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包含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設置在第一層玻璃上;所述通孔設置在第二層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徑比沉割部的直徑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內;螺栓穿過通孔;所述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依次設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脹環呈C形,設置在通孔內;所述下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下部;所述上墊圈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上部,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的改進,尤其是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屬于緊固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如中國專利申請號CN01809434. 1,專利申請名稱為“用于多層玻璃的固定元件和具有該錨固平板狀多層體的固定元件的裝置”公開了一種多層玻璃中的具有沉割部28的鉆孔30、32中的固定元件;該固定元件10具有一個膨脹錐14,一個膨脹環16可套到膨脹錐14上。為了可以補償多層體24、26中各層之間不能對準的問題,外層24中的鉆孔30具有比另一層26中的鉆孔32大的直徑;固定元件10的墊圈18為具有一個注入孔22的結構,通過注入孔22在固定元件10的螺桿12和外層24的鉆孔30的壁之間的中間腔可由一種填充物質36填充。一螺母34螺紋固定在螺桿12上,壓緊墊圈18。凸緣19為鉆·孔30與鉆孔32的對接處的凸起。這種結構構造復雜,而且制作過程也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包含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設置在第一層玻璃上;所述通孔設置在第二層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徑比沉割部的直徑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內;螺栓穿過通孔;所述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依次設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脹環呈C形,設置在通孔內;所述下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下部;所述上墊圈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上部,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優選的,所述膨脹環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倒角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技術所述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省去了注入填充物質工序,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圖I為現有技術所述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的剖視圖;附圖2為本技術所述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的剖視圖;附圖3為膨脹環的主視圖;其中1、第一層玻璃;2、第二層玻璃;3、螺栓;4、沉割部;5、通孔;6、下墊圈;7、膨脹環;8、上墊圈;9、螺母;10、固定元件;12、螺桿;14、膨脹錐;16、膨脹環;18、墊圈;19、凸緣;22、注入孔;24、外層;26、另一層;28、沉割部;30、鉆孔;32、鉆孔;34、螺母;36、填充物質。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2、3所示的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包含第一層玻璃I、第二層玻璃2、螺栓3、沉割部4、通孔5、下墊圈6、膨脹環7、上墊圈8、螺母9 ;所述沉割部4設置在第一層玻璃I上;所述通孔5設置在第二層玻璃2上;所述通孔5的直徑比沉割部4的直徑大;所述螺栓3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4內;螺栓3穿過通孔5 ;所述下墊圈6、膨脹環7、上墊圈8依次設置在螺栓3上,最后用螺母9固定;所述膨脹環7呈C形,設置在通孔5內;所述下墊圈6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7的下部;所述上墊圈8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7的上部,所述膨脹環7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倒角部,以分別與第二倒角部、第一倒角部配合;當螺母9鎖緊時,下墊圈6和上墊圈8分別插入膨脹環7,使膨脹環7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3 ;本技術省 去了注入填充物質工序,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設置在第一層玻璃上;所述通孔設置在第二層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徑比沉割部的直徑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內;螺栓穿過通孔;所述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依次設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脹環呈C形,設置在通孔內;所述下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下部;所述上墊圈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上部,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環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倒角部。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包含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設置在第一層玻璃上;所述通孔設置在第二層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徑比沉割部的直徑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內;螺栓穿過通孔;所述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依次設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脹環呈C形,設置在通孔內;所述下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下部;所述上墊圈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上部,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文檔編號F16B13/08GK202628712SQ20122014641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專利技術者唐祥根 申請人:蘇州唐峰電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層玻璃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設置在第一層玻璃上;所述通孔設置在第二層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徑比沉割部的直徑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設置在沉割部內;螺栓穿過通孔;所述下墊圈、膨脹環、上墊圈依次設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脹環呈C形,設置在通孔內;所述下墊圈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下部;所述上墊圈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脹環的上部,當螺母鎖緊時,下墊圈和上墊圈分別插入膨脹環,使膨脹環膨脹,從而支撐住螺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祥根,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唐峰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