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半自動壓裝機,包括壓裝機外殼和電器柜,在壓裝機外殼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螺旋編碼器、電機、電機支架、聯軸器和絲杠;導軌總成由導軌支架、固定導軌支架的導軌底座和導軌連接板以及設置在導軌支架上的方形導軌組成;滑動連接板的背面與方形導軌相接觸,在滑動連接板的前面固定有絲杠連接架和壓裝裝置,絲杠連接架與絲杠螺紋連接,壓裝裝置包括壓裝板、氣缸和壓頭;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通過壓力傳感器對壓力和螺旋編碼器對行程的雙重監控,有效地控制零件間的抱緊力,從而使抱緊力既可以保持相對位置,又不損傷被包容工件,且采用一次壓裝多件、兩定位具交叉使用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壓裝機,具體為一種用于裝配小零件的半自動壓裝機。
技術介紹
在工件的裝配中,經常遇到需壓裝的裝配工序,如被包容件與包容件為間隙配合,通過使包容件變形而產生對被包容件的抱緊力。壓裝機作為工廠生產制造的重要設備,廣泛應用于軸承、聯軸器、齒輪、葉輪、皮帶輪等的壓裝工藝中。常用壓裝機一般采用液壓的方式,可提供較大噸位的壓裝力,它的控制精度直接影響到壓裝件的最終裝配精度,對于裝配后機構部件的性能具有相當關鍵的作用?,F有技術的壓裝機多為通用壓裝機,采用位置傳感器限位,壓力及壓裝深度不能 進行有效監控,當被壓裝的包容件為易碎材料(玻璃或寶石等)時,壓裝力的控制成為壓裝過程的關鍵參數,因此,現有技術的壓裝機不適用于對壓力及壓裝深度有較高要求的小零件的壓裝。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壓裝小零件的半自動壓裝機。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半自動壓裝機,包括壓裝機外殼和設置在壓裝機外殼后面的電器柜,在壓裝機外殼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螺旋編碼器、電機、電機支架、聯軸器和絲杠,其中電機支架的下端還與導軌總成固定連接;導軌總成由導軌支架、固定導軌支架的導軌底座和導軌連接板、以及設置在導軌支架上的方形導軌組成,導軌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滑動連接板的前面固定有絲杠連接架和壓裝裝置,其中,絲杠連接架與絲杠螺紋連接,滑動連接板的背面與導軌總成的方形導軌相接觸;壓裝裝置包括壓裝板、連接有滑塊的氣缸和壓頭,在壓裝板上設有多個壓裝孔,壓裝孔為十字形通孔,在每個壓裝孔的后面都設有連接著氣缸的滑塊,滑塊能夠在氣缸的帶動下在壓裝孔的水平通孔內運動,在壓裝孔垂直通孔的下部滑動連接有壓頭,在壓頭的上面固定有壓力傳感器,在壓裝裝置的下方設有工裝板,工裝板固定在底座上,在工裝板上設有多個定位孔,與上方的壓頭相對應。環繞壓頭,在壓裝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壓頭導向。所述電器柜位于壓裝機外殼的后方。所述壓裝孔的水平通孔為方形,個數為五。本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采用自動化控制方式,排除人為因素。壓力采用專用壓力傳感器控制,行程采用螺旋編碼器(市售)控制,通過氣動技術、PLC及自動控制技術與機械結構相互結合實現自動化。本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通過壓力傳感器對壓力和螺旋編碼器對行程的雙重監控,有效地控制零件間的抱緊力,從而使抱緊力既可以保持相對位置,又不損傷被包容工件,且采用一次壓裝多件、兩定位具交叉使用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的主視 圖2為圖I中沿A-A線的剖視 圖3為導軌總成的主視 圖4為導軌總成的左視 圖5為滑動連接板的主視 圖6為圖5中沿B-B線的剖視 圖7為壓裝板的主視圖; 圖8為圖7中沿C-C線的剖視圖。其中 I壓裝機外殼 2電器柜3螺旋編碼器 4電機 5電機支架 6導軌總成 7聯軸器8絲杠 9滑動連接板 10壓裝板11壓頭導向 12壓頭 13工裝板 14底座15導軌底座 16導軌支架 17方形導軌 18導軌連接板 19絲杠連接架 20螺孔 21壓裝孔 22氣缸23滑塊24壓力傳感器 25觸摸屏。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半自動壓裝機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半自動壓裝機,包括壓裝機外殼I和電器柜2,在壓裝機外殼I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螺旋編碼器3、電機4、電機支架5、聯軸器7和絲杠8,其中電機支架5的下端還與導軌總成6的導軌連接板18固定連接。如圖3-6所不,導軌總成6由導軌支架16、固定導軌支架16的導軌底座15和導軌連接板18、以及設置在導軌支架16上的方形導軌17組成,導軌底座15固定在底座14上?;瑒舆B接板9的前面固定有絲杠連接架19和壓裝裝置,其中,絲杠連接架19通過螺孔20與絲杠8的螺紋配合連接,滑動連接板9的背面與導軌總成6的方形導軌17相接觸,使得滑動連接板9能夠在絲杠8的帶動下沿方形導軌17上下運動。壓裝裝置包括壓裝板10、連接有滑塊23的氣缸22和壓頭12。如圖7、8所示,在壓裝板10上設有五個壓裝孔21,壓裝孔21為十字形通孔,在每個壓裝孔21的后面都設有連接著氣缸22的滑塊23,滑塊23能夠在氣缸22的帶動下在壓裝孔21的水平通孔內運動;在壓裝孔21垂直通孔的下部滑動連接有壓頭12,在壓頭12的上面固定有壓力傳感器24,環繞壓頭12、在壓裝板10的下表面固定有壓頭導向11,用于保護壓頭12。在壓裝裝置的下方設有工裝板13,工裝板13固定在底座14上,在工裝板13上設有五個定位孔,與上方的壓頭12相對應,用于預裝、固定待壓裝工件。在壓裝機外殼I的后面設有電器柜2,在電器柜2內安裝有PLC,壓裝機所有動作的實現,均通過PLC的控制。在壓裝機外殼I的前面鑲嵌有觸摸屏25,可設定設備壓力及行程的上下限、電機運行速度及行程補償等,同時可顯示每個壓頭壓裝的壓裝力及壓裝深度,判定合格與否,實現人機交互。本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的工作方式如下 將預裝好的待壓工件分別放入工裝板13的五個定位孔中; 將觸摸屏打到自動壓裝頁面,看“壓力顯示”、“壓裝高度”數據框中的數據是否均為零,如果是,按下壓裝按鈕,壓裝機體開始壓裝。電機4通過聯軸器7帶動絲杠8轉動,絲杠連接架19通過與絲杠8的螺紋連接帶動滑動連接板9沿導軌總成6向下運動,壓裝裝置也隨之向下運動,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最左邊位置的氣缸22帶動滑塊23在壓裝孔21的水平通孔內運動,使滑塊23移動到壓頭12上端的壓力傳感器24上,其作用是防止壓頭12與工裝板13上的待壓工件接觸后受反作用力而向上運動。當壓頭12接觸工件壓力達到ION后,壓力傳感器24釋放信號,螺旋編碼器3開始 計算行程,當達到設定壓裝深度時,電機4帶動壓裝裝置向上運動,壓頭12離開工件,由于每個工件本身高度的差異,不同工件需運動的行程不一樣,故此五個壓頭12依次通過氣缸22驅動滑塊23限制向上運動來實現壓裝,即第一個工件壓裝完畢后,氣缸22帶動滑塊23退回,其它工件依次進行,直到五個工件全部壓裝完畢,實現安裝一次壓裝五件。本專利技術一種半自動壓裝機通過壓力傳感器對壓力和螺旋編碼器對行程的雙重監控,有效地控制零件間的抱緊力,從而使抱緊力既可以保持相對位置,又不損傷被包容工件,且采用一次壓裝多件、兩定位具交叉使用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權利要求1.一種半自動壓裝機,包括壓裝機外殼(I)和設置在壓裝機外殼(I)后面的電器柜(2),其特征在于在壓裝機外殼(I)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螺旋編碼器(3)、電機(4)、電機支架(5)、聯軸器(7)和絲杠(8),其中電機支架(5)的下端還與導軌總成(6)固定連接;導軌總成(6)由導軌支架(16)、固定導軌支架(16)的導軌底座(15)和導軌連接板(18)、以及設置在導軌支架(16)上的方形導軌(17)組成,導軌底座(15)固定在底座(14)上;滑動連接板(9 )的前面固定有絲杠連接架(19 )和壓裝裝置,其中,絲杠連接架(19 )與絲杠(8 )螺紋連接,滑動連接板(9)的背面與導軌總成(6)的方形導軌(17)相接觸;壓裝裝置包括壓裝板(10)、連接有滑塊(23)的氣缸(22)和壓頭(12),在壓裝板(10)上設有多個壓裝孔(21),壓裝孔(21)為十字形通孔,在每個壓裝孔(21)的后面都設有連接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半自動壓裝機,包括壓裝機外殼(1)和設置在壓裝機外殼(1)后面的電器柜(2),其特征在于:在壓裝機外殼(1)內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螺旋編碼器(3)、電機(4)、電機支架(5)、聯軸器(7)和絲杠(8),其中電機支架(5)的下端還與導軌總成(6)固定連接;導軌總成(6)由導軌支架(16)、固定導軌支架(16)的導軌底座(15)和導軌連接板(18)、以及設置在導軌支架(16)上的方形導軌(17)組成,導軌底座(15)固定在底座(14)上;滑動連接板(9)的前面固定有絲杠連接架(19)和壓裝裝置,其中,絲杠連接架(19)與絲杠(8)螺紋連接,滑動連接板(9)的背面與導軌總成(6)的方形導軌(17)相接觸;壓裝裝置包括壓裝板(10)、連接有滑塊(23)的氣缸(22)和壓頭(12),在壓裝板(10)上設有多個壓裝孔(21),壓裝孔(21)為十字形通孔,在每個壓裝孔(21)的后面都設有連接著氣缸(22)的滑塊(23),滑塊(23)能夠在氣缸(22)的帶動下在壓裝孔(21)的水平通孔內運動,在壓裝孔(21)垂直通孔的下部滑動連接有壓頭(12),在壓頭(12)的上面固定有壓力傳感器(24),在壓裝裝置的下方設有工裝板(13),工裝板(13)固定在底座(14)上,在工裝板(13)上設有多個定位孔,與上方的壓頭(12)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道海,王靜,姚艷,
申請(專利權)人:中核天津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