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砌體(1)、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1)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1)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施工工藝簡單、工序少、工期大大縮短,降低了施工的難度,降低了造價。(*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材料,尤其是一種墻面預制件,具體地說是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
技術介紹
我國“十二五”墻體材料革新發展目標中指出到2015年,全國新型墻體材料產量所占比重達65%以上,建筑應用比例達75%以上;新型墻體材料產品生產能耗下降20% ;要加快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步伐,鼓勵新型墻體材料向輕質化、高強化、復合化發展,重點推進節能保溫、高強防火、利廢環保的多功能復合一體化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應用;推動新型墻體材料產業升級;組織新型墻體材料示范實施新型墻體材料推廣示范工程,大力發展節能環保、阻燃防火的新型墻體材料;加大在新農村示范工程的應用;實施多功能復合一體化 新型墻體材料示范工程,推動多功能復合一體化新型墻體材料在城市建筑中的應用示范。為了達到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出節能的要求,應在外墻使用高效保溫材料的復合墻體。但是目前常用的保溫墻體的施工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①外墻保溫與主體結構分開施工,延長施工周期,增加建筑成本耐火性能差,保溫層與主體間存在空腔,抗風壓尤其是抗負風壓的性能差;并火災時會很快形成“引火通道”,迅速蔓延;③保溫材料與墻體粘結強度低;④保溫層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在周期性熱作用下,耐久性較差;⑤保溫層與其他材料材質密度相差過大,材質間的彈性模量和線性脹系數也不相同,在溫度應力作用下的變形也不同,極容易產生面層的裂縫、脫落;⑥保溫材料技術不成熟,使用壽命不能做到與主體結構相同,為了做到節能在建筑的整個使用壽命期間能發揮作用,需多次維護,甚至更換,付出昂貴的維護費用。要解決以上幾個問題,單純從改善施工工藝,是無法徹底消除其質量隱患的。因此,設計出一種既能滿足結構受力要求,又能滿足建筑外墻保溫、隔熱、隔音、防火、美觀、施工簡便的新型的復合墻體是實現“十二五”墻體材料革新發展目標的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墻體材料存在難以滿足“十二五”墻體材料革新發展目標的問題,設計一種既能滿足結構受力要求,又能滿足建筑外墻保溫、隔熱、隔音、防火、美觀、施工簡便的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砌體I、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I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I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所述的榫頭7的兩側面或一側面為利于插裝的斜面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I)本技術集墻體承重、保溫節能、裝飾一體化,這在墻體領域鮮見研究。它克服了當前墻體普遍存在的容重、熱工、強度、美觀不能兼得的問題,全面提升整體裝飾效果,由工廠化生產的榫接砌塊,在建筑施工現場直接拼裝而成,并在施工作業面上一次完成,施工工藝簡單、工序少、工期大大縮短,降低了施工的難度,降低了造價。(2)本技術以夾芯層作為保溫材料,不僅克服了保溫材料的易燃,耐久性差等缺點,而且雙保溫層一層在混凝土夾層,另一層坐落在混凝土上,先設置保溫層,后澆筑混凝土,使保溫層與結構層和裝飾面層接觸完全,互相支撐,有較好的連接性能,克服容易脫落問題。(3)本技術的砌體采用雙保溫層設計,由于結構之間的空氣層,提高了其保溫、隔熱隔音效果,能夠取得良好的隔聲效果。(4)本技術的砌塊上下兩頭榫接插入凹槽,封閉較好,形成空腔易于砂漿填實,不但克服了外界水隨貫通的通道擴散進入保溫層的而造成的高吸水率問題,抗凍性也得到改善,而且,使墻體在水平荷載的作用下能夠承受較大的往復荷載而只產生非常小的水平位移,有利于結構受力狀態合理化,使墻體抗剪切能力大幅度提高,抗震性能得到進一步改善。(5)本技術可在工廠一次性預制而成,是將工廠化預制的具有承重、保溫和裝飾功能的成品復合材料體系,通過特有的固定方式進行現場快速安裝,可實現保溫耐久、表觀豪華、安全牢固的外墻承重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砌塊連接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它主要由砌體I、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如圖I所示,砌體I為混凝土澆注結構,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可采用常見的夾芯材料制作,面層4可采用瓷磚、面磚或共它裝飾材料(也可采用金屬裝飾板),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I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I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為利于榫頭7插入相鄰的砌塊中,具體實施時榫頭7的兩側面或一側面最好設計成斜面結構。將本技術的墻體砌塊在工廠預制后運至施工現場只需將上一層砌塊下部的榫頭插入下一層砌塊上的凹槽或安裝槽中即可,如圖2所示。本技術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權利要求1.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砌體(I)、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I)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I)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所述的榫頭(7)的兩側面或一側面為利于插裝的斜面結構。專利摘要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砌體(1)、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1)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1)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本技術施工工藝簡單、工序少、工期大大縮短,降低了施工的難度,降低了造價。文檔編號E04C1/41GK202627298SQ2012202680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蘇慧, 李煥軍, 吳方華, 韓穎, 左熹 申請人:金陵科技學院, 錦宸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承重雙保溫裝飾一體化榫接復合砌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砌體(1)、第一保溫層(2)、第二保溫層(3)和面層(4)組成,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嵌裝在砌體(1)上的凹槽(5)中,第二保溫層(2)嵌裝在由砌體與面層(4)形成的安裝槽(6)中,所述的砌體(1)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的凹槽(5)和安裝槽(6)相匹配的榫頭(7),榫頭(7)的高度加上對應保溫層的高度與對誚的凹槽或安裝槽的深度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慧,李煥軍,吳方華,韓穎,左熹,
申請(專利權)人:金陵科技學院,錦宸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