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安裝于建筑物頂面的裝飾材料。它一種集成光帶,包括光槽帶、定位帶、光槽帶面板、集成腔面板、端蓋板,光槽帶和定位帶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光槽帶又包括弧形體、定位體、安裝位,光槽帶面板兩側邊分別設于兩安裝位使弧形體與光槽帶面板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定位體與定位帶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兩側邊設于定位體與定位帶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與定位帶、定位體三者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省略光槽,結構變得簡單,把集成帶分成幾個部件,可以提高各種型號的共用標準件,減少庫存積壓。還減少了包裝材料,又降低了運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安裝于建筑物頂面的裝飾材料。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集成帶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號2011101103783的建筑功能設備終端的集成帶及室內頂面結構。該申請中描述的集成帶結構有許多缺陷,I是燈安裝空間需獨立的安裝一具有反光功能的光槽,造成零部件多,安裝工序復雜。2該申請中的建筑功能集成區的寬度是固定不變的,由于各種建筑所要求的功能不一樣,建筑功能集成區的寬度是有多種型號的,因此該申請中的集成帶必需生產寬度不一的多種型號產品,造成集成帶成品積壓,而且每條集成帶體積大,運輸成本高。3建筑功能集成區的頂面有時是不需要密封的,而該申請中的建筑功能集成區頂面是密封,造成浪費和增加建筑負載。·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零件之間配合結實、產品懸吊牢靠、能拆分運輸、各種型號能共用的標準件多的且有一側為燈安裝位的集成光帶。本技術的第一目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集成光帶,包括光槽帶、定位帶、光槽帶面板、集成腔面板、端蓋板,光槽帶和定位帶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光槽帶又包括一具有反光面的弧形體、設在弧形體一側部與定位帶對應的定位體、及位于弧形體兩側端口的安裝位。光槽帶面板兩側邊分別設于兩安裝位使弧形體與光槽帶面板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定位體與定位帶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兩側邊設于定位體與定位帶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與定位帶、定位體三者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端蓋板分別和光槽帶、定位帶的端面連接,端蓋板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作下述進一步完善。 所述安裝位外側設有對接槽。所述定位帶外側面設有對接槽。所述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內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件。本技術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零件之間配合結實、產品懸吊牢靠、能拆分運輸、各種型號能共用的標準件多的且兩側分別為燈安裝位的集成光帶。本技術的第二目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集成光帶,包括兩條光槽帶、兩條光槽帶面板、集成腔面板、端蓋板,兩條光槽帶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每條光槽帶又包括一具有反光面的弧形體、設在弧形體一側部的定位體、及位于弧形體兩側端口的安裝位。每一光槽帶面板兩側邊分別對應設于同一弧形體兩安裝位使弧形體與光槽帶面板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兩條光槽帶的定位體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兩側邊設于兩條定位體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與兩定位體共同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端蓋板分別和兩條光槽帶端面連接,端蓋板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作下述進一步完善。所述安裝位外側設有對接槽。所述定位體內側面設有掛勾。所述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內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件。本技術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零件之間配合結實、產品懸吊牢靠、能拆分運輸、各種型號能共用的標準件多的集成光帶。本技術的第三目是這樣實現的。—種集成光帶,包括兩條定位帶、集成腔面板、端蓋板,兩條定位帶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兩條定位帶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兩側邊分別設于兩條定位帶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與兩條定位帶共同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端蓋板分別與兩條定位帶的端面連接,端蓋板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作下述進一步完善。 所述定位帶外側設有對接槽。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省略光槽,利用集成帶本身作反光面,結構變得簡單,安裝也容易。把圍成建筑功能集成區的集成帶分成幾個部件,可以提高各種型號的共用標準件,只需集成腔面板根據不同的型號生產,減少庫存積壓。懸吊牢靠,如果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區頂面需要密封可以采用薄板把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區頂面遮蓋,降低了集成件的造價又降低了建筑的負載。由于本技術的集成光帶拆分成幾個部件生產,只需現場安裝,因此減少了包裝材料,又降低了運費。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主要反映集成光帶橫斷面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I端蓋板平面板。圖3為光槽帶斷面圖。圖4為定位帶斷面圖。圖5為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主要反映集成光帶橫斷面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主要反映集成光帶橫斷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I,結合圖I至圖4,一種集成光帶,包括光槽帶I、定位帶2、光槽帶面板3、集成腔面板4、端蓋板5,光槽帶I和定位帶2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光槽帶I又包括一具有反光面的弧形體10、設在弧形體10 —側部與定位帶2對應的定位體11、及位于弧形體10兩側端口的安裝位12。光槽帶面板3兩側邊分別安裝于兩安裝位12的內側使弧形體10與光槽帶面板3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13。定位體11與定位帶2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4兩側邊分別安裝于定位體11與定位帶2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4與定位帶2、定位體11三者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6。端蓋板5分別和光槽帶I、定位帶2的端面之間通過螺絲14連接,端蓋板5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15。先把端蓋板5安裝在光槽帶I、定位帶2的端面,使光槽帶、定位帶和端蓋板形成一整體,再把它們抬升通過懸吊位與懸吊裝置連接。所述一安裝位12外側設有對接槽16,所述定位體11內側面設有掛勾110,所述定位帶2內側設有掛勾21,定位帶外側面設有對接槽20,集成腔面板4兩側邊就是分別勾掛于掛勾110、21上的。所述對接槽16、掛勾110、掛歷勾21、對接槽20外表面還可分別安裝起裝飾作用的扣接邊條。所述光槽帶面板3為平板或光柵板。所述集成腔面板4設有建筑功能終端安裝位,該安裝位可以是空調末端出風口、消防設備安裝孔等等,集成腔面板4可以為格柵板、平板或凹槽板等形式。為了更好地使集成光帶不變形,有時在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內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件(圖中未示出)。實施例2,結合圖5,一種集成光帶,包括兩條光槽帶1、2、兩條光槽帶面板3、4、集成腔面板5、端蓋板6,兩條光槽帶1、2為兩個獨立部件。由于光槽帶1、2的結構相同,使用時對稱設置,下面僅介紹光槽帶I。由于兩條光槽帶面板3、4的結構相同,使用時對稱設置,下面僅介紹光槽帶面板3。所述光槽帶I又包括一具有反光面的弧形體10、設在弧形體10 —側部的定位體11、及位于弧形體兩側端口的安裝位12。光槽帶面板3兩側邊分別安裝于弧形體10兩安裝位12的內側使弧形體10與光槽帶面板3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13。光槽帶I的定位體11和光槽帶2的定位體11’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5安裝于兩定位體11、11’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5與兩定位體11、11’共同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7。端蓋板6分別和兩條光槽帶1、2端面之間通過螺絲16連接,端蓋板6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17。先把端蓋板6安裝在光槽帶I、2的端面,使光槽帶1、2和端蓋板6形成一整體,再把它們抬升通過懸吊位17與懸吊裝置連接。所述一安裝位12外側設有對接槽14。所述定位體11內側面設有掛勾15,定位體11’內側面設有掛勾15’,集成腔面板5兩側邊是分別與掛勾15、15’相互勾掛的,對接槽14、掛勾15、15’外表面還分別可以安裝起裝飾作用的扣接邊條。所述光槽帶面板3為平板或光柵板。所述集成腔面板5設有建筑功能終端安裝位,該安裝位可以是空調末端出風口、消防設備安裝孔等等。為了更好地使集成光帶不變形,有時在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內設有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集成光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槽帶、定位帶、光槽帶面板、集成腔面板、端蓋板,光槽帶和定位帶為兩個獨立部件;所述光槽帶又包括一具有反光面的弧形體、設在弧形體一側部與定位帶對應的定位體、及位于弧形體兩側端口的安裝位;光槽帶面板兩側邊分別設于兩安裝位使弧形體與光槽帶面板之間形成燈安裝空間;定位體與定位帶相對而設,集成腔面板兩側邊設于定位體與定位帶底部之間,使集成腔面板與定位帶、定位體三者圍成建筑功能終端件集成安裝空間;端蓋板分別和光槽帶、定位帶的端面連接,端蓋板上設有懸吊集成光帶的懸吊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淑珍,
申請(專利權)人:梁淑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