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縫合器,特別是一種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器。
技術介紹
目前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多為人工縫合,縫合的鉛絲網(wǎng)片扎制拋石鉛絲籠,應用 于水利工程圍堰、堤壩加固。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合效率較高的改進型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改進型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 器,包括內為空腔結構的縫合器體和與空腔結構相適配的推進桿,縫合器體前 部一側插裝有裝簧腔,裝簧腔內底部通過沉頭螺釘設有堵塞,裝簧腔內設有彈 簧,彈簧下端設有彈簧片頂頭;從裝簧腔出口處到縫合器體出口處之間的縫合 器體上設有供縫合彈簧片滑動的滑槽,縫合器體出口上部兩側裝有滾絲,滾絲 通過滾動軸承及軸承蓋、螺絲安裝在縫合器上,滾絲旋槽位置與縫合彈簧片在 縫合器體內滑行的出口槽位置對齊,出口槽一側向下傾斜、另一側向上傾斜; 在縫合器出口處兩側分別設有一對可旋轉扣住鉛絲籠網(wǎng)片主絲到卡槽中的卡 扣;推進桿頭部與裝簧腔出口位置對應,推進桿尾部與轉動手輪傳動連接;縫 合器體尾部設有扣蓋,扣蓋由兩個對扣的部件組成且扣住手輪上的中環(huán)槽,通 過螺栓、墊片裝在縫合器體上;裝簧腔出口段設有豎開槽,在縫合器體上設有 手柄,手柄另一端插入裝簧腔的彈簧片頂頭和縫合彈簧片之間設置。所述的裝簧腔尾部設有頂蓋。本技術解決了以往用手鉗、鉛絲綁扎縫合鉛絲網(wǎng)片帶來效率低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 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 圖3為本技術的左視圖4為圖1的A-A剖視圖5為縫合器體的主視圖; 圖6為縫合器體的右視圖; 圖7為縫合器體的左視圖; 圖8為縫合器體的俯視圖; 圖9為圖5的B-B剖視圖10為圖8的C-C剖視圖;圖 ...
【技術保護點】
改進型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為空腔結構的縫合器體和與空腔結構相適配的推進桿,縫合器體前部一側插裝有裝簧腔,裝簧腔內底部通過沉頭螺釘設有堵塞,裝簧腔內設有彈簧,彈簧下端設有彈簧片頂頭;從裝簧腔出口處到縫合器體出口處之間的縫合器體上設有供縫合彈簧片滑動的滑槽,縫合器體出口上部兩側裝有滾絲,滾絲通過滾動軸承及軸承蓋、螺絲安裝在縫合器上,滾絲旋槽位置與縫合彈簧片在縫合器體內滑行的出口槽位置對齊,出口槽一側向下傾斜、另一側向上傾斜;在縫合器出口處兩側分別設有一對可旋轉扣住鉛絲籠網(wǎng)片主絲到卡槽中的卡扣;推進桿頭部與裝簧腔出口位置對應,推進桿尾部與轉動手輪傳動連接;縫合器體尾部設有扣蓋,扣蓋由兩個對扣的部件組成且扣住手輪上的中環(huán)槽,通過螺栓、墊片裝在縫合器體上;裝簧腔出口段設有豎開槽,在縫合器體上設有手柄,手柄另一端插入裝簧腔的彈簧片頂頭和縫合彈簧片之間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改進型鉛絲籠網(wǎng)片縫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為空腔結構的縫合器體和與空腔結構相適配的推進桿,縫合器體前部一側插裝有裝簧腔,裝簧腔內底部通過沉頭螺釘設有堵塞,裝簧腔內設有彈簧,彈簧下端設有彈簧片頂頭;從裝簧腔出口處到縫合器體出口處之間的縫合器體上設有供縫合彈簧片滑動的滑槽,縫合器體出口上部兩側裝有滾絲,滾絲通過滾動軸承及軸承蓋、螺絲安裝在縫合器上,滾絲旋槽位置與縫合彈簧片在縫合器體內滑行的出口槽位置對齊,出口槽一側向下傾斜、另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石賢達,柴常謙,荊寶林,田秀偉,李樹旗,
申請(專利權)人:石賢達,柴常謙,荊寶林,田秀偉,李樹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