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該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1),在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口(2)的外側(cè)壁固定設有兩個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弧狀保護片(3);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的所述一端口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優(yōu)點在于:外管口外兩層保護片的設計可減少引流管外口的堵塞幾率;保護片的可折疊設計可減少組織損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顯著提高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眼外植入裝置,具體為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技術背景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也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內(nèi)房水排出不暢使眼內(nèi)壓力升高,并最終導致視神經(jīng)萎縮而失明。對于難治性青光眼,目前國內(nèi)外最常用的術式是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現(xiàn)有的青光眼引流閥主要由一條柔韌的硅膠管(即引流管)和一個與硅膠管一端(外口)固定連接的引流盤組成。植入時,先將引流盤植于眼外結(jié)膜下,再將硅膠管的另一端插于眼內(nèi),使眼內(nèi)房水通過硅膠管從外口端流出后被眼外組織吸收,達到降低眼內(nèi)壓力目的。使用現(xiàn)有的引流閥在手術后早期控制眼壓比較理想,但是一般在2-3周后,外口常常會被周圍不斷增長的瘢痕組織堵塞,從而使房水排出不暢,眼壓逐漸升高,最后導致引流失敗。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該引流器在外口設計上可避免瘢痕組織的堵塞,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本技術所提供的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在所述引流管(O的一端口(2)的外側(cè)壁固定設有兩個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弧狀保護片(3);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I)的所述一端口(2)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該設計使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將引流管(I)的外管口夾在其中,可避免周圍不斷增長的瘢痕組織堵塞管口 ;無閉合空腔設計可使流出的房水通暢的彌散開;所述形狀記憶材料是指經(jīng)過折疊后在指定位置能夠彈開并恢復到原形狀的固體材料,如用于折疊型人工晶狀體的硅凝膠和丙烯酸酯;由所述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所述弧狀保護片(3)可使兩個所述保護片(3)在折疊狀態(tài)下植入,減小了手術切口及需要分離的球結(jié)膜及Tenon囊(眼球筋膜鞘組織),減少出血和損傷,不僅可使手術時間縮短,而且損傷越小激起的瘢痕愈合反應就會越小,術后引流管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小,大大提高手術成功率。若植入所述引流裝置前在植入空間先注入粘彈劑,可避免植入時保護片自行展開對周圍組織產(chǎn)生損傷,從而減少了瘢痕反應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且粘彈劑需要若干天吸收,在此期間粘彈劑同時具有抗瘢痕的作用。在上述引流器中,在所述無閉合空腔腔體外的所述引流管(I)的外側(cè)壁上設有一個突出于所述外側(cè)壁的固定孔(4),該固定孔(4)可使手術縫合線穿過,將所述引流裝置固定于淺層鞏膜,因這個固定孔(4)設計的距離角膜緣較近,使手術操作簡單易行。在上述引流器中,所述引流管(I)的所述一端口(2)位于所述無閉合空腔的腔體中心,以盡量減少外管口發(fā)生堵塞的幾率。在上述引流器中,所述固定孔(4)與所述保護片(3)固定端端點的直線距離為6-10mm,如 8. 5mm。在上述引流器中,所述引流管(I)的外徑可為O. 5-0. 6mm,如O. 6mm ;內(nèi)徑可為O.25-0. 40mm,如 O. 3mm。在上述引流器中,所述引流管(I)在所述無閉合空腔腔體外的長度為20_30mm,如25mm。使用本技術所提供的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優(yōu)點在于外管口外兩層保護片的設計可減少引流管外口的堵塞幾率;保護片的可折疊設計可減少組織損傷;本技術可明顯提高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縱向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側(cè)視圖。圖4為本技術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呈折疊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圖中各標記如下1引流管、2端口、3保護片、4固定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本技術所提供的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I和固定設于該引流管I的一端口 2外側(cè)壁上的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兩個弧狀保護片3,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I的一端口 2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在無閉合空腔腔體外引流管I的外側(cè)壁上設有一個突出于外側(cè)壁的固定孔4。弓丨流管I的外徑為O.6mm,內(nèi)徑為O. 3mm ;引流管I總長33mm,其中在無閉合空腔腔體外的長度為25_,伸入無閉合空腔腔體內(nèi)的長度為8_。兩個保護片3與眼球表面弧度一致,呈卵圓形,其最寬處為IOmm,最長處為16mm。固定孔4與保護片3的固定端端點的直線距離為8. 5mm。在本技術的引流器中,兩個保護片3可繞引流管I延伸方向蜷曲折疊,并可自行展開,該保護片可由硅凝膠和丙烯酸酯等材料制成,其形狀和大小可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和實際需要進行確定,如制作成3種尺寸如大中小號。本技術引流器的植入方法可與常規(guī)的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術相同,也可在植入時只分離一個較小的通道,將本技術引流器的兩個保護片先繞引流管延伸方向蜷曲折疊,植入已預先填滿粘彈劑的植入空間,待兩個保護片自行展開后,再按常規(guī)手術方法進行處置。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O的一端口(2)的外側(cè)壁固定設有兩個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弧狀保護片(3);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I)的所述一端口(2)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無閉合空腔腔體外的所述引流管(I)的外側(cè)壁上設有一個突出于所述外側(cè)壁的固定孔(4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的所述一端口(2)位于所述無閉合空腔的腔體中心。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4)與所述保護片(3)固定端端點的直線距離為6-10mm。5.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的外徑為O. 5-0. 6mm。6.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的內(nèi)徑為O. 25-0. 40mm。7.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在所述無閉合空腔腔體外的長度為20-30mm。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該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1),在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口(2)的外側(cè)壁固定設有兩個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弧狀保護片(3);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的所述一端口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使用本技術提供的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的優(yōu)點在于外管口外兩層保護片的設計可減少引流管外口的堵塞幾率;保護片的可折疊設計可減少組織損傷;本技術可顯著提高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文檔編號A61M1/00GK202619978SQ20122007173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專利技術者黃萍, 張純 申請人: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疊式青光眼房水引流器,包括一條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口(2)的外側(cè)壁固定設有兩個由形狀記憶材料制成的可折疊的弧狀保護片(3);所述兩個弧狀保護片(3)之間形成一個無閉合空腔,引流管(1)的所述一端口(2)位于該無閉合空腔的腔體內(nèi)。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萍,張純,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