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隱藏式拉鏈組件和一種用該隱藏式拉鏈組件將第一材料結合到第二材料的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隱藏式拉鏈組件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PCT專利申請要求于2010年3月I日提交的、名稱為“Concealed ZipperAssembly”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 61/309,012的利益,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被認為是本申請的公開內容的一部分,并特此通過引用的方式納入。背景本專利技術涉及隱藏式拉鏈組件和用拉鏈組件將第一材料結合到第二材料的方法。在裝配各種裝套的(uphoI stered)產品時,外表面材料通常被縫合在一起,這是耗 時且昂貴的。此外,縫合在一起的外表面覆層難以被容易地拆除以進行清潔或修補,而且甚至更難以被容易地更換。盡管一些裝套的產品在外表面材料的裝配中使用了拉鏈,但是必須注意隱藏拉鏈的審美影響。目前的拉鏈在拉頭(slider)上具有帽蓋(crown),拉片被樞軸地結合到帽蓋。由于帽蓋所要求的為使拉片可樞轉的配置,帽蓋和拉片顯著地高出拉頭本體(slider body)的上表面。因此,拉頭上的帽蓋的特有益處(使拉片可容易地被用戶接觸到并可樞轉以易于操作)在某些情況下卻導致無吸引力的審美印象。盡管有些制造商盡力將拉鏈的端部位置(end location)隱藏在裝套的產品的用戶看不見的區域中,但這并不總是可行的。有些制造商有時在拉頭本體的末梢位置(ending location)之上縫制由相同外表面材料制成的拉鏈袋以隱藏上述缺乏美感的印象,但該額外的材料也是不期望的。有些制造商還試圖縮小拉鏈拉頭本體和齒的尺寸,但由于特定應用所要求的規格,這可能并不可行。鑒于拉鏈的上述問題,期望的是具有如下的用于裝套的產品的拉鏈無論拉頭本體在裝套的產品的外表面覆層上處于何位置,該拉鏈都是不礙眼的且是隱藏在視野之外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總體涉及一種低輪廓拉鏈組件,具體是一種低輪廓拉頭本體,該拉頭本體具有基板,該基板具有板上表面和前邊緣。舌狀物具有與所述板上表面基本對準的上表面。所述舌狀物從所述基板延伸超出所述前邊緣。拉鏈本體還包括一對導槽(guide channel),該對導槽被配置為接收拉鏈的齒。所述舌狀物包括孔,該孔的軸線大致垂直于所述板上表面。所述基板包括前邊緣、后邊緣和在所述前邊緣和所述后邊緣之間延伸的側面,其中所述側面從所述后邊緣至所述前邊緣向外打開。所述拉鏈具有操作軸線,其中所述舌狀物沿所述操作軸線大致對準,并且所述孔的軸線大致垂直于所述操作軸線。所述舌狀物包括布置在所述基板之上的第一部分和延伸超出所述前邊緣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前邊緣大致分開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舌狀物相對于所述基板基本固定不移動,更具體地,所述舌狀物相對于所述基板不被鉸接。所述拉鏈拉頭本體的板上表面不包括帽蓋。本專利技術還涉及操作拉鏈組件的方法,或者更具體地,涉及將兩個具有帶齒的邊緣的材料相結合同時在拉頭本體拉鏈的整個操作范圍內保持隱藏該拉頭本體拉鏈的方法。該方法總體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包括一組齒的第一材料;提供包括一組齒的第二材料;提供拉頭本體,該拉頭本體可滑動地接合所述第一材料的該組齒和所述第二材料的該組齒,并具有與所述齒大致對準的且在所述拉頭本體中限定孔的延伸的舌狀物;提供具有鉤部的工具;將所述工具的鉤部接合在所述孔中;以及,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力到所述工具以將所述第一材料的所述齒與所述第二材料的所述齒互連。該方法還可包括以下步驟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力到所述工具以使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所述齒脫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反。附圖說明圖I是拉鏈組件的立體圖,該拉鏈組件包括用于施加力到拉鏈本體的示例性工亙.N 9 圖2是拉鏈組件的立體圖,該拉鏈組件包括接合在可滑動本體的孔中的工具;圖3是拉鏈組件的側視立體圖;圖4是拉頭本體的底視立體圖;圖5是拉鏈拉頭本體的頂視立體圖,其中工具接合在孔中;圖6是拉頭本體的底視立體圖;圖7是拉頭本體的底部側視立體圖的側視立體圖;圖8示出了被插入拉頭本體上的孔中的工具;圖9示出了施加力以使兩個材料合攏的工具;圖10是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總體參照附圖,具體參照圖1,示出了用于將第一材料22結合到第二材料24的拉鏈組件20。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中的每個包括沿至少一個邊緣28延伸并限定一組齒30的帶26。拉鏈組件20還包括可滑動地接合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的拉頭本體32,用于當拉頭本體32在第一方向上移動時,將第一材料22的齒30與第二材料24的齒30互連;當拉頭本體32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時,使第一材料22的齒30與第二材料24的齒30脫開。拉頭本體32限定孔34,該孔用于接收工具36以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移動拉頭本體32。盡管附圖中示出的拉鏈組件20將用于汽車座椅的兩個材料22、24連接,但應理解,本專利技術可用于多種其它座椅和非座椅應用。該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工具36包括細長的桿狀物38,該桿狀物限定一個彎曲部以形成鉤部40。如圖I中所示,工具36的鉤部40接合拉頭本體32的孔34,用于在第一方向上拉拉頭本體32以將第一材料22的齒30與第二材料24的齒30互連。工具36還可用來在第二方向上拉拉頭本體32,用于使第一材料22的齒30與第二材料24的齒30脫開。應理解,工具36可采用不同于附圖中所示的那些形狀的多種形狀,用于接合拉頭本體32以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拉動拉頭本體32。圖2是拉鏈組件20的下側的立體圖,其中工具36延伸穿過拉頭本體32的孔34。拉頭本體32包括一個具有上表面44、下表面46、前邊緣48、后邊緣50和相對的側邊緣52的基板42。基板42的前邊緣48寬于基板42的后邊緣50。一對相對的凸緣54從上表面44沿基板42的相對的側邊緣52垂直向上延伸,以在所述凸緣之間限定導槽56。相對的凸緣54向內朝彼此彎曲以限定唇部58,所述唇部與基板42呈間隔開且平行的關系。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被布置在導槽56中,在基板42的上表面44與唇部58之間。如在圖2中可看到的,在自拉頭本體32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相互脫開,在自拉頭本體32的第二方向上的齒30相互互連。拉頭本體32還包括舌狀物60,該舌狀物布置在基板42的下表面46上并在第一方向上從基板42的前邊緣48向外延伸。舌狀物60整體連接到拉頭本體32并具有用于接收工具36的鉤部40的孔34。如圖3中最佳示出的,拉頭本體32的用于接合工具36的鉤部40的孔34在第一方向上與基板42的前邊緣48間隔開。應意識到,拉頭本體32的舌狀物60可米用多種形式,用于接合工具36。圖4是工具36鄰近拉鏈組件20的拉頭本體32布置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工具36的該示例性實施方案包括與鉤部40間隔開用于拉動拉頭本體32的把手62。圖5是示出工具36的鉤部40延伸穿過拉頭本體32的孔34的立體圖。圖6是工具36鄰近拉鏈組件20的拉頭本體32布置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另一立體圖。導引柱64被布置在拉頭本體32上的相對的凸緣54之間的導槽56中。當拉頭本體32在第一方向上沿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移動時,導引柱64和拉頭本體32的導槽56將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導引為成互鎖關系。當拉頭本體32在第二方向上沿第一和第二材料22、24的齒30移動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3.01 US 61/309,0121.一種低輪廓拉鏈本體,包括 基板,具有板上表面和如邊緣; 舌狀物,具有與所述板上表面基本對準的上表面,其中所述舌狀物從所述基板延伸并延伸超出所述前邊緣;以及 一對導槽,被配置為接收拉鏈的齒。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舌狀物包括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孔大致垂直于所述板上表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前邊緣、后邊緣和在所述前邊緣和所述后邊緣之間延伸的側面,其中所述側面從所述后邊緣至所述前邊緣向外打開。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拉鏈具有操作軸線,其中所述舌狀物沿所述操作軸線大致對準。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孔關于所述操作軸線大致居中。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舌狀物包括在所述基板之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延伸超出所述前邊緣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前邊緣大致分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舌狀物相對于所述基板基本固定不移動。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低輪廓拉鏈本體,其中所述舌狀物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L·史密斯,
申請(專利權)人: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