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橋梁拉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斜拉索橋梁施工用穿索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連接板以及設置于連接板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所述穿索板還包括用于固接拉索鋼絞線的固定單元,所述固定單元為兩個以上且固定口與相應鋼絞線一一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摒棄了傳統的單根輸送鋼絞線的工作方式,通過設置多個固定單元,從而實現其一次多根的輸送目的,相較老式的效率低下的輸送方式而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顯然更為有效的提高了鋼絞線的輸送效率,其結構簡單且工作穩定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橋梁拉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斜拉索橋梁施工用穿索板。
技術介紹
斜拉索橋是現代大跨橋梁的重要的結構形式,特別是在跨越峽谷、海灣、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橋墩的地方架設大跨徑的特大橋梁時,往往都選擇懸索橋和斜拉橋的橋型。斜拉索橋由拉索、索塔、主梁、和橋面組成,橋面荷載經主梁傳給拉索、再由拉索傳到索塔。在橋梁施工時,如何將構成拉索的鋼絞線由橋面準確拉送至位于塔頂的外套管內塔柱處,這就需要穿索板來實現鋼絞線在其兩者間的往復輸送功能。現有的穿索板結構如圖I所 示,包括弧形板a,弧形板a的一側內弧面處設置有用于連接塔頂卷揚機拉繩的連接管b,其另一側內弧面處則相應設置有用于連接拉索鋼絞線的單根連接套管c且在其端部另設有用于連接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部d,其中連接管b、連接套管c的軸線均與弧形板a的母線呈平行狀態;在使用時,固定好各卷揚機拉繩后,通過在連接套管c上穿設固定鋼絞線,塔頂卷揚機開始動作,牽引穿索板上升并止于塔頂處,位于塔頂的工作人員此時則取下該鋼絞線;之后,橋面卷揚機在連接部d的作用下再開始回拉穿索板,穿索板回至橋面部分并重新在連接套管c處穿設鋼絞線,周而復始,即可實現其穿索工作。現有的上述結構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拉索通常都為多根鋼絞線集束而成,而由于現有穿索板上的單根連接套管c在其一次工作時只能穿索一根鋼絞線,從而導致其重復往復現象頻發,工作人員不但要重復的機械式的穿索及卸索,導致操作繁瑣而勞動強度大,同時也極大的延長了其施工周期,從而給建設者的經濟效益帶來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穿索板,可有效提高鋼絞線的輸送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穿索板,包括連接板以及設置于連接板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所述穿索板還包括用于固接拉索鋼絞線的固定單元,所述固定單元為兩個以上且固定口與相應鋼絞線一一對應設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摒棄了傳統的單根輸送鋼絞線的工作方式,通過設置多個固定單元,從而實現其一次多根的輸送目的,相較老式的效率低下的輸送方式而言,本技術顯然更為有效的提高了鋼絞線的輸送效率,其結構簡單且工作穩定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傳統穿索板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結構的俯視圖;圖4為圖3的I部分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固定單元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穿索板,包括連接板10以及設置于連接板10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所述穿索板還包括用于固接拉索鋼絞線的固定單元20,所述固定單元20為兩個以上且固定口與相應鋼絞線一一對應設置,具體結構如圖2-6所示。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固定單元20外形呈條槽狀且其槽長方向平行穿索板運動方向設置,其上凹槽構成用于固置單根鋼絞線的固定槽21,固定單元20在其一側或兩側槽壁處貫穿設置有用于固定鋼絞線的螺釘孔24 ;所述螺釘孔24為兩道以上且沿固定單元20槽長方向布置。這樣,固定單元20的徑向截面可理解為構成類似“C”·字狀;在實際工作時,通過將單根鋼絞線直接放置于固定單元20上的固定槽21槽口(也即“C”字狀口部)內,并同時通過設置于固定槽21邊側的螺釘孔24內的卡位螺釘22實現對于拉索鋼絞線的限位緊固,如圖2-4所示;之后,通過設置于連接板10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對其整個穿索板實現上下拉動牽引,最終完成其鋼絞線的輸送目的。其卡位螺釘22的定位方式,或為直接開設于固定單元20 —側槽壁處的緊釘方式,使用時依靠螺釘端部壓迫拉索鋼絞線而實現兩者定位目的;或采用在固定單元20兩側開設螺釘孔24,如圖6所示,從而實現螺釘穿透固接等固接方式,其實現方式為多種,可依現場環境而定,此處就不再一一贅述。考慮到在實際使用時的各種復雜工作環境,為保證固定單元20對于拉索鋼絞線的可靠固定,所述固定單元20在其臨近塔頂卷揚機的一側槽端沿其槽長方向內凹設置有沉孔部23,其結構如圖2所示,此時,其固定單元10凹槽處即構成了階梯槽,相應的,所述拉索鋼絞線的相應配合端也設置有階梯軸狀配合部e,兩者間構成軸向擋位配合。這樣,拉索鋼絞線上的階梯軸狀配合部e,可理解為此時在拉索鋼絞線端部形成了縮頸部,該縮頸部的前端與固定單元的沉孔部23及固定槽21的形成的階梯槽內壁外形輪廓一致,如圖3-4所示;使用時依靠上述階梯軸狀配合部與固定單元20間構成卡嵌配合關系,從而形成初步卡位固定,之后再通過卡位螺釘22對于拉索鋼絞線端部縮頸處的二次緊釘固定,實現其最終卡位作用。此處的卡位螺釘22的定位方式,即為如圖2-5所示的在固定單元20的兩側槽壁均開設螺釘孔24的方式,當拉索鋼絞線的端部放置于固定槽21內時,依靠沉孔部23與拉索鋼絞線端部間的卡位配合實現拉索鋼絞線的軸向單方向限位目的,同時在槽口處穿設卡位螺釘22,從而實現對于拉索鋼絞線周向方向的限位目的;本技術通過上述雙重定位,一方面保證了拉索鋼絞線在輸送過程中的與固定單元20間的穩固配合,另一方面也確保了其在輸送至塔頂時,工作人員只需擰松卡位螺釘22再拔出拉索鋼絞線即可,拆卸起來尤為方便快捷。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10外形呈彎弧面形板狀,其母線方向平行固定單元20槽長方向設置,連接單元包括用于連接塔頂卷揚機拉繩的第一連接單元31以及用于接橋面卷揚機拉繩的第二連接單元32,所述兩連接單元分置于連接板10上的臨近其兩端部的內弧面處,其兩連接單元長度方向均平行固定單元10槽長方向設置;所述第一連接單元31為連接套管,所述固定單元10為兩根且分置于第一連接單元31管體兩側設置。實際使用時,其固定單元20與連接板10間的配合方式或為直接焊接,或為螺栓固接等,只需實現其兩者固接目的即可。本技術通過對稱設置的雙根固定單元10,從而實現了一次即可牽引兩根拉索鋼絞線的目的,相較于傳統的單根牽引而言,其輸送效率更高;此外,通過其獨特的雙重定 位固接配合方式,也保證了固定單元10相對于拉索鋼絞線的穩定固接性和便于拆卸性,使用起來方便可靠,市場前景廣闊。權利要求1.一種穿索板,包括連接板(10)以及設置于連接板(10)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索板還包括用于固接拉索鋼絞線的固定単元(20),所述固定単元(20)為兩個以上且固定ロ與相應鋼絞線一一對應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穿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単元(20)外形呈條槽狀且其槽長方向平行穿索板運動方向設置,其上凹槽構成用于固置單根鋼絞線的固定槽(21),固定單元(20)在其ー側或兩側槽壁處貫穿設置有用于固定鋼絞線的螺釘孔(24)。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穿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単元(20)在其臨近塔頂卷揚機的一側槽端沿其槽長方向內凹設置有沉孔部(23),所述拉索鋼絞線的相應配合端設置有階梯軸狀配合部,兩者間構成軸向擋位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釘孔(24)為兩道以上且沿固定単元(20)槽長方向布置。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穿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0)外形呈彎弧面形板狀,其母線方向平行固定単元(20)槽長方向設置,連接單元包括用于連接塔頂卷揚機拉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穿索板,包括連接板(10)以及設置于連接板(10)上的用于連接塔頂及橋面卷揚機拉繩的連接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索板還包括用于固接拉索鋼絞線的固定單元(20),所述固定單元(20)為兩個以上且固定口與相應鋼絞線一一對應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祖祥勝,劉征宇,李廣勇,陳登凱,張松,楊明,柏國清,王澤永,陳道權,魯政來,鄧元峰,徐先鵬,
申請(專利權)人:威勝利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