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所述活檢鉗包括定把手、動把手、取樣套管和取樣套頭,在取樣套管內設有拉桿,在拉桿的頭部設有直腸粘膜切刀,在取樣套頭開設有取樣孔,在定把手和動把手的把手之間設有兩回位彈片;取樣套管與把手之間通過三通接頭連接,三通接頭通過緊固螺栓與定把手的柄端固定,拉桿的尾部穿過三通接頭與動把手的柄端固定,三通接頭的第三接口設有負壓接頭;所述直腸粘膜切刀的刀口與取樣孔垂直,位于取樣孔前方3-5mm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外觀亮澤、美觀、有硬度、經濟、耐用、便于握持、便于消毒,不易老化損壞,可長期使用,且使用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護工具,特別是一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
技術介紹
便秘是兒童常見疾病,發生率為3% 50%,引起便秘的原因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病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療效。其中對于器質性便秘,如先天性巨結腸、巨結腸同源病等,目前除鋇灌腸,直腸肛管測壓檢查外,還需行直腸組織活檢以明確診斷,這是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的金標準,確診率可達99. 7%。直腸組織活檢包括直腸全層活檢和直腸粘膜抽吸活檢。直腸全層活檢操作必須在麻醉下施行,術中可能出血較多,術后或有腸穿孔的危險;而直腸粘膜抽吸活檢在直腸上吸取小塊直腸粘膜和粘膜下層進行組織化學檢查和免疫組織檢查,這種方法簡便易行,無需麻醉,可用于床邊患者和門診患者,且并發癥低,使其得到了廣泛應用,此法已列入便秘常規診斷方法之一,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中醫用直 腸抽吸活檢鉗是進行直腸黏膜組織活檢的專用工具,其質量的優劣不僅直接影響直腸粘膜組織化學檢查法的準確性,而且操作不慎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現有的直腸粘膜抽吸活檢時,所采用的活檢鉗存在以下四個問題(一)、原用的活檢鉗外表是塑料外套,上面刻度沒標明度數,進入腸道后無法判斷進入所需的深度,安全性不是很好;(二)、用負壓抽吸腸粘膜時靠用手拉緊塑料外套內面的螺旋式彈簧扣環,可使腸腔下端殘留的稀大便灌注到彈簧內,不易清洗,不符合消毒條例;(三)、由于是塑料和彈簧組合的器戒進入直腸段取材無一定硬度,不好固定,而且取出的腸粘膜由于活檢鉗軟不好固定,取腸粘膜時也容易彈出來;(四)、塑料和螺旋式彈簧容易老化及損壞,不易長期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衛生,且不易老化損壞,可長期使用的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所述一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包括把手、取樣套管和取樣套頭4,在取樣套管內設有拉桿5,在拉桿5的頭部設有直腸粘膜切刀6,在取樣套頭4開設有取樣孔11,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由定把手I和動把手2通過定距螺釘10連接,在定把手I和動把手2的把手之間設有兩回位彈片8,兩回位彈片8的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定把手I和動把手2的內偵牝并交叉連接八字形支架;取樣套管與把手之間通過三通接頭7連接,三通接頭7通過緊固螺栓與定把手I的柄端固定,拉桿5的尾部穿過三通接頭7與動把手2的柄端固定,三通接頭7的第三接口設有負壓接頭9 ;所述直腸粘膜切刀6的刀口與取樣孔11垂直,位于取樣孔11前方3-5mm處,在取樣套管的外部設有刻度層12。在動把手2的柄部設有限位滑塊15和調距螺桿13,在調距螺桿13上設有兩個調距螺母14。所述拉桿5與動把手2的柄端通過限制件16來連接,在三通接頭7與限制件16之間設有輔助回位螺釘18。所述取樣套頭與取樣套管通過螺紋連接,在取樣套頭內壁設有密封墊片,在取樣取樣套頭頂端設有銷子和堵頭。所述取樣套管、取樣套頭、拉桿及把手均采用金屬材質制成,所述直腸粘膜切刀6采用4EyI 3不銹鋼制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在活檢鉗桿的外表面設有刻度值,便于了解掌握插入肛門的深度,使用比較安全;2.刀ロ后移距離的大小,是靠螺母來控制,所以在刀ロ鋒利的情況下按活檢鉗上的刻度插入腸腔所需深適情況下,取出的直腸粘膜大小合適干凈利索;3.整過取材過程中,取樣孔基本上處于封閉狀況下,腸腔的積液不易污染活檢柑內部,沖洗消毒方便; 4.本實用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經電拋光后其外觀亮澤、美觀、有硬度、經濟、耐用、便于握持、便于消毒,不易老化損壞,可長期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桿體剖開示意圖。圖中1_定把手,2-動把手,3-取樣套管,4-取樣套頭,5-拉桿,6-直腸粘膜切刀,7-三通接頭,8-回位弾片,9-負壓接頭,10-定居螺釘,11-取樣孔,12-刻度層,13-調距螺桿,14-調距螺母,15-限位滑塊,16-限制件,17-緊固螺栓,18-輔助回位螺釘,19-密封墊片,20-銷子,21-堵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圖I中,ー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包括把手、取樣套管3和取樣套頭4,在取樣套管內設有拉桿5,在拉桿5的頭部設有直腸粘膜切刀6,在取樣套頭4開設有取樣孔11,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由定把手I和動把手2通過定距螺釘10連接,在定把手I和動把手2的把手之間設有兩回位弾片8,兩回位弾片8的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定把手I和動把手2的內側,并交叉連接八字形支架,握住定把柄和動把柄取活檢時,適時松緊是靠兩個八字支架樣簧片掌握用勁カ度。取樣套管與把手之間通過三通接頭7連接,三通接頭7通過緊固螺栓17與定把手I的柄端固定,拉桿5的尾部穿過三通接頭7與動把手2的柄端固定,三通接頭7的第三接ロ設有負壓接頭9 ;所述直腸粘膜切刀6的刀ロ與取樣孔11垂直,位于取樣孔11前方3-5mm處。在取樣套管的外部設有刻度層12,便于了解掌握插入肛門的深度,使用比較安全。在動把手2的柄部設有限位滑塊15和調距螺桿13,在調距螺桿13上設有兩個調距螺母14,可以限制和調節刀子的后移距離大小,一般移動距離限制在3-5cm內,避免切刀后移具體大導致拉桿后端產生彎曲,影響使用壽命。所述拉桿5與動把手2的柄端通過限制件16來連接,在三通接頭7與限制件16之間設有輔助回位螺釘18。刀子后移后靠回位彈簧片8自動退回原位,如果不能自動退出,便可調整輔助回位螺釘18,使回位。圖2中,所述取樣套頭4與取樣套管3通過螺紋連接,在取樣取樣套頭4內壁設有密封墊片19,在取樣套頭4頂端設有銷子20和堵頭21。如果真空抽不起來,只需要擰緊取樣頭4、堵頭21和輔助回位螺釘18便可消除。所述取樣套管、取樣套頭、拉桿及把手均采用金屬材質制成,所述直腸粘膜切刀6采用4EyI 3不銹鋼制成。活檢鉗內部前面是靠拉桿、后邊靠螺釘調整。使用之前,捏住頭部的直腸粘膜切刀6由拉桿5帶動后移,使取樣孔封閉了刀ロ,這樣可避免腸道內容物進入活檢鉗腔內,活檢鉗涂上石臘油經肛門緩慢插入所規定的腸道部位,貼緊腸粘膜處,放松取樣孔,當鋒利的刀ロ緊貼腸粘膜后,再用50ml空針筒插入負壓 接頭9抽吸造成負壓,把腸黏膜吸入取樣孔11內,收緊把柄切取黏膜組織,分別在直腸3cm及6cm兩處各吸取芝麻大小粘膜組織ー塊進行直腸黏膜組織組織化學檢查抽吸使活檢鉗管腔呈負壓,經負壓吸進取樣孔的腸粘膜再將拉桿往后移動3-5mm,由刀ロ迅速切下腸粘膜后再封閉取樣孔抽出腸腔。然后取下堵頭21,用小竹簽輕輕取出刀口上的腸粘膜,便可得到所需的腸粘膜組織去進行組織化學分析。整過取材過程取樣孔基本上在封閉狀況下,腸腔的積液不易污染活檢柑內部,沖洗消毒方便。目前為止,用本技術所述的活檢鉗檢查病例約1980例,無I例出現腸穿孔、無I例死亡,臨床診斷準確率達95%,有一定的臨床實用價值。其中同濟醫院小兒外科采用本技術所述的醫用直腸抽吸活檢鉗進行直腸黏膜組織活檢,共檢查便秘患兒1500余例,準確率可達到97%以上且無并發癥,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法已列入HD常規診斷方法之一。權利要求1.ー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包括把手、取樣套管(3)和取樣套頭(4),在取樣套管(3)內設有拉桿(5),在拉桿(5)的頭部設有直腸粘膜切刀(6),在套頭(4)開設有取樣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直腸粘膜抽吸活檢鉗,包括把手、取樣套管(3)和取樣套頭(4),在取樣套管(3)內設有拉桿(5),在拉桿(5)的頭部設有直腸粘膜切刀(6),在套頭(4)開設有取樣孔(11),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由定把手(1)和動把手(2)通過定距螺釘(10)連接,在定把手(1)和動把手(2)的把手之間設有兩回位彈片(8),兩回位彈片(8)的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定把手(1)和動把手(2)的內側,并交叉連接形成八字形支架;套管(3)與把手之間通過三通接頭(7)連接,三通接頭(7)通過緊固螺栓(17)與定把手(1)的柄端固定,拉桿(5)的尾部穿過三通接頭(7)與動把手(2)的柄端固定,三通接頭(7)的第三接口設有負壓接頭(9);所述直腸粘膜切刀(6)的刀口與取樣孔(11)垂直,位于取樣孔(11)前方3?5mm處,在套管(3)的外部設有刻度層(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果,
申請(專利權)人:王果,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