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連接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所述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所述齒輪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齒輪槽,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鎖螺母,其中,支架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自鎖螺母上設置有沉頭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的組合結構,實現(xiàn)了混合結構單面連接,螺栓扳擰性能好,安安裝后表面質量高,隱身性能好,而且螺母具有游動糾偏功能,降低連接對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規(guī)模釘群連接的協(xié)調性,保證了連接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連接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飛機機翼普遍采用多梁厚蒙皮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將機翼上所有的載荷都集中到主接頭上,導致根部接頭區(qū)域載荷非常大。鈦合金梁和復合材料蒙皮被廣泛應用到機翼設計中,這就帶來了這兩種材料的連接問題,比如連接件安裝協(xié)調性差,擰緊力矩無法控制,缺少大直徑埋頭連接件等等。目前國內單面連接一般采用十字槽螺栓和托板螺母的方式,如HB6565和 Q611S-93,螺栓為鈦合金十字槽沉頭螺栓,螺母為托板自鎖螺母,這兩種標準件存在以下缺占-^ \\\ ·(I)標準件最大直徑均不超過10mm,無法滿足設計需求;(2)螺栓槽型為十字槽,扳擰性能差,擰入時極易滑絲,無法保證擰緊力矩,同時槽口破壞使表面質量差,不利于飛機的雷達隱身;(3)托板螺母無糾偏能力,對螺栓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高,釘群連接協(xié)調性差;(4)要保證螺栓螺紋不進夾層,必須加托板螺母墊片,螺栓長度選擇困難。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對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低、安裝連接質量好的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齒輪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齒輪槽,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鎖螺母,其中,支架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自鎖螺母上設置有沉頭窩。所述沉頭窩的深度為2. 6mm。本技術的技術效果是本技術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采用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的組合結構,實現(xiàn)了混合結構單面連接,填補國內大規(guī)格單面埋頭連接件空白。螺栓扳擰性能好,保證安裝順利,同時能很好的控制擰緊力矩;提高復合材料的連接性能,滿足對孔精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安裝后表面質量高,隱身性能好。螺母具有游動糾偏功能,降低連接對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規(guī)模釘群連接的協(xié)調性。每種長度的螺栓所適用的夾層厚度在螺栓設計時可根據(jù)沉窩頭方便計算出,安裝時螺栓長度選擇非常方便。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齒輪槽螺栓的側視圖;圖3是齒輪槽螺栓的主視圖;圖4是游動托板螺母的側視圖;圖5是游動托板螺母的主視圖,其中,I-齒輪槽螺栓、2-游動托板螺母、3-支架、4-自鎖螺母、5-沉頭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其是本技術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的結 構示意圖。該連接組件由齒輪槽螺栓I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2構成。如圖I所示,安裝時先在開敞情況下將游動托板螺母2連接到安裝結構上,再單面操作安裝齒輪槽螺栓I。請同時參閱圖2和圖3,所述齒輪槽螺栓直徑12mm,材料為Ti6A14V,與混合結構電位接近,防止電位腐蝕。槽型采用齒輪槽,與十字槽相比,其扳擰性能提高了 30倍以上,安裝容易,能很好的控制擰緊力矩,擰入后槽口不會變形,表面質量好,提高隱身性能。螺紋大徑修正,表面采用“涂二硫化鑰+涂十六醇”處理,提高其安裝性能。 請同時參閱圖4和圖5,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3和自鎖螺母4。其中,支架3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以提供足夠的擰脫力矩,保證自鎖螺母制動。所述自鎖螺母鎖緊性能要求為“第一次擰入最大力矩9. SN · m,第五次擰出最小力矩I. SN · m”,保證螺栓的擰入和防松。另外,游動托板螺母上設置有2. 6mm沉頭窩5,在螺栓擰入時起導向作用,從而不需加墊片,且還保證螺紋不進夾層,提高連接質量。同時根據(jù)沉頭窩5的深度還能計算出每顆螺栓適用的夾層厚度,在安裝時根據(jù)夾層實際厚度選用合適的螺栓。游動托板螺母,通過游動調節(jié),具有一定的游動糾偏量,降低連接對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提高大規(guī)模釘群連接的協(xié)調性。另外,本技術采用定力扳手進行安裝,螺母的游動糾偏能力和適當?shù)逆i緊性能,保證螺栓能順利擰入并起到防松作用;螺栓的高扳擰性能,能保證螺栓順利擰入并控制擰緊力矩在35Nm 45Nm范圍內。綜上所述本技術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除了保證最小軸向破壞拉力外,還能起到游動糾偏的作用,保證螺栓能順利安裝,同時增加大規(guī)模釘群連接的協(xié)調性。而且沉頭窩的設計避免了加墊片,還能保證螺栓螺紋不進夾層,提高連接質量,并通過控制鎖緊力矩,提高安裝和防松性能,因此非常適用于飛機混合結構之間的連接。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齒輪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齒輪槽,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鎖螺母,其中,支架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自鎖螺母上設置有沉頭窩。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頭窩的深度為2. 6mm。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機械連接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所述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所述齒輪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齒輪槽,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鎖螺母,其中,支架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自鎖螺母上設置有沉頭窩。本技術采用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的組合結構,實現(xiàn)了混合結構單面連接,螺栓扳擰性能好,安安裝后表面質量高,隱身性能好,而且螺母具有游動糾偏功能,降低連接對孔精度和垂直度要求,增加了大規(guī)模釘群連接的協(xié)調性,保證了連接質量。文檔編號F16B37/00GK202628731SQ20122008662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9日專利技術者胡利, 楊軍, 楊家勇, 甘建, 何婭梅, 張慶茂 申請人: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混合結構連接的大直徑單面埋頭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安裝的齒輪槽螺栓和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其中,所述齒輪槽螺栓的槽型采取齒輪槽,所述沉頭窩游動托板螺母包括支架和自鎖螺母,其中,支架中間為連接孔,兩端為連接耳片,自鎖螺母上設置有沉頭窩。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胡利,楊軍,楊家勇,甘建,何婭梅,張慶茂,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