機構,其中,該固
定座具有一上固定板與一下固定板,該上固定板具有四上固定軸,該四上
固定軸分別穿設于該二第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輪軸及該二第二傳動輪的
第二傳動輪軸,該下固定板具有四下固定軸,該四下固定軸分別穿設于該
二第一傳動輪的第一傳動輪軸及該二傳動輪的第二傳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柏宇,
申請(專利權)人:陳金福,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