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涉及電機噴涂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噴涂時在電機表層的漆附著力強,均勻度高,油漆不易脫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噴涂
,具體涉及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
技術介紹
電機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熱能、水能等推動發電機轉子來發電。電機在完成前裝配進行檢測合格后,都需要對電機外觀進行噴涂處理。已有技術的噴漆工藝中,在噴漆前是用壓縮空氣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然后進入噴漆室有人工對電機表面進行噴漆,這樣的話,受制于人為因素控制較多,尤其是表面漆的均勻度差,漆的附 著力差,時間一長,工件表層的油漆易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噴涂時在電機表層的漆附著力強,均勻度高,油漆不易脫落的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依次安裝以下步驟進行I、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處理后將電機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2、電機隨著循環線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光控傳感器發出指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3、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光控傳感器為發出指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形成的漆霧,通過具有油簾幕噴漆室去除,在噴漆室頂端置有風機,形成風道;4、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合格后,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電機外觀存在缺陷的,在另一噴漆室進行人工補噴;5、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 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產生廢氣通過在烘道頂端設置廢氣收集裝置內置電阻絲進行燃燒,燃燒后熱風又循環進入烘道內可用于加熱,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工藝方法采用控制技術,流水線操作,采用了環保漆,在工藝流程中對產生漆霧及烘干過程中中廢氣均采用了凈化處理,無污染;電機采用本工外觀噴涂處理后,工件表面亮潔、美觀,油漆的附著力強,不容易脫落。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如圖I所示,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依次安裝以下步驟進行I、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處理后將電機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2、電機隨著循環線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光控傳感器發出指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3、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光控傳感器為發出指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形成的漆霧,通過具有油簾幕噴漆室去除,在噴漆室頂端置有風機,形成風道;4、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合格后,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電機外觀存在缺陷的,在另一噴漆室進行人工補噴;5、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 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產生廢氣通過在烘道頂端設置廢氣收集裝置內置電阻絲進行燃燒,燃燒后熱風又循環進入烘道內可用于加熱,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依次安裝以下步驟進行 a.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處理后將電機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 b.電機隨著循環線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光控傳感器發出指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 c.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光控傳感器為發出指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形成的漆霧,通過具有油簾幕噴漆室去除,在噴漆室頂端置有風機,形成風道; d.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合格后,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電機外觀存在缺陷的,在另一噴漆室進行人工補噴;· e.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 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產生廢氣通過在烘道頂端設置廢氣收集裝置內置電阻絲進行燃燒,燃燒后熱風又循環進入烘道內可用于加熱,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全文摘要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涉及電機噴涂
,其特征在于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本專利技術在噴涂時在電機表層的漆附著力強,均勻度高,油漆不易脫落。文檔編號B05B15/12GK102847660SQ20121036436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劉自清, 王烈準, 王委 申請人:六安江淮電機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外表面噴涂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依次安裝以下步驟進行:a.將檢驗合格后電機表面進行除塵處理,處理后將電機通過升降臺懸掛到自動循環線上;b.電機隨著循環線運行至油簾噴漆室前部風室,光控傳感器發出指令,沿電機軸向強風再次對電機表面進行清理;c.再次清理后電機進入噴漆工作室,光控傳感器為發出指令,圓環形均布多噴頭進行工作,依次對電機的前部、機身及后端部進行噴涂;形成的漆霧,通過具有油簾幕噴漆室去除,在噴漆室頂端置有風機,形成風道;d.噴漆后電機進入檢測室,采用了光照檢測和操作者檢查方式,合格后,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電機外觀存在缺陷的,在另一噴漆室進行人工補噴;e.將檢測過后的電機隨懸掛線繼續運行,運行至長度為30米專用烘道,在溫度為130?145℃的環境下烘干并緩慢運行20?30分鐘,產生廢氣通過在烘道頂端設置廢氣收集裝置內置電阻絲進行燃燒,燃燒后熱風又循環進入烘道內可用于加熱,電機外觀漆固化后,繼續運行進入后裝階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自清,王烈準,王委,
申請(專利權)人:六安江淮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