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由馬達往上傳至飛輪后,經飛輪內側的偏心輪傳導至搖臂,搖臂再傳接搓牙基座后端的穿軸,穿軸接設擊臂,擊臂尾端對應在搓牙基座內樞設的L形塊外端,L形塊向上挈穿在進刀座內,隨動力傳至擊臂的往復敲擊可使進刀座的進刀組往復動作,達到反復進刀的作用,進刀座內設彈簧,可有反復動作的動力,進刀座的進刀組呈直線動作進刀,活動搓牙板的底板可活動調進,達到動力完全傳導無偏失、機臺高速運作平穩順暢、使用壽命長的效果。(*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金屬加工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目前所使用的螺絲搓牙機,如附圖說明圖1、圖2、圖3所示動力由機臺馬達往上傳導至飛輪10,飛輪10內側的球碗型凸輪101連設的搖臂102續樞結一穿軸103,穿軸103穿透搓牙基座20的前端處,其另端續往上接設進刀座30,搓牙基座20內在穿軸103透穿適當處設彈簧201,使動力經搖臂102以樞接點1021為支點左右擺動時,穿軸103受彈簧201的彈性牽制而得以反復伸縮動作,進刀座30呈規則性的進刀動作,飛輪10內端同時牽動的轉輪104,其偏軸1041處連設連桿105,連桿105接設活動搓牙板40,活動搓牙板40適導滑在搓牙基座20的搓牙槽內,使活動搓牙板40在動力傳導時可在搓牙槽內來回動作(如圖4所示),進刀座30由固定座301、活動座302、抵片303及進刀組304所組成,固定座301固設在搓牙基座20適當處(對應在穿軸103處),活動座302以鳩尾槽形式與其配合樞接,活動座302前端螺接抵片303,固定座301的導槽3011適讓進刀組304的直桿3041填設,直桿3041尾端依序接設橫桿3042及進刀塊3043,在活動座302上適當處接一擊桿3021,待活動座302移動時可向前敲擊設在固定座301上的受擊塊3012,受擊塊3012除連設彈性體3013至一定桿3014外,是接在一擺塊3015的一端,擺塊3015的另端連設至直桿3041處,當活動座302往左移,利用擺塊3015的杠桿原理,擊桿3021使進刀組304后退(如圖6所示),當動力傳導時,活動搓牙板40、進刀座30與喂料組50同時動作,當活動搓牙板40往前行進一次行程時,螺絲501受活動搓牙板40與固定搓牙板60間的搓牙而達到螺絲搓牙的目的,且隨即往下掉落,當活動搓牙板40前進及退回一次時,抵片303及進刀塊3043立即適時抵住間隔及喂給一螺絲501,達到連續搓牙作業及喂給的目的。其缺點是,1、如圖3所示,搖臂102以樞接點1021為支點呈左右擺動狀,且穿軸103透穿搓牙基座20時并未達到完全緊密穿設狀,其動力至穿軸103時便會產生動力偏移的情形,即穿軸103稍具左右偏移就產生角位差的現象,這不但造成動力無法完全傳導,且在高速運轉下將使機臺的整體組件(尤其是進刀座30)的使用壽命縮短,機臺的作業效率不高(一般每分鐘產量約200支左右)。2、活動搓牙板40的底板僅在其上端固設一銅片,與活動搓牙板40磨抵使用,使用時間一長,銅片耗損時,底板須整體換新,導致成本增加及作業上的不便。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使動力傳導無偏失,機臺使用壽命長,可提高產量的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由飛輪、搓牙基座、搓牙板、進刀座構成,飛輪內側端設一偏心軸,再接設轉輪,偏心輪導動搖臂,搖臂通過一彈形體牽制在機臺上,搖臂接設一透穿在搓牙基座后端處的穿軸,穿軸另端接設一擊臂,擊臂尾端對應在樞設在搓牙基座內的L型塊的外端上方,L型塊以其轉折處為支點樞設在搓牙基座的容室內,且隨馬達動力經搖臂、穿軸至擊臂時,因擊臂反復上下擺動,致其受敲擊而反復擺動,其向上摯穿在進刀座內,進刀座由一主座、一活動塊、一外罩、一上蓋及進刀組所組成,主座固設在搓牙座的容室上方,其凹槽底部有一穿孔,適受L型塊的上端突穿,活動塊恰容置在主座的凹槽內,活動塊的底端有一凹室,適受L型塊的上端容置,活動塊的外側有一容槽,容槽內鎖摯一桿體,桿體套設一彈簧后,彈簧另端抵接在外罩的螺塊,使彈簧適彈性受摯在活動塊內及外罩間,且使外罩恰螺設在主座的外端,活動塊的內端接設一前塊,前塊接設抵片,使導片鎖固在主座的活動塊頂側緣后,上蓋螺固在主座上方,蓋合活動蓋,上蓋有一透槽,透槽適讓一塊體穿設,塊體鎖固在活動塊上,且接設一擊桿對應在鎖固在上蓋上的受桿,受桿接設在擺片的一側,且連設一彈性體至外罩上,擺片的另端導接至進刀組,進刀組的直桿直接填塞在主座的一側槽內,其前端接設進刀塊,其后端用一螺桿受鎖設在外罩上的勾桿調制勾摯,擊臂的尾端對應L型塊處螺設一擊塊,L型塊的外端受擊處螺設一受擊螺絲,勾桿上有一長槽,且據此螺接在外罩上,活動搓牙板的底板整體用銅制成,且搓牙基座是用一個以上的調節螺絲進行調節。以下結合附圖具體敘述實施例圖1是傳統螺絲搓牙機的外觀圖圖2是傳統螺絲搓牙機動力傳導示意圖圖3是傳統螺絲搓牙機動力動作示意圖圖4是傳統螺絲搓牙機活動搓牙板動作示意圖圖5是傳統螺絲搓牙機進刀座立體分解圖圖6是傳統螺絲搓牙機實施動作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馬達向上傳導動力立體圖圖8是本技術動力傳動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側視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的動作比較圖圖11是本技術的進刀座立體分解圖圖12是本技術進刀座上視結構實施例圖圖13是本技術進刀座結構剖視圖圖14是圖13的動作比較結構剖視圖圖15是本技術活動搓牙板及底板結構側視圖圖16是本技術底板調進示意圖圖中,10飛輪、101凸輪、102搖臂、1021接點、103穿軸、104轉輪、1041偏軸、105連桿、20搓牙基座201彈簧、30進刀座、301固定座、3011導槽、3012受擊塊、302活動座、3021擊桿、303抵片、304進刀組、3041直桿、3042橫桿、3043進刀塊、40活動搓牙板、50喂料組、501螺絲、60固定搓牙板、1馬達、11飛輪、12偏心軸、13轉輪、131偏軸、132連桿、14搖臂、141彈性件、15穿軸、16擊臂、161擊塊、2搓牙基座、21容室、3L型塊、31轉折處、32上端、33外端、331受擊螺絲、4進刀座、41主座、411凹槽、412穿孔、413側槽、42活動塊、421凹室、422容槽、423桿體、424彈簧、425前塊、426抵片、43外罩、431螺塊、432勾桿、4321長槽、44上蓋、441透槽、442塊體、443擊桿、444受桿、445擺片、446彈性體、45進刀組、451直桿、452進刀塊、453螺桿、46導片、5活動搓牙板、51底板、6頂蓋本技術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主要指動力傳導及進刀處的改進,使用時,機臺的馬達1動力往上接設飛輪11,飛輪11內側端連設一偏心軸12,且偏心軸12的內側端接設轉輪13,轉輪13上的偏軸131再接設連桿132(圖7所示),偏心輪導動搖臂14,搖臂14通過一彈性件141牽制在基臺上(圖9所示),搖臂14接設一穿軸15,穿軸15穿設在搓牙基座2的后端處,穿軸15的另一端連設一擊臂16(圖8、9所示),擊臂16除在尾端螺接一擊塊161外,其尾端對應在樞設在搓牙基座2內的L型塊3外端上方,隨馬達動力依序經搖臂14、穿軸15而傳導至擊臂16時擊臂16以與穿軸15接設處為軸點產生上下擺動的動作,尾端往下移時適向下敲擊L型塊3,L型塊3以其轉折處31為支點樞設在搓牙基座2的容室21內(圖9、11所示),且隨擊臂16的反復敲擊而反復擺動,其上端32是向上摯穿在進刀座4內(參看圖10),其外端33受擊處螺設一受擊螺絲331,進刀座4包括主座41、活動塊42、外罩43、上蓋44及進刀組45,主座41固設在搓牙基座2的容室21上方(圖9),其凹槽411底部有一穿孔412,適受L型塊3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由飛輪、搓牙基座、搓牙板、進刀座構成,其特征在于,飛輪內側端設一偏心軸,再接設轉輪,偏心輪導動搖臂,搖臂通過一彈性體牽制在機臺上,搖臂接設一透穿在搓牙基座后端處的穿軸,穿軸另端接設一擊臂,擊臂尾端對應在樞設在搓牙基座內的L型塊的外端上方,L型塊以其轉折處為支點樞設在搓牙基座的容室內,且隨馬達動力經搖臂、穿軸至擊臂時,因擊臂反復上下擺動,致其受敲擊而反復擺動,其向上摯穿在進刀座內,進刀座由一主座、一活動塊、一外罩、一上蓋及一進刀組所組成,主座固設在搓牙座的容室上方,其凹槽底部有一穿孔,適受L型塊的上端突穿,活動塊恰容置在主座的凹槽內,活動塊的底端有一凹室,適受L型塊的上端容置,活動塊的外側有一容槽,容槽內鎖摯一桿體,桿體套設一彈簧后,彈簧另端抵接在外罩的螺塊,使彈簧適彈性受摯在活動塊內及外罩間,且使外罩恰螺設在主座的外端,活動塊的內端接設一前塊,前塊接設抵片,使導片鎖固在主座的活動塊頂側緣后,上蓋螺固在主座上方,蓋合活動蓋,上蓋有一透槽,透槽適讓一塊體穿設,塊體鎖固在活動塊上,且接設一擊桿對應在鎖固在上蓋上的受桿,受桿接設在擺片的一側,且連設一彈性體至外罩上,擺片的另端導接至進刀組,進刀組的直桿直接填塞在主座的一側槽內,其前端接設進刀塊,其后端用一螺桿受鎖設在外罩上的一勾桿調制勾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進結構的螺絲搓牙機,由飛輪、搓牙基座、搓牙板、進刀座構成,其特征在于,飛輪內側端設一偏心軸,再接設轉輪,偏心輪導動搖臂,搖臂通過一彈性體牽制在機臺上,搖臂接設一透穿在搓牙基座后端處的穿軸,穿軸另端接設一擊臂,擊臂尾端對應在樞設在搓牙基座內的L型塊的外端上方,L型塊以其轉折處為支點樞設在搓牙基座的容室內,且隨馬達動力經搖臂、穿軸至擊臂時,因擊臂反復上下擺動,致其受敲擊而反復擺動,其向上摯穿在進刀座內,進刀座由一主座、一活動塊、一外罩、一上蓋及一進刀組所組成,主座固設在搓牙座的容室上方,其凹槽底部有一穿孔,適受L型塊的上端突穿,活動塊恰容置在主座的凹槽內,活動塊的底端有一凹室,適受L型塊的上端容置,活動塊的外側有一容槽,容槽內鎖摯一桿體,桿體套設一彈簧后,彈簧另端抵接在外罩的螺塊,使彈簧適彈性受摯在活動塊內及外罩間,且使外罩恰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學富,蘇文章,
申請(專利權)人:廖學富,蘇文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