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椎板拉鉤。
技術介紹
脊柱后路手術是治療脊柱骨折、脊柱滑脫等脊柱疾病的重要入路方式,其中關節突、橫突的顯露對于定位椎弓根入釘點至關重要,由于此部位解剖復雜,特別是在椎旁肌緊張的情況下,顯露困難,需要使用椎板拉鉤的輔助作用,以便充分暴露手術視野。傳統的椎板拉鉤由把手、后柄、前柄、鉤齒、齒尖構成,后柄和前柄垂直固定連接,后柄的下端設有固定把手,前柄的前端設有一個固定鉤齒,鉤齒的前端為齒尖,其不足之處在于由于只有一個齒,只能阻擋椎弓根的上或下切跡外側的軟組織,不能完整顯露入釘點,往往是顯露橫突 一側,而另一側軟組織仍覆蓋,如果在橫突兩側同時放置拉鉤,則刀口無法容納,且配合難以協調;并且,傳統拉鉤的前柄為平直形狀,椎弓根打孔、旋入螺釘時操作空間狹小,經常導致置釘方向偏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同時顯露橫突兩側,便于螺釘置入的雙齒椎板拉鉤。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把手、后柄、前柄、鉤齒和齒尖,后柄的上端與前柄的后端固定連接,后柄的下端設有固定把手,前柄的前端帶有鉤齒,鉤齒的前端為齒尖,其技術要點是前柄前端的鉤齒為兩個,且相互對稱。本技術與目前使用的椎板拉鉤相比,由于采用雙齒結構,可同時顯露橫突兩偵牝便于螺釘置入,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降低了醫生的工作強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圖I的俯視圖。圖中1、后柄;2、如柄;3、鉤齒;4、齒尖;5、把手。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I、圖2、圖3對本技術進行詳細地說明。本技術包括有把手 ...
【技術保護點】
雙齒椎板拉鉤,它包括有把手(5)、后柄(1)、前柄(2)、鉤齒(3)和齒尖(4),后柄(1)的上端與前柄(2)的后端固定連接,后柄(1)的下端固定設有把手(5),前柄(2)的前端帶有鉤齒(3),鉤齒(3)的前端為齒尖(4),其特征在于:鉤齒(3)為連個,且相互對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懷志,郭云濤,王海峰,段元濤,
申請(專利權)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