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雨擋沙百葉風口,包括:包括弧形葉片(1)組、外框(2)、排沙口(3),所述各個弧形葉片(1)縱向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框(2)內;所述排沙口(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1)的下方;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口(3)排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新風口,在風沙較大的地區,既可以防止雨水的進入,又可以減少通過通風、空調系統的新風口進入室內或者管道的沙塵量,從而改善室內的衛生條件,節省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ー種通風置換領域,尤其涉及ー種防雨擋沙百葉風ロ。
技術介紹
將室外新風引入室內,對室內污濁的空氣進行通風置換,是エ業及民用建筑物最常用的一種用于維持室內空氣品質的手段之一。在建筑物的外墻上設置防雨百葉新風ロ,是有組織進風系統最常用的一種新風引入的方式。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建設在風沙較大地區的沙漠、半沙漠區域的エ廠越來越多,而部分地區沙漠化現象嚴重。設有通風、空調系統的建筑物,當沒有設置新風過濾設施時,室內通常會有較嚴重的積沙;而對室內空氣潔凈度有一定要求而設有空氣過濾器的建筑物,雖然可以防止沙塵進入室內,但由于新風中含沙塵量較大,過濾器需要頻繁清洗,否則就會導致過濾器阻力過大,新風量變小,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嚴重時甚至可能導 致過濾器破損,失去過濾功能。經檢索,有與本技術類似的進風裝置或者結構如下中國專利(CN2437830Y,專利技術名稱自動調節性防沙百葉窗)公開了 防沙百葉窗由防沙葉片、連接裝置、電動驅動器組成。該防沙百葉窗的防沙葉片由折彎的平板構成,主要靠慣性力的作用捕捉、分離沙塵。葉片的結構較為復雜。該防沙百葉窗沒有說明排沙ロ的形式,無法判斷是否考慮了能夠讓沙塵和雨水順利排出的措施以及防止進風從排沙ロ旁通通過防沙葉片的措施。中國專利(CN201643881U,專利技術名稱防沙過濾器)公開了ー種防沙過濾器,過濾器芯有多片弧形的擋風板和百葉是孔板組成,葉片的排列與進風的方向基本平行,設置有集沙箱。該防沙過濾器沒有防水的功能,被捕捉的沙塵在沿進風氣流方向的末端的濾芯落沙ロ排出,空氣從與進風氣流方向垂直的空板排出,結構較為復雜,如密封不嚴則容易漏風,降低除沙的效率,且需要定期清理,不能直接用于室外作為進風ロ使用。中國專利(CN201287715Y,專利技術名稱內燃機車防風沙過濾器)公開了ー種內燃機車防風沙裝置,其用于內燃機車發熱電器設備的冷卻空氣的除沙過濾,采用V字型葉片迷宮式排列,不能用于通風空調系統中。中國專利CN2465439Y (專利技術名稱一種高效防水通風結構)和日本專利JP11-125078A公開的通風結構,其葉片都是水平布置,僅具有防水功能,不具備除塵功能。美國專利(US6575826B2)公開了ー種側墻安裝的防止液體和固體進入的風ロ,采用于直角S型葉片,交錯組成迷宮型空氣通道,葉片呈水平排列,底板水平。該風ロ的葉片折角都是直角,空氣通過時需要多次改變角度,阻力會比較大;排放ロ的底板是水平的,面向進風方向,從排放ロ也能夠進風,不利于沙塵的排出,用在風沙很大的地方,排放ロ容易堵塞或者倒灌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可以防止雨水、減少沙塵通過風ロ進入室內或者管道,尤其適用于風沙較大地區,而該防雨擋沙百葉風ロ本身不需要做任何清洗和維護。本技術的一種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包括弧形葉片組I、外框2、排沙ロ 3,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縱向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框2內,且每個弧形葉片的兩端固定在上下側的外框上。具體的,在上下外框的內側設置卡槽,將弧形葉片置入上下外框的卡槽內,然后用左右兩側的外框將上下外框固定在一起即可;所述排沙ロ 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I的下方;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ロ 3排出。排沙ロ 3是固定在風口下側的外框上。具體的實施中,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之間留有空隙;間距范圍為Γ8πιπι,優選間距為 Smnin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采用縱向平行排布的方式且每兩片弧形葉片I弧面相對且錯開的排布方式固定;使空氣經過的通道成S形。實施中,所述弧形葉片I的橫向截面輪廓為半橢圓或半圓的弧形。所述弧形葉片I的內弧表面上設置有縱向排列的溝槽4。所述排沙ロ 3為ー組,每個排沙ロ為漏斗狀。本實用型采用的防雨擋沙百葉風ロ的葉片為弧形、且使空氣經過的通道成“ S”型、縱向、相對排列。當具有一定速度的新風從弧形葉片組成的空氣經過的“S”型通道流過時,氣流方向不斷變化,新風中的水滴、較重的沙塵由于慣性力的作用撞擊到葉片表面從而從氣流中分離出來,并沉降或流到排沙ロ處排出;弧形葉片還可讓氣流產生一定的旋轉,利用離心カ的作用,提高水滴、沙塵的分離效率;葉片表面的溝槽讓分離出的雨水、沙塵不易再被氣流帶走,雨水也可以更好的附著在葉片表面上流下來。所述排沙ロ 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I的下方;用于將從新風中分離出來的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ロ 3隨時排出;所述排沙ロ 3可以選擇為漏斗狀。呈漏斗狀的排沙ロ,能夠有效減少新風從排沙ロ “旁通”進入新風ロ的風量,即降低從排沙ロ進入風ロ的新風風速,防止把已分離出來的沙塵中的較輕顆粒再次帶入室內或管道內,避免除沙效率的降低。本技術的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包括弧形葉片I、外框2、排沙ロ 3,其最優選為所述弧形葉片I縱向、使空氣經過的通道成“S”型相對排列;每對弧形葉片I之間留有空隙;所述弧形葉片I的橫向截面輪廓為類似半橢圓的弧形;所述弧形葉片I的內弧表面上刻有縱向排列的溝槽4 ;所述弧形葉片I的兩端固定在外框2上;所述排沙ロ 3為漏斗狀。本技術的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可以作為建筑物的新風入口,尤其在風沙較大的地區,可以防止雨水、減少沙塵通過新風ロ進室內或者管道,從而降低室內的積沙程度,改善室內的衛生條件,或者有效降低空氣過濾器的負荷,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清洗過濾器的工作量,而防雨擋沙百葉風ロ本身不需要做任何清洗和維護,可以降低通風、空調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防雨擋沙風ロ沿氣流方向的視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防雨擋沙風ロ的A-A視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的B節點詳圖。附圖標記說明I —弧形葉片、2 —外框、3 —排沙ロ、4 —溝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進ー步說明本技術。如圖I、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防雨擋沙風ロ,本技術的ー種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包括弧形葉片I組、外框2、排沙ロ 3,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縱向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框2內,每個弧形葉片的兩端固定在上下側的外框上。具體的在上下外框的內側設置卡槽,將弧形葉片置入上下外框的卡槽內,然后用左右兩側的外框將上下外框固定在一起即可。所述排沙ロ 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I的下方;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ロ 3排出。排沙ロ是固定在·風口下側的外框上。具體的實施中,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之間留有空隙;間距為5mm。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采用縱向平行排布的方式且每兩片弧形葉片I弧面相對且錯開的排布方式固定;使空氣經過的通道成S形。實施中,所述弧形葉片I的橫向截面輪廓為半橢圓形。所述弧形葉片I的內弧表面上設置有縱向排列的溝槽4。溝槽是需要設置在整個內弧面上。所述排沙ロ 3為一組,每個排沙ロ為漏斗狀。權利要求1.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其特征在干包括弧形葉片(I)組、外框(2)、排沙ロ(3),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縱向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框(2)內;所述排沙ロ(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I)的下方;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ロ(3)排出。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其特征在干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之間留有空隙;間距范圍為Γ8πιπι,且每個弧形葉片(I)的兩端固定在上下側的外框(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擋沙百葉風ロ,其特征在干 所述各個弧形葉片(I)之間留有空隙;間距為5mm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防雨擋沙百葉風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葉片(1)組、外框(2)、排沙口(3),所述各個弧形葉片(1)縱向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框(2)內;所述排沙口(3)位于所述弧形葉片(1)的下方;雨水和落沙從所述排沙口(3)排出。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喆,劉昆明,牛艷霞,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