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流量平衡控制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部開有進料口,進料口下部連接料門,并在其一側連接流量感應板,所述流量感應板的下部安裝有與控制儀表相連的稱重傳感器,所述殼體的一端設置有料門驅動裝置,所述料門的驅動裝置為直線位移機構或角位移機構,所述料門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做往復直線運動或正反向旋轉運動,控制料門的啟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手動、自動控制功能的流量平衡控制器,可以通過電動機自動控制驅動裝置,從而驅動料門的啟閉;在設備發生故障時,可以采用應急措施保證生產的繼續,無需強制關閉設備,通過人工根據料門上的流量刻度值手動操作,仍能進行正常生產,提高設備使用的流暢性,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測量控制設備,尤其是采用稱重測量物料流量、氣動、電動、閘門控制流量,并保證流量均衡的測量控制設備。
技術介紹
測量控制設備是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現有技術中常采用沖板式流量測量技術,如圖I所示,包括梯形殼體115,所述殼體115上部開有進料口 104,進料口 104下部弧形邊緣處連接弧形門108,并在其一側連接流量感應板103 ;所述流量感應板103的下部安裝有與控制儀表101相連的稱重傳感器102,所述控制儀表101位于殼體115的一端,所述殼體115的另一端安裝控制弧形門108啟閉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氣動膜盒111, 所述氣動膜盒111內安裝有配合使用的膜片112,氣動膜盒111的中間開有進氣口 113,其下部設置有排氣孔114,所述膜片112通過推桿109穿過殼體115與所述弧形門108的連接軸106連接,所述推桿109上還安裝有復位彈簧110。其工作原理是通過驅動裝置控制弧形門108的啟閉,當進氣口 113充氣,膜盒111內的膜片112鼓起,推桿109前推(箭頭A方向),弧形門108繞著轉軸107逆時針旋轉,則弧形門108打開,此時進料口 104進料,膜片112內的氣體通過排氣孔114排氣,膜片112縮回,通過復位彈簧110將推桿109拉回(箭頭B方向),此時弧形門108順時針旋轉,則弧形門108關閉,即通過膜片112鼓起的程度來控制弧形門108的開口大小;當弧形門108打開進料時,利用安裝在流量感應板103下部相連的稱重傳感器102連續測量經過感應沖板的物料105的瞬時流量,并通過控制儀表101計算出物料的累計總量。物料105流量的大小由氣動或電動調節的料門控制,保證物料105流量的均衡。本產品應用廣泛,制造簡便。但是還存在如下缺點(I)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膜片112的充氣與放氣來控制推桿109的前進與后退,從而實現弧形門108的啟閉,一旦膜片112損壞,發生漏氣,氣體則從排氣孔114中排出,弧形門108就會被復位彈簧110自動關閉,則物料105無法從進料口 104進料,從而無法測量物料105的瞬時流量,即使測量稱重傳感器102、控制儀表101都能正常工作,也無法繼續測量物料105的瞬時流量,需要停機后更換膜片,則膜片的使用壽命低,增加了零部件的使用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2)裝置驅動安裝與使用麻煩,一旦膜片112損壞后,沒有其他啟動裝置物料105進料,影響了整機的生產效率;(3)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是四臺至十幾臺設備同時工作,并連鎖控制。以面粉生產線為例,若其中一臺此設備故障則必須停機所有同類設備及其他清理部分設備后,檢查設備的故障原因,通常更換一臺設備的膜片需要一小時,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損耗較大,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性,影響面粉質量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需要經常更換膜片,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方便的流量平衡控制器,從而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降低成本,提聞生廣效率。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流量平衡控制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部開有進料口,進料口下部連接料門,并在其一側連接流量感應板,所述流量感應板的下部安裝有與控制儀表相連的稱重傳感器,所述殼體的一端設置有料門驅動裝置,所述料門的驅動裝置為直線位移機構或角位移機構,所述料門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做往復直線運動或正反向旋轉運動,控制料門的啟閉。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驅動裝置包括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可以采用齒輪機構,帶輪機構或渦輪蝸桿機構,并安裝于驅動裝置的輸入端;驅動裝置的動力源可以采用電動動力源或手動動力源; 角位移機構為控制料門旋轉的正反向旋轉機構傳動機構的輸出軸與料門連接帶動料門旋轉,控制料門啟閉;直線位移機構為控制料門旋轉機構直線位移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推桿,所述推桿與料門連接,推動力控制料門旋轉;直線位移機構為控制料門直線往復移動的絲桿螺母機構進料口下部連接料斗,位于進料口下部設置有導向裝置,所述絲桿與導向裝置平行,所述導向裝置上安裝有可以沿其滑移的閘門板,閘門板與螺母連接,做往復直線運動;所述料門可以采用弧形門結構或者平門結構;所述料門上安裝有指示流量值的刻度尺;進料口的端口處安裝閘門機構,所述閘門機構可以采用氣缸閘門或感應電磁鐵閘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手動、自動控制功能的流量平衡控制器,可以通過電動機自動控制驅動裝置,從而驅動料門的啟閉;驅動裝置可采用直線位移或者角位移裝置,形式多樣化,使用靈活;當驅動裝置裝置損壞,或者出現故障時,可直接手動搖動手輪,直接通過手輪的轉動控制弧形門的啟閉,可以通過料門上所設置的刻度來控制其流量,從而代替了稱重傳感器;本技術在設備發生故障時,可以采用應急措施保證生產的繼續,無需強制關閉設備,通過人工根據料門上的流量刻度尺手動操作,仍能進行正常生產,提高設備使用的流暢性,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流量平衡測試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流量平衡控制器,包括殼體115,殼體115上部開有進料口 104,進料口 104下部弧形邊緣一側連接流量感應板103,進料口 104下部弧形邊緣處連接弧形門108,弧形門108的弧形邊緣處設置有相配合的圓弧刻度尺16,進料口 104的弧形邊緣處設置與圓弧刻度尺16配合使用的指針17 ;流量感應板103的下部安裝有與控制儀表101相連的稱重傳感器102,控制儀表101位于殼體115的一端,殼體115另一端設置有控制弧形門108啟閉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采用角位移機構;角位移機構為控制料門旋轉的正反向旋轉機構包括電機21,電機21固定于殼體115的內側壁上,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安裝于殼體115的外端的罩殼26內,傳動機構的輸出軸連接傳動軸22,傳動軸22通過軸套20連接旋轉垂直軸角位移機構,旋轉垂直軸角位移機構采用減速機19,減速機19為渦輪蝸桿減速機驅動,可以在任意位置自鎖,提高了整個機構的穩定性;減速機19上通過轉軸18連接控制進料口啟閉的弧形門108 ;位于罩殼26外端還安裝有與傳動軸22連接的手輪24,可以直接通過手輪24的轉動來控制弧形門108啟閉。·傳動機構可以采用齒輪機構,帶輪機構或者渦輪蝸桿機構,并安裝于驅動裝置的輸入端;通過傳動機構的傳動比,方便的實現了傳動軸22的旋轉,從而通過減速機19控制弧形門108實現旋轉,達到啟閉弧形門108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見圖2,工作時,啟動電機21,電機21驅動主動輪25轉動,通過主動輪25帶動從動輪23、手輪24及傳動軸22同時旋轉,從而弧形門108繞著轉軸18逆時針旋轉,弧形門108開啟,物料105由進料口 104順序落置安裝于進料口 104下部的流量感應板103上,稱重傳感器102接受到物料105的沖擊力信號,送入控制儀表101轉換為瞬時流量值,并與設定的目標流量值進行比較運算,若沒達到目標值,通過減速機19可以將弧形門108繼續開大,若剛好達到目標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流量平衡控制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部開有進料口,進料口下部連接料門,并在其一側連接流量感應板,所述流量感應板的下部安裝有與控制儀表相連的稱重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一端設置有料門驅動裝置,所述料門的驅動裝置為直線位移機構或角位移機構,所述料門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做往復直線運動或正反向旋轉運動,控制料門的啟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鳳忠,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科洋自動化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