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8)、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1),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2),所述的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連接,第一活塞(5)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5.1),第二活塞(7)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7.1),第一油腔(5.1)和第二油腔(7.1)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提供大的拉伸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螺栓拉伸工具,具體是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
技術介紹
螺栓液壓拉伸器是用來緊固或拆卸承受較大作用力的大直徑螺栓的工具,它包括支撐架、油缸、滑動配合在油缸內的活塞以及設在活塞上的油管接頭,工作時借助高壓油泵產生的油壓推動和螺栓連接的活塞對螺栓進行拉伸,使螺栓直徑變小,從而能夠對螺母進行旋松或扭緊。目前設備上的連接螺栓由于直徑較大或腐蝕生銹等原因,造成拉伸螺栓所需的拉力有所增大,現有的螺栓液壓拉伸器提供的拉力過小無法滿足拉伸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拉伸力大的螺栓液壓拉伸器。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所述的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連接,第一活塞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第二活塞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連通。采用以上結構后,本技術螺栓液壓拉伸器和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由于將活塞設置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連接,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連通,工作時,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內的油壓推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對螺栓進行拉伸,由于具有兩個活塞,油壓作用的面積增大,產生的拉伸力增大,適合對直徑大或腐蝕生銹需要大拉力的螺栓進行拉伸。作為改進,所述的油缸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固定連接,將油缸分設成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可方便油缸體或活塞的拆卸和安裝,維修方便。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螺紋連接,方便拆卸、維修和更換。作為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活塞設有用于對油腔內的油壓進行泄壓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和第一油腔連通,設置控制裝置,可以通過控制油腔內的壓力來避免活塞持續受力后,滑動到油缸的蓋板,把蓋板頂翻、頂壞。作為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裝置設于第一活塞和蓋板之間,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單向閥和閥軸,單向閥的閥芯為彈簧和鋼球,閥軸滑動配合在單向閥的中心孔內,閥軸的一端和鋼球相抵,另一端伸出單向閥外且朝向蓋板,采用此結構,其結構簡單,油腔內壓力控制效果較好。作為更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連通是指第一油腔通過設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的通道和第二油腔連通,使通道設在活塞上,縮小體積,確保結構的緊湊性。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螺栓液壓拉伸器剖視圖。附圖2為附圖I中控制裝置的放大圖。圖中,I、油管接頭,2、蓋板,3、控制裝置,3. I、閥軸,3. 2、鋼球,3. 3、彈簧,4、第一油缸,5、第一活塞,5. I、第一油腔,5. 2、通道,6、第二油缸,7、第二活塞,7. I、第二油腔,8、支撐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附圖I、附圖2所示,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8、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1,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管接頭I連通活塞和油缸之間形成的油腔,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2,另一端設于支撐架8上,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螺紋連接,第一活塞5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5. 1,第二活塞7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7. I,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通過開設在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上的通道5. 2連通。本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時,將油缸設置成同軸線的第一油缸4和第二油缸6,第一油缸4和第二油缸6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第一活塞5和蓋板2之間設有控制裝置3,控制裝置3設在第一活塞5上,和第一活塞5螺紋連接,控制裝置3包括單向閥和閥軸3. I,單向閥的閥芯為彈簧3. 3和鋼球3. 2,閥軸3. I滑動配合在單向閥的中心孔內,閥軸3. I的一端和鋼球3. 2相抵,鋼球3. 2的另一端和彈簧3. 3相抵,閥軸3. I的另一端伸出單向閥外且朝向蓋板2,閥軸3. I的上端在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未進油時,距離蓋板2有一定的距離。本技術在工作時,液壓油在高壓油泵作用下,經過油管接頭I進入到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內,隨著兩個油腔內油壓的增大,推動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滑動,第二活塞7帶動和其連接的螺栓進行拉伸,由于有兩個活塞,油壓作用的面積增大,拉力隨著增大,當控制裝置3隨著第一活塞5滑動到第一油缸4上端的蓋板2時,控制裝置3的閥軸3. I被蓋板2抵壓,閥軸3. I進而下壓鋼球3. 2,控制裝置3打開,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內的油便從此流出,油壓降低,活塞停止滑動,避免了當高壓油泵持續工作時,由于油腔內的油壓持續增大到使活塞滑出油缸的危險。權利要求1.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8)、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1),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2),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連接,第一活塞(5)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5. 1),第二活塞(7)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7. 1),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栓液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油缸(4)和第二油缸(6),第一油缸(4)和第二油缸(6)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栓液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連接是指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栓液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5)設有用于對第一油腔(5. I)和第二油腔(7. I)內的油壓進行泄壓的控制裝置(3 ),控制裝置(3 )和第一油腔(5. I)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螺栓液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裝置(3)設于第一活塞(5)和蓋板(2)之間,所述的控制裝置(3)包括單向閥和閥軸(3. 1),單向閥的閥芯為彈簧(3. 3)和鋼球(3. 2),閥軸(3. I)滑動配合在單向閥的中心孔內,閥軸(3. I)的一端和鋼球(3. 2)相抵,另一端伸出單向閥外且朝向蓋板(2)。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栓液壓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5.I)和第二油腔(7.1)連通是指第一油腔(5.1)通過設在第一活塞(5 )和第二活塞(7 )上的通道(5.2)和第二油腔(7. I)連通。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8)、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1),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2),所述的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連接,第一活塞(5)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5.1),第二活塞(7)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7.1),第一油腔(5.1)和第二油腔(7.1)連通。本技術能提供大的拉伸力。文檔編號B23P19/06GK202622313SQ2012202432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專利技術者楊自建, 曾紅菊 申請人:寧波賽維思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栓液壓拉伸器,包括支撐架(8)、油缸、活塞和油管接頭(1),活塞滑動配合在油缸內,油缸的上端設有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包括同軸線的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第一活塞(5)和第二活塞(7)連接,第一活塞(5)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一油腔(5.1),第二活塞(7)和油缸之間形成第二油腔(7.1),第一油腔(5.1)和第二油腔(7.1)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自建,曾紅菊,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賽維思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