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閥,控制閥包括進液通道、出液通道和第一通道和閥芯,閥芯包括吸液通道和排液通道;儲液室,儲液室包括腔體,腔體的一端與第一通道連接;量桿,量桿與腔體的另一端活動且密封地連接;量桿驅動單元,量桿驅動單元與量桿連接;閥芯驅動單元,閥芯驅動單元與閥芯連接,閥芯驅動單元驅動閥芯運動以使第一通道通過吸液通道與進液通道連通、或使第一通道通過排液通道與出液通道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通過量桿驅動單元控制量桿的行程,因而,可以精確地控制進料量和排料量,從而實現了對流體的精確計量,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計量裝置,尤其是ー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在現今的エ業制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注液、點膠等加工中均要用到該裝置,但是現有的流體計量控制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I.通過設定膠筒壓力時間長短實現流體控制;2.通過給電機驅動器發脈沖精確控制電機運動距離。現有的流體計量控制裝置一般通過氣壓和時間來控制點膠量,精度很難掌握,而 且噴射式的控制方式適用于粘稠度較低的流體,對于較粘稠的流體則需要較大的噴射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ー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精度不高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作為本技術的ー個方面,提供了ー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閥,控制閥包括進液通道、出液通道和第一通道和閥芯,閥芯包括吸液通道和排液通道;儲液室,儲液室包括腔體,腔體的一端與第一通道連接;量桿,量桿與腔體的另一端活動且密封地連接;量桿驅動單元,量桿驅動單元與量桿連接;閥芯驅動單元,閥芯驅動單元與閥芯連接,閥芯驅動單元驅動閥芯運動以使第一通道通過吸液通道與進液通道連通、或使第一通道通過排液通道與出液通道連通。進ー步地,量桿驅動單元是直線電機。進ー步地,閥芯驅動單元是旋轉氣缸。進ー步地,閥芯呈柱體,吸液通道沿柱體的軸向設置,排液通道沿柱體的徑向貫通地設置。進ー步地,流體計量控制裝置還包括安裝架,量桿驅動単元、量桿、儲液室、控制閥和閥芯驅動單元與安裝架連接。進ー步地,安裝架還包括導軌,量桿驅動単元通過滑塊與量桿連接。進ー步地,安裝架還包括用于夾持料筒的料筒夾持單元,料筒夾持單元安裝在安裝架上。進ー步地,料筒夾持單元包括支架和料筒夾,支架的一端與安裝架連接,支架的另一端與料筒夾連接。進ー步地,控制閥還包括旋轉接頭,旋轉接頭的一端與進液通道連接,旋轉接頭的另一端與料筒可拆卸地連接。進ー步地,流體計量控制裝置還包括位置檢測單元,安裝在安裝架上,用于檢測量桿的位置并發出第一信號;控制器,與位置檢測單元和量桿驅動單元連接,用于根據第一信號控制量桿驅動単元的動作。本技術可以通過量桿驅動單元控制量桿的行程,因而,可以精確地控制進料量和排料量,從而實現了對流體的精確計量,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點。附圖說明圖I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術的主視圖;以及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圖I中除去料筒后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 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如圖1-2所示,本技術中的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閥100,控制閥100包括進液通道130、出液通道140和第一通道150和閥芯110,閥芯110包括吸液通道111和排液通道112 ;儲液室200,儲液室200包括腔體210,腔體210的一端與第一通道150連接;量桿300,量桿300與腔體210的另一端活動且密封地連接;量桿驅動單兀400,量桿驅動單元400與量桿300連接;閥芯驅動單元500,閥芯驅動單元500與閥芯110連接,閥芯驅動單元500驅動閥芯110運動以使第一通道150通過吸液通道111與進液通道130連通、或使第一通道150通過排液通道112與出液通道140連通。優選地,量桿驅動単元400是直線電機,直線電機設置在電機座410上,直線電機的輸出端420與量桿300連接。優選地,閥芯驅動單元500是旋轉氣缸,當然,也可以是電機等其它驅動単元。控制閥100還包括閥體120,閥芯110設置在閥體120內。在一個實施例中,閥芯110呈柱體,吸液通道111沿柱體的軸向設置,排液通道112沿柱體的徑向貫通地設置。需要被計量的流體與進液通道130連接,在出液通道140處設置有出液裝置10,特別地,出液裝置10包括針頭11和連接件12,針頭11通過連接件12與出液通道140連接。當需要進料時,控制閥芯驅動單元500驅動閥芯110動作,將閥芯110的吸液通道111移動到與第一通道150和進液通道130相連通的位置。這樣,來自外部的流體就可依次通過進液通道130、吸液通道111和第一通道150與儲液室200的腔體210連通。接著,量桿驅動単元400驅動量桿300向上運動,于是來自外部的流體被吸入腔體210內,從而實現了進料的控制。當需要出料時,控制閥芯驅動單元500驅動閥芯110動作,將閥芯110的排液通道112移動到與第一通道150和出液通道140相連通的位置。由于排液通道112是貫通閥芯110的徑向的,于是腔體210就可依次通過第一通道150、排液通道112和出液通道140與針頭11連通。接著,量桿驅動單元400驅動量桿300向下運動,于是腔體210內的流體從針頭11外排出,從而實現了出料的控制。在整個過程中,由于可以通過量桿驅動單元400控制量桿300的行程,因而,可以精確地控制進料量和排料量,從而實現了對流體的精確計量,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點。如圖1-2所示,流體計量控制裝置還包括安裝架600,量桿驅動單元400、量桿300、儲液室200、控制閥100和閥芯驅動單元500與安裝架600連接。優選地,安裝架600還包括導軌610,量桿驅動單元400通過滑塊800與量桿300連接。這樣,就可以確保量桿300沿預定的方向正確地運動,而不會發生卡死的問題。優選地,安裝架600還包括用于夾持料筒700的料筒夾持單元630,料筒夾持單元630安裝在安裝架600上。進ー步地,料筒夾持單元630包括支架631和料筒夾632,支架631的一端與安裝架600連接,支架631的另一端與料筒夾632連接,于是料筒700通過料筒夾632而夾持到安裝架600上。優選地,控制閥100還包括旋轉接頭160,旋轉接頭160的一端與進液通道130連接,旋轉接頭160的另一端與料筒700可拆卸地連接。料筒700內存儲有流體,當料筒700內的流體用完后,可以通過旋轉接頭160將料料筒700取下來,并換上新的料筒。優選地,流體計量控制裝置還包括位置檢測單元900,安裝在安裝架600上,用于檢測量桿300的位置并發出第一信號;控制器,與位置檢測單元900和量桿驅動単元400連接,用于根據第一信號控制量桿驅動単元400的動作。優選地,在滑塊800上還設置有擋片810。在滑塊800上下運動的過程中,擋片810也隨著上下運動。當擋片810運動到與位置·檢測單元900相對應的位置時,位置檢測單元900向控制器發出第一信號,于是控制器就檢測到量桿300已經運動到了預定的位置,即已經排出了預定的流體,從而實現了排料的計量。優選地,位置檢測單元900是接近開關。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ー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閥(100),所述控制閥(100)包括進液通道(130)、出液通道(140)和第一通道(150)和閥芯(110),所述閥芯(110)包括吸液通道(111)和排液通道(112); 儲液室(200),所述儲液室(200)包括腔體(210),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流體計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閥(100),所述控制閥(100)包括進液通道(130)、出液通道(140)和第一通道(150)和閥芯(110),所述閥芯(110)包括吸液通道(111)和排液通道(112);儲液室(200),所述儲液室(200)包括腔體(210),所述腔體(21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通道(150)連接;量桿(300),所述量桿(300)與所述腔體(210)的另一端活動且密封地連接;量桿驅動單元(400),所述量桿驅動單元(400)與所述量桿(300)連接;閥芯驅動單元(500),所述閥芯驅動單元(500)與所述閥芯(110)連接,所述閥芯驅動單元(500)驅動所述閥芯(110)運動以使所述第一通道(150)通過所述吸液通道(111)與所述進液通道(130)連通、或使所述第一通道(150)通過所述排液通道(112)與所述出液通道(140)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海源,
申請(專利權)人:吳海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