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依次成型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并且,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所述的瓶蓋包括用于啟閉第一容器的第一瓶蓋、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及用于啟閉第三容器的第三瓶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試劑盒結構簡單,便于攜帶,同時,能用于多種自動化分析儀,利于快速檢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試劑盒,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的試劑盒。
技術介紹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1930 年 Tillet 和 Francis 在急性大葉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發現能在鈣離子存在時與肺炎球菌C多糖起沉淀反應而得名,是人類重要的急性期反應蛋白,急性期濃度可升高上千倍。人類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產生,由五個相同的亞基以非共價鍵形成環狀五聚體。C反應蛋白目前已經作為醫院常規檢測項目,可以在很多疾病診斷上作為輔助判斷依據。C反應蛋白在炎癥開始6-12小時濃度增高,24-48小時即可達到峰值,隨著疾病的好轉其濃度可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因此可用于監測病情、評估抗生素療效等方面。臨床上 采用普通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對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雖可以使用全血作為檢測樣本,但檢測范圍一股在3-200mg/L左右,最低檢測限一股在3-5mg/L左右,靈敏度較低。最近對表面健康人群的研究表明血清CRP濃度升高早于心臟和動脈疾病的傳統癥狀出現。近年來,隨著檢測技術的進步,C反應蛋白檢測技術也得到了提高,于是出現了超敏C反應蛋白這一概念。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方法具有很好的靈敏度,能檢測出較低的C反應蛋白含量,因此能用于新生兒感染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診斷和預測,同時在冠心病、中風、周圍血管栓塞等疾病診斷和預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危險評估的“金標準”。部分學者認為超敏C反應蛋白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危險評估的一項獨立指標。目前,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都是采用血清或血漿樣本進行檢測,需要靜脈取血且采血量大,樣本使用前還需離心,無法直接采用手指微量全血作為檢測樣本,檢測速度慢,因此不能很好的滿足醫院急診和門診快速診斷的要求,需要改進;再者,感染性疾病時機體產生的炎癥反應使得C反應蛋白濃度大大的升高,嚴重時可達200mg/L或更高,此時如果使用最高檢測限一股在15-20mg/L左右的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檢測,則需要事先對樣本進行一系列稀釋,即浪費試劑,又操作繁瑣;現有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檢測范圍小,不適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檢測,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檢測快速、攜帶方便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依次成型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并且,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所述的瓶蓋包括用于啟閉第一容器的第一瓶蓋、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及用于啟閉第三容器的第三瓶至JHL ο進一步,所述第一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一外螺紋,所述第二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二外螺紋,所述第三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三外螺紋,對應地,所述的第一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一外螺紋適配的第一內螺紋;所述的第二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二外螺紋適配的第二內螺紋;所述的第三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三外螺紋適配的第三內螺紋。進一步,所述本體的上端面具有第一凹槽,而所述的第一外螺紋則位于該第一凹槽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瓶蓋適配于第一外螺紋上狀態下,所述第一瓶蓋的頂面不高于本體的上端面。進一步,所述第一瓶蓋上端部的外壁成型有凸粒。進一步,所述本體的外表面粘貼有條形碼標示。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用于放置第一試劑,第三容器用于放置第二試劑,第一試劑包括20mmol/L的PBS緩沖液和包被有羊抗人CRP抗體的乳膠顆粒,第二試劑包括20mmol/L的PBS緩沖液和包被有羊抗人CRP抗體的乳膠顆粒,第一試劑和第二試劑成分一樣,但根據需要體積可作調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試劑盒結構簡單,便于攜帶,同時,能用于多種自動化分析儀,利于快速檢測。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4和瓶蓋,本體的外表面粘貼有條形碼標示7。本體4內成型有第一容器41、第二容器42和第三容器43,第一容器41、第二容器42和第三容器43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瓶蓋包括用于啟閉第一容器的第一瓶蓋11、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12及用于啟閉第三容器的第三瓶蓋13。第一容器41的端部具有第一外螺紋61,第二容器42的端部具有第二外螺紋62,第三容器43的端部具有第三外螺紋63,對應地,第一瓶蓋11具有與第一外螺紋61適配的第一內螺紋;第二瓶蓋12具有與第二外螺紋62適配的第二內螺紋;第三瓶蓋13具有與第三外螺紋適配的第三內螺紋63。本體4的上端面具有凹槽5,第一外螺紋61則位于該凹槽5內,并且,第一瓶蓋11適配于第一外螺紋61上后,第一瓶蓋11的頂面不高于本體4的上端面。第二容器42和第三容器43也類似設計。第一瓶蓋11上端部的外壁成型有凸粒7,便于啟閉。第二瓶蓋12和第三瓶蓋13也類似設計。第一容器41和第二容器42用于放置第一試劑,第三容器43用于放置第二試劑,第一試劑包括20mmol/L的PBS緩沖液和包被有羊抗人CRP抗體的乳膠顆粒,第二試劑包括20mmol/L的PBS緩沖液和包被有羊抗人CRP抗體的乳膠顆粒,第一試劑和第二試劑成分一樣,但體積根據需要可作調整。檢驗原理當包被有抗人CRP抗體的膠乳顆粒與CRP的樣品混合時,會發生凝集反應,從而引起吸光度的變化,其大小與樣品中的CRP的含量成正比,將吸光度變化與已知濃度的校準品比較,可以定量得出樣品中CRP的含量。操作步驟樣本6 μ 1,添加第一試劑300 μ 1,40秒后第一次讀數,3 5分鐘后添 加第二試劑100 μ 1,5分鐘后第二次讀數,然后通過自動生化分析儀,獲得結果,吸光度波長為570mn波長。權利要求1.一種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依次成型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并且,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所述的瓶蓋包括用于啟閉第一容器的第一瓶蓋、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及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一外螺紋,所述第二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二外螺紋,所述第三容器的端部具有第三外螺紋,對應地,所述的第一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一外螺紋適配的第一內螺紋;所述的第二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二外螺紋適配的第二內螺紋;所述的第三瓶蓋具有與前述第三外螺紋適配的第三內螺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上端面具有第一凹槽,而所述的第一外螺紋則位于該第一凹槽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瓶蓋適配于第一外螺紋上狀態下,所述第一瓶蓋的頂面不高于本體的上端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蓋上端部的外壁成型有凸粒。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外表面粘貼有條形碼標示。專利摘要一種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依次成型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并且,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包括本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依次成型有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并且,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呈一字形布置,對應地,所述的瓶蓋包括用于啟閉第一容器的第一瓶蓋、用于啟閉第二容器的第二瓶蓋及用于啟閉第三容器的第三瓶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國和,胡露群,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