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機動車輛的門外把手設施包括門外把手(1),該門外把手具有傳感器組件(7、8)和通信組件(2),該通信組件與第一和第二饋線(5、6)連接。傳感器組件具有第三和第四饋線(10、9)。饋線(5、6、9、10)在連接器(11)上終止,該連接器能夠與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連接。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第一饋線(5)耦接的第一接頭和能夠與第二饋線(6)耦接的第二接頭與電路耦接,該電路為了使通信組件(2)工作而始終分別使這兩個接頭中的一個接頭處于高電位并且使另一接頭處于低電位。配合件的能夠與第三饋線(10)耦接的第三接頭與電路耦接,該電路為了使傳感器組件工作而使第三接頭接地或處于供電電壓。門外把手(1)具有照明組件(12、13),該照明組件接入第三饋線(10)上的抽頭(17)與結點(14)之間,其中,結點(14)經由二極管(16)與第一饋線(5)上的抽頭(18)耦接并且經由另外的二極管(15)與第二饋線(6)上的抽頭(19)耦接。兩個二極管(15、16)以相同的電極與結點(14)耦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機動車輛的門外把手設施,具有門外把手,該門外把手包含通信組件和傳感器組件,其中,通信組件與第一和第二饋線連接,其中,傳感器組件與第三和第四饋線連接,其中,這四條饋線在門外把手的連接器上終止,該連接器能夠與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連接,其中,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第一饋線耦接的第一接頭和能夠與第二饋線耦接的第二接頭與電路耦接,該電路為了使通信組件工作而始終分別使這兩個接頭中的一個接頭處于高電位并且使另一接頭處于低電位,并且其中,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第三饋線耦接的第三接頭與電路耦接,該電路為了使傳感器組件工作而使第三接頭接地或處于供電電壓。
技術介紹
前面提到的類型的門外把手設施例如在所謂的被動門禁系統中使用,也就是說在如下系統中,即,所述系統允許在沒有機械式操作鑰匙的情況下和沒有操作電子鑰匙(按下鍵)的情況下進入機動車輛。機動車輛的使用者隨身攜帶例如所謂的ID發送器。只要優選包括電容式接近傳感器的傳感器組件感知到操作者身體部位的接近,機動車輛內部的與傳感器組件耦接的控制裝置就經由門外把手中的通信組件的發射線圈將所謂的喚醒信號發射到ID發送器,其中,當ID發送器處于機動車輛附近的預設的區域內部時,ID發生器接收這個信號并且接著ID發送器從它這方面發射信息到機動車輛上。由發射線圈產生的通信發生在所謂的LF頻率范圍(Low Frequency :低頻,尤其在例如125kHz時)中。ID發送器在高頻范圍中,例如在數百MHz時發射應答。機動車輛的控制裝置與ID發送器之間的通信用于確認攜帶ID發送器的使用者的進入資格。如果進入資格被確認,那么使用者能夠通過操作門把手來打開車門,因為之前執行了解鎖。這里對用于獲知使用者的進入資格的公知的方法和直到打開車門的流程不進行詳細研究,因為它們對于這里要描述的本專利技術不重要。在用于這個被動門禁系統的門外把手中,不僅包括發射線圈的用于與ID發送器通信的通信組件而且用于感知使用者身體部位的接近的電容式傳感器組件分別與饋線連接,所述饋線從門外把手引出,穿過門壁并且在門的內部與所屬的接頭連接。在公知的設施中,不僅通信組件而且傳感器組件分別利用兩條饋線與插接連接器耦接。在這種情況中使用四極的插接連接器,該插接連接器能夠在門的內部與相應的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連接。用于操控或者評估包含在門外把手中的組件的電路耦接在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上。例如與導向通信組件(該通信組件包括發射線圈)的饋線耦接有如下電路,該電路一方面包括用于操控這兩個接頭的驅動器并且另一方面包括操控這個驅動器的控制器。為了利用LF信號操控通信組件,驅動器以推挽的方式利用LF信號的頻率來操控,從而始終使接頭中的一個接頭處于高電位(例如工作電壓)并且使另一接頭處于低電位(例如接地電位)。如果不操控LF信號,接頭中的一個處于高電位,而余下的接頭保持低電位。配合件的與導向包含在門把手中的電容式傳感器組件的饋線耦接的機動車輛側的接頭與用于傳感器組件的操控和評估電路耦接,其中,兩個接頭中的一個能夠經由開關接地或與工作電壓耦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基于如下任務,即,在不必引出額外的聯接導線或不必在插接連接器中設置額外的接頭的情況下,能夠在所描述的類型的門外把手中提供照明裝置。這個任務根據本專利技術通過具有權利要求I的特征的門外把手設施解決。根據本專利技術,前面提到的類型的門外把手設施的特征如下,即,門外把手具有照明組件,該照明組件接入第三饋線上的抽頭與結點之間,其中,結點經由第一二極管與第一饋線上的抽頭耦接并且經由第二二極管與第二饋線上的抽頭耦接,其中,這兩個二極管以相同的電極(正極或負極)與結點f禹接。 本專利技術基于如下基本思路,S卩,經由現有的饋線和機動車輛側的耦接到連接器(例如四極的插接連接器)的接頭上的電路來操控附加設置的照明組件,而在此不干擾通信組件的工作也不干擾傳感器組件的工作。此外,本專利技術基于如下理解,即,經由傳感器組件的聯接導線要么能夠提供可由開關裝置控制的接地連接要么能夠提供與供電電壓的連接,而用于通信組件的饋線能夠提供與之相反的電壓電位,也就是說接地或供電電壓。這使得如下成為可能,即,只要充分利用如下事實,即,用于使通信組件工作的與LF激勵是否進行無關的電路始終分別使這兩個接頭中的一個接頭處于高電位并且使另一接頭處于低電位。通過使得這兩個聯接導線經由在相同的取向上接入的二極管與電路結點耦接,能夠在這個結點上依賴于二極管的極性要么提供低電位(例如接地電位)要么提供高電位(例如供電電壓電位),其中,照明組件能夠接入結點與傳感器組件的能夠接地的(或能接到供電電壓上的)聯接導線之間。例如,照明組件包括LED和相應的鎮流電阻并且如下地確定規格,即,它的能量需求不損害其它組件的功能。此外,照明系統組件的這種耦接具有如下優點,即,機動車輛側的控制裝置能夠一方面通過相應操控使通信組件工作的電路和另一方面通過相應操控與傳感器組件耦接的電路同時地并有針對性地給照明組件提供電壓,從而控制裝置也能夠用于照明組件的接通或斷開。對此,既不需要額外的饋線也不需要額外的插接連接器接頭或額外的機動車輛側的操控電路。僅有在操控的控制器的軟件中的改變是必需的。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高電位代表供電電壓并且低電位代表接地。當然,在如下情況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照明組件也是能夠工作的,即,用于操控通信組件的電路的接頭在其它高電位和低電位之間來回切換,例如在接地與相對于工作電壓較小的電壓之間。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門外把手設施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通信組件包括由發射線圈和電容的串聯電路組成的串聯諧振電路。發射線圈優選用于發射調制的信號,該信號具有在LF范圍內,例如125kHz,的基礎頻率。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傳感器組件包括具有電極設施和操控電子裝置的電容式接近傳感器。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照明組件包括LED。LED優選串接有電阻或電阻網絡(例如兩個電阻的并聯電路)。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門外把手設施的有利的實施方式中,抽頭與饋線在門外把手的內部連接。然后,(如在通常的門外把手中那樣)四條饋線以與其附著的連接器從門外把手引出。連接器優選是四極的插接連接器。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門外把手設施的特征如下,即,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第三饋線耦接的第三接頭與開關耦接,該開關為了使傳感器組件工作而將第三接頭接地,并且兩個二極管以它們的負極與結點耦接。附圖說明下面借助在附圖中所示的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在附圖中圖I示出穿過具有通信組件、電容式傳感器組件和照明組件的門外把手的示意性的截面圖;圖2A至圖2D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門外把手設施的電路圖,其中,圖2A示出通信組件的電路圖和用于操控通信組件的機動車輛側的電路的電路圖; 圖2B示出電容式傳感器組件和傳感器組件的接頭在機動車輛側的布線;圖2C示出四極的插接連接器的示意性的圖;圖2D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在門外把手內部添加的具有耦接到抽頭上的二極管的照明組件。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包含在門外把手I中的組件。首先,門外把手I包含通信組件2,該通信組件用于與ID發送器的通信,尤其是用于將信號(例如喚醒信號)從門外把手傳輸到ID發送器。通信組件2包括串聯諧振電路,該串聯諧振電路由發射線圈3和與其串聯的電容4組成。通信組件2的串聯諧振電路經由饋線5和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4.19 DE 102010016526.31.用于機動車輛的門外把手設施, 具有門外把手(I),該門外把手包含通信組件(2 )和傳感器組件(33 ), 其中,所述通信組件(2 )與第一和第二饋線(5、6 )連接, 其中,所述傳感器組件(33)與第三和第四饋線(9、10)連接, 其中,這四條饋線(5、6、9、10)在所述門外把手(I)的連接器(11)上終止,該連接器能夠與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連接, 其中,所述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所述第一饋線(5)耦接的第一接頭(20)和能夠與所述第二饋線(6)耦接的第二接頭(21)與電路(22)耦接,該電路為了使所述通信組件(2)工作而始終分別使這兩個接頭(20、21)中的一個接頭處于高電位并且使另一接頭處于低電位,并且 其中,所述機動車輛側的配合件的能夠與所述第三饋線(10)耦接的第三接頭與電路(31)耦接,該電路為了使所述傳感器組件(33)工作而使所述第三接頭接地(32)或處于供電電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門外把手(I)具有照明組件(37),該照明組件接入所述第三饋線(10)上的抽頭(17)與結點(14)之間, 其中,所述結點(14)經由第一二極管(16)與所述第一饋線(5)上的抽頭(18)耦接并且經由第二二極管(15)與所述第二饋線(6)上的抽頭(19)耦接,其中,這兩個二極管(15、.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丁·維特,貝特霍爾德·西格,
申請(專利權)人:胡夫·許爾斯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兩合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